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灸入门先学什么(如何更好的学好针灸)
学针灸入门先学什么(如何更好的学好针灸)历代针灸医家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得气”或叫“气至”是针灸取效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不能草率跳过去,当代针灸同行们发明了许多方法,名目繁多,有几家重视了“得气”这个关键内涵?难道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都是一文不值的吗?怎么样才能不辜负古人的一片苦心?要重视历代针灸大家共同倡导的内容:“得气”或称“气至”学习如同钻井,深入了才能见到水,涉及面太广只会妨碍自己进步。佛家修学讲究“戒定慧”,慧从定中来,定从戒中求,如果心定不下来就无法开智慧,戒的目的就是要专注,贪多嚼不烂。着力点越小越容易深入,好比锥子和棒槌。博采众家之长是“开悟”以后的事情,开始就博采众家之长只会妨碍自己开悟。初学者要重视专家们的共同推荐或强调的内容初学者很难鉴别真伪,让个小学生去评判音乐家、书法家、画家的作品,能期望得到什么结果?张悟本的绿豆疗法曾经受到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追捧,结果又如何呢?自己病了绿豆
好多的人问我针灸怎么学呢,如何更好的学习如何的学好,下面我们一起说一下。
要重视实操,重视传承,多练习,反复体悟
针灸技术知识通过阅读是无法成为高手的,好比通过阅读足球书刊无法成为一流足球运动员一样。中药方脉也许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多帮助,而针灸必须反复动手练习。历史上除了内经以外,详细的,好的针灸著作很少,有许多绝密技术资料都是传儿子不传女儿的内容,很难阅读到,即使见到,如果没有内行人指点也不一定会明了其中的奥妙和意思,这就是传承的重要性。
不必面面俱到,但求一门深入
学习如同钻井,深入了才能见到水,涉及面太广只会妨碍自己进步。佛家修学讲究“戒定慧”,慧从定中来,定从戒中求,如果心定不下来就无法开智慧,戒的目的就是要专注,贪多嚼不烂。着力点越小越容易深入,好比锥子和棒槌。博采众家之长是“开悟”以后的事情,开始就博采众家之长只会妨碍自己开悟。
初学者要重视专家们的共同推荐或强调的内容
初学者很难鉴别真伪,让个小学生去评判音乐家、书法家、画家的作品,能期望得到什么结果?张悟本的绿豆疗法曾经受到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追捧,结果又如何呢?自己病了绿豆也没治好。这里面不会有太多真正的内行人跟风的,人在激动的时候是听不进专家内行人的建言的。如果多数专家也认可推荐就另当别论。
要重视历代针灸大家共同倡导的内容:“得气”或称“气至”
历代针灸医家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得气”或叫“气至”是针灸取效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不能草率跳过去,当代针灸同行们发明了许多方法,名目繁多,有几家重视了“得气”这个关键内涵?难道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都是一文不值的吗?怎么样才能不辜负古人的一片苦心?
要从全方位来判断针灸疗效
针灸有心里暗示、放松、“泛穴“效应,几乎各种针法一开始都会取得一定疗效,但随着治疗的继续进行,各种方法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四川省针灸学会会长主导的科研项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否则只看短期疗效的话 西药的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在临床上学生们看老师操作时有多少机会追踪远期疗效?
短期疗效立竿见影,临床演示表演非常轰动,但是长期疗效怎样?是否有治疗的平台期?多久会到达平台期?是否会很快彻底临床治愈而不留尾巴?
大家都喜欢报喜不报忧 学生们很难全面了解当时所学内容全方位的疗效情况。这都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针灸师的水平高下不是看疾病前面50%的疗效,而是看疾病后面50%是多久治好的,前面看不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开始几步遛不出高低,走得久了就看出来了。
针灸技术的传承关键要看有没有客观指标可循
有些针灸师水平很高,可以做出令人惊讶的效果,但是你按照他的方法却做不出哪怕是接近他的效果,因为主观感觉或多年的功夫是无法快速复制的。好比国画大师大笔一挥,几秒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你试试看!一个学不会,无法重复的技术对大家帮助有限。有了客观依据就更容易复制老师的疗效。
大道至简
好的方法一定不是“沙枪打鸟”,明代医家李狿在《医学入门》中说“针刺率一针为妙,多则三五针,再多可耻”。初学者总怕遗漏什么穴位,所以往往用针很多,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返璞归真,大道至简,这是一个过程,就像爬楼,自己看一看自己用多少针就知道自己还有几层楼要爬。龙多不治水,取穴多了会相互制约疗效,而且治疗到后半段疗效就上不去了。精气像银行里的存款,前面用光了,后面的事情就办不好了。
穴位一定要记好充分发挥穴位的作用
三里穴
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
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曲池穴
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
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
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穴
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
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
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承山穴
承山名鱼腹,月专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
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
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穴
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专肿腰尻痛。脚胯痛难禁,
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须将穴下针。
要时刻考虑两个问题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扎对地方了,扎对地方和扎不对地方有什么区别?我怎么知道我的补泻手法对病人身体确实补泻了,如何得知?只有这两点明确了,自己的针灸技术才能百尺杆头更进一步,也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承给后学者。
好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悟醒
当然前面的铺垫需要的,是多临床,多实践,反复琢磨,反复总结,有朝一日忽然开窍,一切都变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最后由量变到质变,就是悟醒的过程,逐渐由小悟到大悟,最后才能将毕生所学,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如果每天忙于到处听课 疲于奔命,就很难有自悟,听了也忘了,而且互相抵触,有时候自相矛盾,本来清楚的却变得更糊涂了。过犹不及,适当最好。
针灸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所有学术的最高境界都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由术及道的转变,在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后,必须要有一个重新定位,重新组织 取舍所学内容的一步。这一步是水到渠成 浑然天成的,是追求不来的,越是追求,越是模仿就离它越远。关键是要舍,要放弃许多过去执着的东西,放干净了才能由舍而得,所谓”舍得”。
在针灸医学以外的学科或事物中找灵感
学在不学中,得在舍得中。收徒中 微 18660750093
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事固万殊 理无二至。学习到了一定境界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到了这个境界, 随手捻来无不是药,随针下去无不中的,法无定法,无法可寻,而无不是妙法,举手投足皆为磐若。行驻坐卧,不离这个,这个就是宇宙的本体,就是道,就是治病的根本大法。
我是刘阁大夫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