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人才工作会议(锦江区构建三级服务体系)
锦江区人才工作会议(锦江区构建三级服务体系)考虑到青年人才服务站是人才服务的前沿阵地,青年人才服务使者是服务人才的前端触角,为此,锦江区人社局制定了《锦江区青年人才服务站工作制度》《服务事项明细》《青年人才服务使者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以更精细化、具体化的工作制度、任务职责、激励机制,推动人才服务工作纵向扩展、横向延伸。找准管理着力点 提升服务品质品牌"我们企业有1400多名员工,平时员工对于落户、职称评审、补贴申领等方面咨询量比较大,距离青年人才服务中心较远,平日有政策问题也只能通过电话咨询。如今在楼宇青年人才服务站就能咨询,甚至可以直接办理,实在是太方便了。"从去年7月份开始,成都市银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不用再专程去到区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而是在公司门口就可以办理。为了缩短企业、青年人才的办事"距离",区人社局在产业功能区及重点楼宇企业设立了16个青年人才服务站,聘任了以
2021年,锦江区人社局创新构建了由区青年人才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使者组成的三级服务体系,为全区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发展提供政策和服务,为企业送去人社政策"上门解读"、人社服务"上门办理",保障企业应享尽享各项人社补贴与支持。
截至2021年12月底,该局累计进楼宇服务328次,服务事项共计6105个(次),协助楼宇企业享受就业见习、人才安家、人才奖励、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奖励等各类补贴达146.35万元。
找准服务切入点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服务以政策支持为导向,在系统梳理了人社领域系列政策后,区人社局编制了切合锦江实际的《锦江区人社领域政策汇编》《锦江区青年人才政策汇编》。同时,综合分析辖区青年人才、重点企业人才业务办理量较大、咨询较多的楼宇和区域,组织专班进行现场走访、政策解答37次,并送去《锦江区青年人才服务事项汇编》等人社政策635套,助力企业发展。
"我们企业有1400多名员工,平时员工对于落户、职称评审、补贴申领等方面咨询量比较大,距离青年人才服务中心较远,平日有政策问题也只能通过电话咨询。如今在楼宇青年人才服务站就能咨询,甚至可以直接办理,实在是太方便了。"从去年7月份开始,成都市银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不用再专程去到区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而是在公司门口就可以办理。
为了缩短企业、青年人才的办事"距离",区人社局在产业功能区及重点楼宇企业设立了16个青年人才服务站,聘任了以"蓉漂"党员、大学生基层服务志愿者为主的青年人才服务使者16人,下沉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等31项服务,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办理,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过‘距离缩进、年龄贴近、沟通靠近’的方式,大力提升人才政策知晓度和服务精准度,让青年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吸引青年重回主城区,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打造蓉漂青年人才首选地的‘筑梦之江’。"锦江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找准管理着力点 提升服务品质品牌
考虑到青年人才服务站是人才服务的前沿阵地,青年人才服务使者是服务人才的前端触角,为此,锦江区人社局制定了《锦江区青年人才服务站工作制度》《服务事项明细》《青年人才服务使者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以更精细化、具体化的工作制度、任务职责、激励机制,推动人才服务工作纵向扩展、横向延伸。
"我通过下沉楼宇、发送微信、接听电话、参与座谈等多渠道收集需求,解答政策,做好服务。当我了解到楼宇入驻企业存在引才难、招聘难等问题,积极向其介绍了锦江区‘天府成都•品位锦江’青年人才系列招聘会活动,主动为创客联邦等企业提供发布岗位、上传岗位信息等服务。"第一周期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青年人才服务使者陈霞说道。
据悉,自青年人才服务站设立以来,锦江区人社局已召开6场楼宇服务座谈会、服务站工作推进会、人才工作交流研讨会,并对青年人才服务使者第一周期(9-11月)工作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核,促使青年人才服务使者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找准拓展创新点 激发人才反哺热情
"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深化三级青年人才服务体系,将服务延伸至城市最小单元社区,在社区设置青年人才服务站,并建立社区人才、青年人才、志愿队伍数据库。"锦江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除了要引进、培育和服务好以外,也要用好人才,通过不同岗位、场景的锻炼,激励他们运用智慧、使用技能、提供服务反哺社区,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区人社局已与部分社区进行了沟通交流,各方将形成共建共治合力,进一步加强对服务站的指导以及对服务使者的培训,锻造一支专业人才服务队伍,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持续增强吸引"磁力"和城市发展"后劲",为高质量建设‘品位锦江·幸福城区’奠定坚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