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货舱搭载方案示意图(运-20的人员空运实验与运-20的人员空运能力意义)
运20货舱搭载方案示意图(运-20的人员空运实验与运-20的人员空运能力意义)曾经军航IL76运输过国内乘客,可以注意到内部基本上是随便坐的,人少还好,但是人多的话会很混乱。 据照片分析,运-20的货舱尺寸约为20米X4米X4米。由于其货舱截面基本为正方形,所以上层下层拆分出来后宽度基本相同。然后再来看具体在货舱中怎么布置人员。新华网发布的2011年叙利亚撤侨时双层改装的IL-76运输机中国军网发布的撤侨照片,可以看出这个双层结构属于应急结构,但也是此机型一种非建制性运输方式 可以看到。大约3.5米高的机舱被改装为两层,尽管乘坐体验一定十分差劲,但是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多运输一些同胞回国。目前已知IL76的货舱尺寸是20米×3.46米×3.40米。飞行了12架次,将1655人接运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将287人接运到北京。即平均每次飞行撤离162人。
相对于偶有出现的歼20和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明确消息的直20,运20是“20系列”机型中最为公开成熟的一款。目前已经装备空军至少5架次。似乎除了运20更换国产大型涡扇发动机或者出现加长型号外,已经没有什么消息可以吸引大家眼球了,然而,前两日运20的人员搭载试验有引起的军迷们的关注——毕竟当年空警200飞机事故实在是惨烈,对于这条消息的评论基本都是“不能让试验人员们冒这个风险。”不过,但就从实用角度来看,尽管此次试验数据并未公布,但是可以对这项实验的意义进行一下分析。
类似运-20这种尺寸的大型战役-战术运输机一般主体还是运输大型装备,但是也有运输人员的时候。据目前分析运-20具备一定的短距起降能力,在更换ws-20之前或许性能一般但是更换WS-20之后应当能达到前线机场起降性与C-17相近的指标。那么,其搭载军人的首要意义就出现了——在临时机场(受损机场)或高原机场运输人员。
相对于以运人为主要目的的大型民用客机,可以说尺寸相近的大型运输机运输人员的效率真的并不高,毕竟其主要任务是搭载重型装备,因此相对而言比较“短粗”,但是确实也有双层改装极端运输案例(除了类似安-225等少数极大体积货机在设计初期就配备有并不完整的双层客/货舱)。这个案例就是2011年叙利亚撤侨。
这张照片大家很熟悉,一名安全回国的我国同胞兴奋的亲吻祖国的土地,然而大家是否注意到其背后飞机的与众不同?当时执行撤侨任务的空军IL-76运输机进行了人员高密度搭载双层甲板改装。
新华网发布的2011年叙利亚撤侨时双层改装的IL-76运输机
中国军网发布的撤侨照片,可以看出这个双层结构属于应急结构,但也是此机型一种非建制性运输方式
可以看到。大约3.5米高的机舱被改装为两层,尽管乘坐体验一定十分差劲,但是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多运输一些同胞回国。目前已知IL76的货舱尺寸是20米×3.46米×3.40米。飞行了12架次,将1655人接运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将287人接运到北京。即平均每次飞行撤离162人。
据照片分析,运-20的货舱尺寸约为20米X4米X4米。由于其货舱截面基本为正方形,所以上层下层拆分出来后宽度基本相同。然后再来看具体在货舱中怎么布置人员。
曾经军航IL76运输过国内乘客,可以注意到内部基本上是随便坐的,人少还好,但是人多的话会很混乱。
美军C-17运输一般民众
上图为C-17运输一般民众。注意货机上的人员运输状态座椅要更窄一些,比如平日里2-3-2排列的767里日军和美军都是2-4-2排布。
空自KC-767内部图片
那么回到我们Y-20的问题上来,我们按照20X4的空间排列,侧面各有一排可收放座椅,即可容纳80人。(按照每人座椅宽度0.5米计算,实际上目前经济舱座椅是17英寸宽度,即432毫米,空客推广的18寸也不过457毫米。加上扶手约为半米一人)中间按照剩余2.5米,可以排列4-5列座位,参考C-17的状态,估计Y-20中部只能容纳四列,按照80厘米间距布置就是25排100人,单层即最多可以容纳180人,双层即360人。当然如果是撤侨,考虑到会有部分伤员,以及尽可能让同胞们多带一点随身行李,实际估计会容纳250-300人之间。约为一架A330的载客量,但是考虑到撤侨处往往处于战乱或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机场状态恐怕不会太好。民航机追求经济性,普遍不够“皮实”,显然能够短距野战起降的运-20人员搭载型号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除了民用,在军用角度而言,则有两大用途,一是高原常规运输,二是空降使用。
首先说高原常规运输。曾经部队入藏十分困难,昔日川藏线经常部队一走一个月,而且出现病患只能自己扛。2005年起国航开始使用民航包机运输新兵入藏和老兵出藏。大大提高了部队运输效率,但是这也挤占了民航资源。高原机场空气稀薄,往往只有动力更为强劲且加压、应急氧气更足的高原型和高高原型少数A330-200\A319-115\737-700、757可以完成使命。
尽管Y-20目前来看不会去“抢民航的生意”,但是比如再出现高原地震这样的情况,大型机械抢修机场,人员和推土机一并运达,效果绝对优于只能带小型货物的民航客机。而且一旦在青藏高原与印度发生冲突,我们的Y20可以携带35吨级的新轻坦或轻步兵抵达较近的机场,大幅减少部队自行行军距离。当然了这货重量过大尚不具备空投能力。
请点击此处哪怕是换装WS-20之后在高原上Y-20的运输能力也难以突破40吨,但是运输新轻坦足够了输
当然到需要动用坦克的冲突级别可能性还不大,但是又是一群人互相扔石头,然后出现班公湖之踹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我们没有摩托车运兵神技,那就只好用Y20一次两个连的增援了,那这种情况下Y-20的人员运输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了人员运输性能最大意义还是供伞兵部队使用,总的来说,我军人车一体空降部队还是较少,更多的伞兵尽管已经配备了重武器和越野车、全地形车,但是还是需要分离跳伞的,而目前难度最高但是跳伞时间最短,能够更好保证部队落地密集度,而就目前运20的情况看,运输一个连的全副武装伞兵不成问题,考虑到伞降过程中的散落、受伤问题,实际上Y-20一架可以运载一个加强伞兵连进行双门三路伞降。
舱门向外开的伞降总感觉会加大飞行阻力,但是IL76和Y20都是这么干的
空军的IL-76进行的双门三路伞降训练
这一点伞降速度相较于尾门两路伞降提高了50%,而且伞兵之间的距离更大,相对也更安全一些。
综上,尽管我们发展大型运输机最大的目的是对于重装备的运输,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人员运输效率较低的代价,但是其人员运输能力仍然在各种战争或突发灾害状态下提供更多的选择,不仅仅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是“我的同胞们,我要带你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