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中的无形而有形的东西(道德经有物混成)

道德经中的无形而有形的东西(道德经有物混成)涤尽思虑 返璞归真 本自具足 高下在心然而,人类的感知系统,正如世间所有的精密仪器一样,是难以保证完全可靠的,因而可能会产生谬误。比如,人眼虽然作为一个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非常精巧,但毕竟可以分辨的光线只是可见光,高频的紫外光和低频的红外光是看不到的;与此同时,物体并不是每个部分都会发光,只是处于特定温度下的某些部位才会发射可见光。物体发光的有限性和人眼识别的选择性,决定了人眼看到的“像”和人心所成的“相”(佛家术语),并非实际的“物”体。此外,光线在人眼、神经、大脑和心这一能量流动通道的传输和处理,再加上人心之内过往体验、内心欲求等因素的左右和支配,必然引发人心对于客观事物人之的偏颇甚至谬误。修行的目的之一,便是消除人心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各种干扰因素,所以要清心寡欲,借助某些媒介(如佛像、画像),甚至离世清修。而入世之人,常常要保持强大的内心,保持战略定力,不为尘世万般假象所欺骗和蒙蔽,因为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说,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种混混沌沌状态的物状,在天地剖判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存在,客观实存“物”,物状,物态“混”,微细而众多之貌,因为道体极其微细而众多,故而混混沌沌,难以辨识;“成”,生成,演化而成。道体极其微细,不可细分,故曰“其小无内”;弥纶宇宙,轴流不息,可谓“其大无外”。单个道体的空间几何尺度,极其微细,其小无内,与人类的天然感官(如人眼这种极其精巧的双目立体成像摄像头)有限的分辨率相比,实在是太过微小了,又因为道体数量极其众多,周流不息,故而混混沌沌,荒忽难辨。

道德经中的无形而有形的东西(道德经有物混成)(1)

道体为物 其小无极 微细而众 故曰混成

此句中的“有”,是存在,客观实存,是“客观有”在自然的时空中,作为自然本原的道体(相当于佛家所谓的“实相理体”,是组成自然之万事万物的元组分,“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心经》),因而是绝对守恒的。在自然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道体聚合成万事万物,而自然之中的万事万物,又处于永恒的聚合和消散的动态过程之中。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建立,继而又被更新的平衡打破,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息。因而,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不过是道体种类繁多的聚合和存在形式而已,或者说种类各异的排列组合。任何事物无限细分下去,最终必然终归于宇宙时空中运行不息的道体。

道体客观实在,“其中有信”,因此可以称为“客观有”。所谓“有”,是存在;所谓“客观”,是指不以人类(或其他生命体)的心(心识,而非心脏)为转移,“独立而不改”。此处,心之内为主观,心之外为客观。道体层面的“客观有”,其空间几何尺度极其微细,不可细分,其小无内,没有什么能比道体再小的了,可以穿越任意的自然空间,正如水分子可以穿越竹篮子一般。对于这么微细的道体,人的感知系统(天赋感官、神经、大脑、心)根本无法观察和辨识,因为这些感官本身,也是道体在绝对空间中的宏大聚合物,其内部空间之中,道体的体积占比极其微小。譬如以现代科学最为流行的原子结构而言,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而原子核又是可以无限细分的。因此,人类的感官是无法观察和辨识道体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而“道可道,非常道”“文以载道”,文字本身,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语言系统的概念体系,必然是有限的,而道之意义却是极为玄远,因此,要用有限的文字,去准确解释和界定“道”,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以载道”,所有的书籍和文字,不过是“道”的载体,要从文字的字里行间,要透过文字本身的表象,来洞察暗藏其中的大道,以至于通达、觉悟,而不能局限于文字本身。“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囿于书籍,是不能领会大道的。俗话说,“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要想有所突破和建树,必须立足现有学问,博览全书,然后有所超越,有所创新,便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便是“绝学无忧”。所谓“绝学”,便是阅尽天下典籍,博学、深思、明辨、笃行,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领悟,逐步超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而获得超然的境界,至于“无尤”。“无尤”者,至于天地不仁,万物平等,一切等同,终归于自然,不再为私利忧虑了。这便是道教和佛教的追求,成仙、成佛,了无生死之尤,可得胜境之乐。

道德经中的无形而有形的东西(道德经有物混成)(2)

客观实存 或显或隐 主观有无 在乎一心

“客观有”是客观实存,正如道体,无论是否为人类所观察、感知和辨识,都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体的聚合和离散,在宇宙的绝对空间中形成了天地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之母,自然也就“先天地生”了。而人类,不过是天地万物之一,是万物之中的一种生命体,是已知生命体中最具灵性的,通过“天门”与天地万物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终归于道体)的交换,以生命力抗衡自然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有时文明也会发生更替。从本真的意义上,人也是道体的聚合物,作为人类元组分的道体并不依赖于人的心识而独立存在。

