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社交新趋势:社交行业深度研究 陌生人社交 走过寒冬
年轻人社交新趋势:社交行业深度研究 陌生人社交 走过寒冬2.1 过去:“风口”和“火山”同在,技术驱动行业发展Yumy:10S 心动爆款视频社交产品,运营数月全球下载量突破 5000 万。主打视频匹配和 10 秒心动,可一 键进入视频实时互动场景,高效建立社交关系,获得沉浸式体验。这种产品基于精准算法达到高效匹配,用户 随机匹配开始视频聊天,在 10 秒内选择是否对匹配到的用户“心动”,若双方“心动”,才可继续视频通话。这种场景最大程度缩短了社交路径,10 秒的时间限制加强了对浪漫邂逅的紧张感与刺激感,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 具有扩大全球市场用户规模的潜力。Yumy 前期主要拓展印巴、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截至 21H1 末,Yumy 累计 用户数超 1000 万,Yumy 曾在 4 个国家的 Google Play 社交应用畅销榜进入前 10。国内声音社交市场相较于国外仍有差距。继图文/表情包社交、视频社交后,2018 年年底,声音社交开始受 到 Z
1.2.2 声音社交:YoHo、Yalla
相对于视频社交,声音社交匿名程度更高,不用暴露个人身份只关心是否聊得来的社交方式,也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近年,互联网音频市场的收入规模逐渐扩大,增速稳定,主要包括音频直播、语 音交友、语音聊天室三部分。其中,音频直播是扩充收入规模的主力军,而音频直播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用 户打赏的消费收入。在发展方向上,部分公司针对特殊地区的文化背景,选择出海做符合当地居民文化需求的 本土语音产品;比如中东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导致其语音聊天需求旺盛,比较典型的比如 Yalla 和赤子城科技 旗下的 YoHo 等产品。
Yalla 洞察当地文化打造中东本土产品,采用领先算法保证用户语音体验。Yalla Group 旗下有三款语音社交 产品,分别为 Yalla,YoYo 和 Yalla Lite。产品页面简洁,使用门槛低,契合中东地区文化习惯。同时,在 Yalla 聊天室里,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聊天、文字聊天等方式进行实时互动,非常契合阿拉伯地区流行的“议会”文化及 当地用户的日常社交习惯。另一方面,Yalla 与声网 Agora 合作,采用业界领先的 3A 算法实现精准音源分离, 保证高保真音频体验;使用大数据分析产品“水晶球”及时发现问题、定位原因,并最终解决问题,提升用户 体验。Yalla 凭借对当地风俗文化的深刻洞察及独具匠心的产品设计,其产品长期霸榜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如今,Yalla 已成为中东及北非地区最大的语音社交与娱乐平台。
YoHo 深挖全球用户差异化需求,语音社交跻身中东 TOP2 平台。YoHo 主打中东地区的语音房群聊,提供私 人及群组聊天功能,是公司针对穆斯林特点打造的产品,在保持音频聊天保持高互动性同时,满足了中东地区 穆斯林用户不愿意展示形象的社交需求。该产品在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等为代表的海湾六国表现尤为 亮眼;受中东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习俗的影响,女性露脸受到限制,语音模式成为最适合中东地区的社交模式。 其主要的付费端口为虚拟礼物和其他道具的充值,根据 App Annie,YoHo 曾登上 3 个国家和地区 Google play 社 交应用畅销榜第 1,进入 31 个国家和地区的 Google play 社交应用畅销榜前 10。以中东地区的阿曼为例,YoHo 基 本稳定在 Google Play 社交应用畅销榜 Top5。
