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文天祥幼年时期的主要事迹:文天祥的家族布局 多子与少子 生存策略大不一样

文天祥幼年时期的主要事迹:文天祥的家族布局 多子与少子 生存策略大不一样李嘉诚让自己老成持重的长子李泽钜继承家业,让更性格活泼有创造力的次子李泽楷外出创业,其实也是这种家族分工与布局,形成良好的互补,而如果是少子家族就无法实现这种多层次的分工布局和风险规避。在日本,尤其是德川幕府时期盛行长子继承制,财产不分家导致了一些豪族的重要积累,如三井财阀三百多年间通过长子继承,滚雪球一般积累了巨额财富。长子继承制的好处,是财产不被分割,而长子的特质往往是更老成持重守护家业。中国先秦封建宗法把庶弟分封出去拓殖,则比较契合次子或幼子更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的特质。多子女家庭,龙生九子各不同,一般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长子较早帮助父母承担家庭责任,因此长子性格更倾向老成持重和守成。与之相对应的是幼子受到呵护较多,因此更多叛逆和调皮活泼,倾向于冒险和对外开拓。所以传统社会尤其是贵族家庭,为了保持财产规模的稳定,以长子守护家业,次子外出开拓的模式比较常见。中国先秦封建贵族宗法开始,便实行嫡

文天祥幼年时期的主要事迹:文天祥的家族布局 多子与少子 生存策略大不一样(1)

文天祥能杀身成仁,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的弟弟文璧可以照顾父母和家族,无后顾之忧。用文天祥自己的话说,“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图为北京文天祥祠。 (人民视觉/图)

少子女家庭相比多子女家庭来说,抗风险能力更低,所以传统中国社会有“独子不当兵”的说法,因为独子一旦阵亡,这个家庭就没有未来了。《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率领魏军救赵,和秦军作战前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即两丁抽一,独子不当兵,给每个家庭留下一个养家和传承保障。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三五取丁”制度,对于兵籍的“士家”实行二丁、三丁取一人当兵,四丁、五丁取二人,六丁以上取三人的制度,但无论怎么,对于独子是不抽为兵的。《三国志·吴书·孙休传》记载对于吏役和兵役,“听其父兄所欲留,为留一人,除其米限,军出不从”,即至少留一个子嗣养家。

可见,由于少子家庭非常脆弱,自古以来独子不当兵被视为常识和人道底线。同样的道理,既然少子家庭抗风险能力低,所以在生存策略中宜选择低风险和最保守的路径,对应可能极高收益的高风险投资,需要尽可能回避。

多子女家庭,龙生九子各不同,一般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长子较早帮助父母承担家庭责任,因此长子性格更倾向老成持重和守成。与之相对应的是幼子受到呵护较多,因此更多叛逆和调皮活泼,倾向于冒险和对外开拓。所以传统社会尤其是贵族家庭,为了保持财产规模的稳定,以长子守护家业,次子外出开拓的模式比较常见。

中国先秦封建贵族宗法开始,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庶弟们外出分封拓殖搞创业。战国秦汉以来民间虽然也多分家模式,如《宋刑统·户婚》中也承认民间“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但对于有爵位的大家族来说,仍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在西欧随着封建制的普遍化,贵族的长子继承制也得到发展,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规定任何选侯领地继承人为其长子,除非该长子是白痴或有任何重大缺陷不能管理领地。在英国和欧洲大陆,法律体系演化不同,但都确立了长子继承制,英国的长子继承制法律直到20世纪《遗产管理法》才废止。

在日本,尤其是德川幕府时期盛行长子继承制,财产不分家导致了一些豪族的重要积累,如三井财阀三百多年间通过长子继承,滚雪球一般积累了巨额财富。长子继承制的好处,是财产不被分割,而长子的特质往往是更老成持重守护家业。中国先秦封建宗法把庶弟分封出去拓殖,则比较契合次子或幼子更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的特质。

李嘉诚让自己老成持重的长子李泽钜继承家业,让更性格活泼有创造力的次子李泽楷外出创业,其实也是这种家族分工与布局,形成良好的互补,而如果是少子家族就无法实现这种多层次的分工布局和风险规避。

文天祥能杀身成仁,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的弟弟文璧可以照顾父母和家族,无后顾之忧。用文天祥自己的话说,“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就是说文家三兄弟,自己为宋尽忠;弟弟文璧出仕做官,可以对家族尽孝,实现家族的延续;三弟作隐士,也是一种选择的模式,提供一种机会或可能性。这种多层次的布局,对于整个家族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东晋琅琊王氏子弟众多,王敦如能代晋成功,则整个家族成为皇家。王导在朝廷中与他拉开距离,角色游刃有余。王敦失败,其兄弟王含和儿子王应被王舒杀死,则王家又有了忠于东晋大义灭亲的忠臣。而王敦当时要杀周伯仁,王彬却一直捍卫和保护自己这位朋友,不惜得罪王敦,其有情有义的形象,为琅琊王氏赢得士林名士的极佳口碑。琅琊王氏的不同成员,有的冒险问鼎,有的当忠臣,有的当义士,有的负责游刃有余,无论怎样都有赢的份额。

多子女家庭中,各子女性格、资质各不相同,有的是家族的股票,可用以风险投资,有的子女是基金,有的子女是房产,有的则是数字货币。三窟、四窟、五窟等等不同的布局,如同水密隔舱,极大降低了家族的发展和延续风险。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多生育子女也是增加博弈机会和家族命运翻盘的契机。很多人会抱怨说,一个都养不起,几个更没法养。实际上,这种“一个都养不起”的极高育儿成本,恰恰是普遍都为少子女导致的成本水涨船高。由于普遍只有一个子女,因此只能将全部家庭资源如赌徒押宝一般孤注一掷,从而形成了所有家庭都孤注一掷的恶性军备竞赛,养育、教育的成本因而以几何级数猛增。实际上,东亚各国的少子化和教育恶性竞争导致的“考试地狱”是同一硬币的两个面。

如果一个社会遍地是脆弱不堪的少子女家庭,大家都倾向于选择稳定和低风险的模式,往往会降低这一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反之,遍地多子女家庭,必然涌现出更多有创造力和适宜于冒险、创造角色的成员,会有更大的活力。

(作者系历史学者、大学教师)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李竞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