与“客观有”相对的,便是“主观有”。所谓“主观有”,就是人的感知系统,或者说经过天赋感官(眼、耳、鼻、舌、身,佛家称之为“五根”)、传导系统(神经)、存储与前处理系统(大脑)、心(决策系统),产生了“存在某事物”的意识。如果不考虑感知系统的谬误,“主观有”必然是以“客观有”作为前提,而由于人类感知系统的局限性,人类对于“客观有”的观察和识别,并不一定必然产生“主观有”,相反,有时会产生“主观无”。原因何在?只不过相对于人类感知系统而言,道体的聚合物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特征超出人类感知范围的上下限,导致人类感知系统无法辨识。例如,人类肉眼和动物肉眼(如猫和狗)的视觉能力是不同的,猫和狗可以再夜间视物,猫和狗可以看到人类所无法看到的东西,这说明人和猫狗的可视范围有重合,也有差异。再比如,人耳可以识别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和20kHz之间,低于20Hz的次声和超过20kHz的超声,人耳无法分辨。或者更为直接地说,人作为一种极为精巧的机器,其感官的配置决定了自身的局限性,因而可以辨识的事物是有限的。通过人类的观察和思考,有些事物可以分辨的或显性的,有些事物无从分辨或是隐性的,有些事物若有若无或隐或现。对于人类感知系统呈显性的,称为“主观有”对于人类感知系统呈隐性的物体,称为“主观无”对于人类感知系统若隐若现的,便是混混沌沌,荒忽难辨了

然而,人类的感知系统,正如世间所有的精密仪器一样,是难以保证完全可靠的,因而可能会产生谬误。比如,人眼虽然作为一个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非常精巧,但毕竟可以分辨的光线只是可见光,高频的紫外光和低频的红外光是看不到的;与此同时,物体并不是每个部分都会发光,只是处于特定温度下的某些部位才会发射可见光。物体发光的有限性和人眼识别的选择性,决定了人眼看到的“像”和人心所成的“相”(佛家术语),并非实际的“物”体。此外,光线在人眼、神经、大脑和心这一能量流动通道的传输和处理,再加上人心之内过往体验、内心欲求等因素的左右和支配,必然引发人心对于客观事物人之的偏颇甚至谬误修行的目的之一,便是消除人心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各种干扰因素,所以要清心寡欲,借助某些媒介(如佛像、画像),甚至离世清修。而入世之人,常常要保持强大的内心,保持战略定力,不为尘世万般假象所欺骗和蒙蔽,因为“人们看到的,常常是假的”,“眼睛和心,常常会欺骗自己”。世人常常需要一双慧眼,需要火眼金睛,这是需要学习和通过历经世事而锻炼的。

道德经中的无形而有形的东西(道德经有物混成)(3)

涤尽思虑 返璞归真 本自具足 高下在心

“有无相生”,不过是在“客观有”的基础上,道体所聚合成为的客观事物对于人类感知系统而言在“显性”和“隐性”之间转化罢了。自然之中万事万物都是道体的聚合物,而万事万物本身也处在道体聚合和消散的动态平衡之中,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建立,而后又被打破,更新的平衡又得以建立,如此这般,永不停息。事物的存在,如果能为人类感知系统所感知,便是“主观有”;如果不能为人类感知系统所感知,便是“主观无”;如果若有若无,便是恍恍惚惚,荒忽难辨。而纯粹意义上的从“绝对无”向“主观有”的转变,可能发生,但不过是人类感知系统的谬误而已。因为道体本身,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而是守恒的。因此,“有无相生”,是在“客观有”的前提下,物态相对于人类感知系统的或显或隐而已。离开了“客观有”这一前提,“无中生有”只可能是人类感知系统的谬误,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和“无”,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来看,至少包括两大层次:一是客观层面“客观有”和“客观无”,前者是道体或其聚合物客观实存,后者是道体或其聚合物客观不存;二是主观层面,“主观有”和“主观无”,前者是人类感知系统确定有物存在,后者是人类感知系统确定无物存在。在不考虑人类感知系统谬误的情况下,“客观有”包括“‘客观有’且‘主观有’”和“‘客观有’但‘主观无’”;“客观无”等于“主观无”减去“‘客观有’但‘主观无’”。“‘客观有’但‘主观无’”表明了人类感知能力的有限性,而“‘客观无’但‘主观有’”则明显是人的感知系统出现谬误了。

“有物混成”的“有”,就是“客观有”但“主观无”,原因不过是道体这种极其微细、不可细分的自然本原,其空间几何尺度相对于人类有限的感知能力而言,太过微小罢了。虽然道体微细,却是客观实存,故曰“有物”正因为微细且众多,荒忽难辨,故曰“混成”。作为自然的本原,道体组成了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之母,自然是“先天地生”了。

【文章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