国内声音社交市场相较于国外仍有差距。继图文/表情包社交、视频社交后,2018 年年底,声音社交开始受 到 Z 世代青睐。18 年末第一匹声音社交黑马音遇,模拟多人参与的在线 k 歌场景,上线两个月超越微信、抖音 连续霸榜十八天(App Store)。另一款声音社交产品吱呀在春节前夕冲进 App Store 榜单前十。但声音的匿名属性极强,很容易成为不当行为滋生的温床。随着行业中传播违法信息、未成年群体沉迷、安全性不足等乱象出 现,行业迎来市场强劲的监管,仅 2019 年,网信办多次约谈下架音遇、比邻、聊聊等声音社交应用,整个赛道 进入了寒冬期。我们认为,国内相对于美国中东等地,语音社交偏好不强,很难出现现象级产品,国内头部玩 家规模尚小且商业化程度较低,整个市场空间相较于国外仍有差距。
1.2.3 视频社交:Azar、Yumy
Azar:视频社交的鼻祖,随机视频匹配吸引用户。“视频社交”通俗来讲就是基于“视频”的社交。 2014 年 Azar 开创了 1v1 陌生人视频社交流派,视频社交开始逐渐被应用于各类陌生人社交软件,Azar 的 产品功能相对简单:打开 App 后,用户可以通过向左滑动,随机匹配用户进行视频聊天,匹配用户可能 来自世界各地,给用户带来不同于语音与文字的感受。
Yumy:10S 心动爆款视频社交产品,运营数月全球下载量突破 5000 万。主打视频匹配和 10 秒心动,可一 键进入视频实时互动场景,高效建立社交关系,获得沉浸式体验。这种产品基于精准算法达到高效匹配,用户 随机匹配开始视频聊天,在 10 秒内选择是否对匹配到的用户“心动”,若双方“心动”,才可继续视频通话。这种场景最大程度缩短了社交路径,10 秒的时间限制加强了对浪漫邂逅的紧张感与刺激感,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 具有扩大全球市场用户规模的潜力。Yumy 前期主要拓展印巴、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截至 21H1 末,Yumy 累计 用户数超 1000 万,Yumy 曾在 4 个国家的 Google Play 社交应用畅销榜进入前 10。
二、发展:“风口”与“火山”同在,未来仍值得期待2.1 过去:“风口”和“火山”同在,技术驱动行业发展
陌生人社交是曾经的千亿蓝海市场。陌生人社交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5 年 Match.com 的诞生, 彼时网站只提供简单的匹配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迎来了 1998-2008 年的黄金十年,世纪佳缘、 百合网等快速发展;到了 2009 年,随着 LBS 技术的发展,“附近的人”开始出现在社交之中,Tinder、陌 陌、Bumble 等陌生人社交软件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并于 2015-2018 年迎来最终的商业爆发时期。会员、打 赏、直播等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变现方式。彼时,陌生人社交被称为千亿蓝海市场。
但是随着行业乱象丛生,整个行业迎来了非常强劲的监管。随着行业中违法信息滋长、未成年群体沉 迷、安全性不足等乱象出现,行业迎来市场强劲的监管。仅 2019 年,网信办多次约谈并下架比邻、聊聊、 探探等陌生人社交应用,陌生人社交软件的商业模式遭受到了极大的考验,整个行业进入寒冬。中国陌生 人社交行业过去的发展中“风口”和“火山”同在,既有曾经陌陌上市的高光,也有众多应用被约谈下架 的落寞。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的陌生人社交市场强监管仍然是会持续的,这决定了国内市场的天花板或许 很难达到 Tinder、Bumble 的水平。在中国,陌生人社交走过了 2015 年的高光时刻,此时或许已经不再是 “风口”。
