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无论正明弟怎样直白的劝说,也无法动摇她那钢铁一般坚硬的心。“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明知道正明弟与自己青梅竹马,始终不曾离开过她,愿意永远守着她,也未曾偏爱他半分。即使母亲赤裸裸地告诉她事实真相,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世界里,不肯走出来,一直为辛先生找着各种借口,坚信辛先生一定会回来带她走。而春母的那一连串“你忘了他说的”,早就能够看出,这一切不过是春姑娘的自欺欺人罢了。也许春姑娘早就疯了。春姑娘是个接受过五四思想洗礼的前卫的女青年,不似农村里的那些姑娘那般,只知道到了恰当年龄,遍寻一门好亲事,嫁了人相夫教子做饭干活就好。她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深深地爱着那个给了她新的思想冲击的浪漫的流浪诗人辛先生。她痴痴地等着他,即使所有的人都同她说,辛先生早忘了她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也还是痴痴地等着。春姑娘的骨子里,透着一股执拗与倔强。她坚信辛先生是爱她的,她坚信辛先生总有一天会回来找她,她坚信他们总有

独幕剧《南归》是田汉早期波西米亚风格作品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南方一个叫做桃花村的世外桃源,桃花村里有一个执着等待流浪汉的春姑娘,这年南归时流浪诗人辛先生回到桃花村,想要留下来与春姑娘相守,却无奈发现春姑娘已经被她的母亲许配给了青年农民李正明,于是辛先生不得不拾起行囊,悄然远行,开启又一轮流浪漂泊的人生。春姑娘知道之后离家出走,追寻着辛先生的脚步而去。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1)

一幕戏就说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无奈,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漫漫人生之路,有着太多的世事无常,真是“不如意十常八九,不知何处是归程”。

春姑娘的母亲是剧中最早出场的人物,一开场便与农家少年李正明寒暄着,也引出了正事,想要自己的女儿春姑娘有个好的归宿。而这李正明正是恰当时候的好少年,无奈春姑娘的心里还是想着当年那个流浪汉。春母看似为人和善,却仍旧有着那个年代的封建腐朽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儿究竟是女儿,男孩子做的事情总做不了。再说,女儿总是要嫁给人家的,也不能守着娘一辈子,是不是?”春母想要一个如李正明那样勤快能干又孝顺的好儿子,岁重男轻女,虽对女儿的痴情无可奈何,却还是顺着她,毕竟只有这一个女儿。加之,半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只有春姑娘与老母亲相依为命,春母更是不希望女儿嫁到外头,或是跟着那流浪诗人四处漂泊,自己无依无靠。春母对春姑娘是极尽疼爱,也对流浪诗人的离开很是无奈。如果春姑娘能够嫁给李春明,也算了了自己的一桩心头大事。

而也正是自己这份急切的心思,误打误撞,坏了春姑娘与辛先生的一桩好事,让辛先生再次漂泊流浪,春姑娘痴心至极竟也离家出走,去寻找辛先生的踪迹。家长总是想着要我们好,却不曾多想怎样才是真正地为我们好,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事实上,做子女的也是如此,不曾去了解父母,所以这世间才有了这么多的误会与不如意,其实全是不理解惹的祸。

李正明是一个勤快、能干,孝敬长辈,又对自己喜欢的姑娘死心塌地的可爱的农村少年。他家里有几亩好地,还有一些坡地。春李两家离得近,春母很喜欢他,春姑娘也不讨厌他,似乎春姑娘嫁与他是最好的选择,不用离家,颠沛流离,也能够孝养亲人。然而青梅竹马这一点是李正明的优势,也是他最大的劣势。正是因为太熟悉彼此了,反而不可能走到一处。太熟了就更像是亲人,是姐弟,而非情侣了。正明弟是属于过日子的那种类型,比较安稳,却仍旧有着农村男子迂腐世俗的一面。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2)

春姑娘与辛先生这一次的悲剧,也和他脱不了干系。人家春姑娘明明没有同意嫁与他,却在回答春母时用模棱两可的话语,误导了春母。在春母提出合八字时也未阻止,以至于春母认为女儿答应与李正明在一起。还以此事为借口,拒绝了南归的辛先生,即使有停驻的心,也没有一个能够留得下来的借口。

李正明这个农村里的少年,没有接受到五四精神的洗礼,思想还是较为迂腐与世俗的,以为在春姑娘这里,古人的那一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旧行得通,便半推半就地应了春母,也算是能够得到自己心爱的人吧。而正是这一点不作为,误了春姑娘的一辈子,这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想找个依靠罢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3)

春姑娘是个接受过五四思想洗礼的前卫的女青年,不似农村里的那些姑娘那般,只知道到了恰当年龄,遍寻一门好亲事,嫁了人相夫教子做饭干活就好。她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深深地爱着那个给了她新的思想冲击的浪漫的流浪诗人辛先生。她痴痴地等着他,即使所有的人都同她说,辛先生早忘了她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也还是痴痴地等着。春姑娘的骨子里,透着一股执拗与倔强。她坚信辛先生是爱她的,她坚信辛先生总有一天会回来找她,她坚信他们总有一天会走到一起,成就美好的姻缘。

