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重要性(碎片化阅读会伤及到我们什么)
碎片化阅读重要性(碎片化阅读会伤及到我们什么)碎片化阅读,我们只能获得“信息”,而极难获得“体系”。没有“体系”的知识,是很难有自身逻辑的。二:逻辑的丧失一:任何知识都是系统的,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应该是个层层递进,最终在大脑或是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成为自有系统的一个逻辑过程。不管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是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自然界万物的认知,都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单一到复杂的艰难过程。知识体系的形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而自我认知系统与评判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更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这过程包括认知、评判、取舍、修正等一系列的工程,最终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会有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及价值评判标准。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碎片化阅读的兴起,我们不再重视这个系统自身的建设,太多零碎的,貌似正确的、只言片语式的信息大量地涌进我们脑袋,一边让我们兴奋,感觉自己每天获取的知识量、信息量比以前增加许多。以前我们通过读很长时间书才了解或掌握的知
1:信息的泛滥,阅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让我们的头脑零碎化。
这个时代早已是手机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阅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千字文、二百字微博、几十字朋友圈。成为社交媒体盛行的传播方式。抖音、快手等更是深入人心,各种小视频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大众间传播,由此改变的不只是我们的阅读方式,更多的则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接受世界讯号的方式。
有人惊呼,碎片化成了当下这个时代阅读最大的伤害,碎片化正在割裂我们的知识观,认知观,信息观,同时也瓦解着我们的知识体系,将我们本有的系统论打得粉碎。
2:碎片化阅读到底在伤害或是改变着什么?
一:任何知识都是系统的,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应该是个层层递进,最终在大脑或是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成为自有系统的一个逻辑过程。不管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是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自然界万物的认知,都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单一到复杂的艰难过程。知识体系的形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而自我认知系统与评判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更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这过程包括认知、评判、取舍、修正等一系列的工程,最终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会有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及价值评判标准。
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碎片化阅读的兴起,我们不再重视这个系统自身的建设,太多零碎的,貌似正确的、只言片语式的信息大量地涌进我们脑袋,一边让我们兴奋,感觉自己每天获取的知识量、信息量比以前增加许多。以前我们通过读很长时间书才了解或掌握的知识,现在只需打开手机,随手点几篇短小文章或小视频,就能补充我们大脑里。以至于让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快捷的时代。
但是这种快捷最终会伤及或颠覆我们的“系统”,久而久之,我们本来就很脆弱的“系统”会被摧毁,会遭瓦解。也就是说,系统性遭到彻底的破坏。
二:逻辑的丧失
碎片化阅读,我们只能获得“信息”,而极难获得“体系”。没有“体系”的知识,是很难有自身逻辑的。
也就是说,碎片化时代,我们最受伤害的是我们认知世界,解构世界,评判世界的逻辑能力在逐步萎缩,直到逻辑的彻底丧失。
世界是有逻辑的,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应有逻辑存在。世界永远不是非白即黑,它在自己的逻辑里无限循环,我们要想认知世界,必先找到世界本有的逻辑和循环,同时也要建立起自己的逻辑世界,只有当两个逻辑世界进行碰撞后,世界的真相才能在我们大脑或心田里逐渐清晰明了。
遗憾的是,碎片化阅读,帮我们填充进大量海绵体一般的知识或是信息,但这些知识或信息因其自身的杂乱无章也会搞得我们的认知杂乱无章。因为所有的知识在我们打开的那一瞬,貌似都是有道理的,都是能引发我们兴趣的。然后太多这样的碎片,又很难在我们大脑里形成一个新的“体系”。没有体系的知识,很难形成其自身的逻辑,更别说逻辑的严密。
所以现在更大的问题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没有逻辑。人们已经不靠逻辑去分析问题,解读世界,人们只靠一时的好恶,爽与不爽来感知世界,付出自己的喜欢与否。
三:一切变得没有标准。
是的,标准越来越成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我就是我的标准,此事就是此事的标准,他事需要他事的标准。
标准无法统一,无法设定,没有规则,或是规则越来越凌乱,已经严重伤害到我们的审美或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