行业对技术创新非常敏感,每一次技术创新会带动行业全新的市场需求。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第一 个网站诞生。在随后的五年里,网页技术被应用到陌生人社交领域,世界最早的陌生人交友网站 Match.com 诞生,用户可以基于网页匹配交友。2007-2010 年间,智能手机大规模普及,LBS 技术广泛应用,“附近的 人”开始出现,陌生人社交行业出现全新变革,交友模式出现新的变化,用户可以基于定位进行同城约会、 同区交友等。Tinder、探探、陌陌等一系列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 2014 年 Azar 开始将视频聊天应用 到陌生人社交行业,直播、视频聊天等方式开始兴起,行业交友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22 年被认为是元宇宙元年,基于虚拟人、VR、5G 等技术的元宇宙社交开始出现,虽然尚未出现现象级产品, 但是我们认为,陌生人社交是一个对技术极度敏感的行业,元宇宙虚拟社交有望通过全新的交友方式、不 一样的用户体验推动行业的全新发展。
2.2 现状:市场玩家众多,但商业模式相对单一
2021 年行业融资开始回暖,未来有望持续稳定发展。2021 年陌生人社交投资逐渐回暖,在 2020 年整个行业融资金额为 1.6 亿元,融资数量仅为 4 起。2021 年陌生人社交回升至 20 亿元,同比增 长 1127%;投资数量达到 25 起。投资金额与数量大幅增长,陌生人社交市场经历寒冬之后正逐渐回暖。根据艾 媒咨询数据,中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达 6.5 亿,用户数量庞大且潜在需求多样化。
中国市场在经历过严格的政策监管之后,各大公司在数据安全、未成年人防沉迷、直播乱象等方面走向合 规,且校园交友、兴趣交友、年轻人交友、语音交友等细分市场多点开花。2021 年市场开始回暖,我们认为, 行业后续有望逐渐走出寒冬,迎来持续稳定的发展,细分市场有望持续繁荣。
全球行业格局目前呈现“Match 一家独大,细分领域玩家众多”的局面。Match 具有先发优势且长期 推进“并购 自研”战略,目前已经成长为陌生人社交领域的绝对龙头,2015-2021 公司股价也有超过十倍 的增长。2021 年公司营收达近 30 亿美元。旗下 Tinder、Azar、Plenty Of Fish 等产品丰富,功能全面,覆盖 人群及地域广泛。在陌生人社交领域,Match 可谓是“一家独大”。
公司的最主要营收产品是 Tinder,2021 年 Tinder 直接营收超过 16 亿美元,年订阅用户超过一千万。Tinder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端 MAU 达七千万级别。
陌生人社交细分类别多样,玩家众多。相对于熟人社交而言,陌生人社交主题与品类众多,无论是性别、 年龄还是用户的兴趣爱好、职业等等,都可以作为陌生人社交的主题。我们认为,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陌 生人社交行业的多样性,但是细分群体的规模以及付费能力则决定了细分行业能否出现较大的玩家。比如主打 校园恋爱的 Summer 和 Lucky 等软件,用户群体相对较少,而主打女性向社交的社交软件 Bumble、颜值社交的MoMo 等已经成为了用户规模庞大且吸金能力很强的产品。Match 旗下的 Tinder 虽然功能全面,地域与人群 覆盖广泛,但是某些细分领域不够深耕。而这些细分领域也呈现众多玩家掘金的局面,比如主打女性向社 交的 Bumble、兴趣社交的 Soul、婚恋匹配的 Pairs、同性恋交友的 Blued 等等。
虽然目前行业玩家众多,但是行业痛点同样明显。商业模式单一和用户留存较低是目前最主要的行业痛点。 (1)难以形成有效闭环,用户留存率相对较低。在应用上,陌生人社交用户通过文字聊天、动态、视频聊天和 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实现陌生人社交的破冰与互动。随着关系的进一步深入,部分陌生人社 交会逐渐转为熟人社交,而此时的陌生人社交已经转换为微信聊天,不会在之前的软件继续交流,用户难以形 成有效闭环。同时由于信息透明度不高,用户信任较低等因素,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留存相对较低。22Q1 季度各类 App 90 天留存率中,熟人社交微信等 App 明显高于 Tinder、Bumble 等软件。