无论正明弟怎样直白的劝说,也无法动摇她那钢铁一般坚硬的心。“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明知道正明弟与自己青梅竹马,始终不曾离开过她,愿意永远守着她,也未曾偏爱他半分。即使母亲赤裸裸地告诉她事实真相,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世界里,不肯走出来,一直为辛先生找着各种借口,坚信辛先生一定会回来带她走。而春母的那一连串“你忘了他说的”,早就能够看出,这一切不过是春姑娘的自欺欺人罢了。也许春姑娘早就疯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4)

春姑娘是个非常念旧的人。流浪诗人当年离开时留下的一只破鞋,却被她当成了宝贝,舍不得丢弃,一生珍藏。她日日在那棵树前,抚摸着树干,日复一日地念着树上,辛先生为她而作,亲手刻下的情诗。“这儿曾倚过我的手杖,这儿曾放下过我的行囊。在寂寞的旅途中,我曾遇见一位可爱的姑娘。我们一块儿坐在树底下,我对她谈起流浪的经过,她睁着那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呆呆地望着我。姑娘啊,我是不知道爱情的人,但你真痴得可怜。我纵然流浪到多远,我的心将永久在你的身边。你听到晚风吹动树叶儿鸣,那就是我呼唤你的声音,你看见落花随着晚风儿飘零,那就是我思念你的眼泪纵横。”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5)

如果没有这首诗,春姑娘或许不会这样地伤情,不会这般地痴痴地守候。 “可爱的姑娘”、“我的心将永久在你的身边”、“我呼唤你的声音”、“我思念你的眼泪纵横” ,字字句句,都扎进了春姑娘那妙龄少女萌动的春心里,再也无法抹去,谁都无法再占据春姑娘的心。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自己心心念念的辛先生给盼回来了,忙着做饭的春姑娘却被自己的母亲摆了一道。阴错阳差之下,可怜的春姑娘还是与辛先生分道扬镳,可怜的人儿还是无法在一起。而剧的结尾,春姑娘离家出走,去追寻辛先生,无疑是对保守落后、单调重复、没有生气的生活的厌倦,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新生活的向往,是对封建社会腐败陈旧之气的奋力反抗。春姑娘是个先进的女性,却碰上了刚启蒙的社会,和落后的农村,这便是造成春姑娘悲剧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6)

花开花落,命运轮回。南归时,辛先生终于不负春姑娘的所望,回到了南方的桃花村,这个多情的浪漫的流浪的男子,带着满心的伤情,回来了,想在这里寻找到那一抹久违的安慰。即使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北方,见到了那深灰的天,黑色的森林,白色的学生,碧绿的湖水,成群的绵羊,但失去了家园,没有了父亲,妹妹不知流落何处,心爱的姑娘也已嫁人,终因生活不如意而相思殒命,没有了这一切,何处才是家?说来这辛先生也是个可怜之人。

但话说回来,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既然想着自己的老父亲,念着自己的小妹,为何不留在家乡孝敬父亲,照顾年幼的妹妹,而选择四处漂泊流浪?既然当年心中有着那位在雪山下牧羊的美丽女子,为何不留在家乡与她喜结连理?为何偏要四处流浪,在桃花村住下,还要勾引一个单纯的农村姑娘,说着那些不切实际的诗情画意的浪漫的话,还为她写诗刻诗,让她许下芳心,从此心间再也住不下任何男子。为何在情根深种之后,又毅然选择离开,北方的牧羊姑娘在召唤他,引领他回去。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7)

回到家乡只是为了求得暂时的安息,离开家乡是为了短暂地忘却痛苦与伤情。在难堪的寂寞制之中,才想起了南方,想起桃花村,才记起了春姑娘当时给他的温暖,又来到这世外桃源,寻找那个爱他如命的姑娘。“看够了,我又想起来南方来了。”如此见异思迁,厌倦了便离开,无处可去了便又回来,可真是随意呢。春姑娘的家,也与客栈一般无二。这辈子,这两个姑娘,便这样被他所伤。也许还不止这样两个姑娘,流浪诗人,浪漫多情,四处流浪,也保不准处处留情呢。

辛先生有梦想、有情怀,他渴望爱情,却更留恋漂泊行吟的生活,婚姻对他而言就是坟墓,春姑娘只是他替代的意象。在温暖的留恋与流浪漂泊的自由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内心很痛苦,却又找不到一条好的出路,郁结于心的是辛先生的苦闷,更是作者的苦闷。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8)

凡事都要讲究个先来后来,但在爱情里,从来都没有先来后到这一说法。爱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不以时间长短来计算,也不以谁对谁更好来抉择。也许很多人都会说春姑娘傻,放着这样一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家中有房有地,又会照顾人,又会干活,还深得母亲喜欢的正明弟不去选择,却非要去选择那个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辛先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为何以前的人总是那样重情义,为了一句话、一个人,就能够守上一辈子,不问结果,为现在有的人换男人、换女人,比换衣服还要快。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思想解放地太过了头吗?我们不得而知。这春姑娘对流浪汉的追求,这流浪汉的四处漂泊,正是当时青年去传统,不愿过传统稳定生活的真实写照。

长恨春归无觅处爱情含义(南归何处归南归何归处)(9)

全剧没有强烈的冲突,却处处是内心的冲突与选择。让读者在文字之外,也感受到了强烈的揪心之感,如果你是春姑娘,又会如何抉择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