(2)商业模式主要依赖直播与订阅,多元化变现方式尚需探索。陌生人社交产品在社交过程中的多 环节有多种变现方式,已经被验证的成熟模式有场景化社交,付费会员制,以及虚拟礼物等增值服务。其 中,以直播为主的场景化社交因能沉淀关系链,提高留存率受到追捧。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包括直播服务 和会员订阅。美国市场付费能力与意愿相对更强,以 Tinder、Bumble 为代表的软件主要通过会员订阅方式 盈利,而国内的 MoMo 等软件直播服务、移动营销、游戏等占比更大。我们认为,国内以直播为主要变现 的商业模式在严格的互联网监管以及来自抖音、快手等激烈的竞争之下,其盈利的持续性或存在一定挑战, 商业变现方式尚需探索。
2.3 未来:“Z 世代”、新兴市场空间巨大,元宇宙社交或将创造全新需求
陌生人社交具有低频刚需的特点,且年轻人对于陌生人社交需求持续存在,未来 Z 世代年轻用户仍将 持续产生新的多样化社交需求。陌生人社交用户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以年轻人 居多,主要集中于 18-34 岁。尤其是以 Z 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与陌生人社交这种模式更加契合。年轻人 接触互联网更多,他们的兴趣爱好甚至生活广泛地铺开在互联网中,细分而且零碎,不同的游戏,不同的 番剧,不同的穿搭,而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社交很难满足这一部分需求。同时互联网原著居民与生俱来的孤 独感也需要一些方式来排解,陌生人社交无疑是很好的工具。
Z 时代的需求将决定行业未来走向。中国 Z 时代目前人数已经超过 3 亿,带来社 交网络收入规模达千亿。庞大的 Z 世代用户作为互联网的原著居民,与陌生人社交带来的独特感受很好贴 合。校园恋爱、年轻人交友、颜值社交、剧本杀、灵魂匹配等等丰富多样的陌生人社交形式正式很好地满 足 Z 世代多样细分且熟人社交很难满足的社交需求。我们认为,Z 时代庞大人数规模以及多元化的需求有 望为行业不断创造机会,细分领域市场仍存在巨大空间。
全球各地区互联网发展阶段不同,众多新兴市场陌生人社交在垂直领域尚有巨大挖掘空间。以东南亚 为例,东南亚人口基础较大,正处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阶段。2021 年 东南亚六国的人口已经接近六亿,且以年轻人为主,非常适合互联网发展。相较于中美,东南亚人口更加 年轻化,对于陌生人社交的偏好更加强烈。根据 world bank 数据,2020 年东南亚 30 岁以下人口占比为 49.4%;而中美的数据分别为 36.2%、38%;在东南亚六国探探、Mico、Bumble 等软件 MAU 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东南亚、非洲等众多新兴市场的陌生人社交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 这些新兴市场的垂直领域尚有巨大的空间可供挖掘。
陌生人社交对技术创新更加敏感,WEB3.0 世代元宇宙虚拟人社交等或将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20 世 纪 90 年代,网页技术兴起,Match.com 随之诞生;2007 年智能手机大规模普及以及 LBS 技术广泛应用,“附 近的人”走进陌生人社交;视频技术以及 4G 成熟,视频聊天以及直播成为陌生人社交中的“新鲜血液”; 每一次技术的创新都会为行业带来全新的需求以及商业模式,陌生人社交对于技术创新十分敏感,2022 年作为元宇宙元年,我们认为,元宇宙社交能够带来全新的体验,或将成为未来社交趋势。
相比于线下与传统线上的社交模式,元宇宙的虚拟化身优化了线下社交身份形象的单一性和传统线上 社交身份形象的缺失,而更完善地呈现了社交主体。借助可穿戴式设备,元宇宙社交将有更好的体感,改 善了传统线上社交的缺点,但又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我们认为,未来的元宇宙社交不仅仅是单纯的聊天交 流,而是融合游戏、社交资产、经济体系等新元素于一体的新型社交。比如“希壤”、“N 世界”等等产品, 或将逐渐打开新兴社交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