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消失的荣光辉煌 有一些东西却永远地消失了……城市不断发展高楼崛起、交通发达在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的同时

1927年

以武昌、汉口、汉阳为管辖区域的

三镇合一的武汉市政府首次成立

至今,距离武汉建市已有93年

城市不断发展

高楼崛起、交通发达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

在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的同时

有一些东西却永远地消失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

消失的荣光辉煌

◆ 曾经活色生香的民众乐园

民众乐园,武汉的百年老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叱咤风云的亚洲休闲娱乐霸主、武汉潮流风向标,几乎每个武汉人都有一段和它相关的记忆。对爷爷奶奶辈的人来说,这里是武汉最活色生香的地方,是超级娱乐天堂!对年轻的武汉人来说,这里曾经是武汉最时髦的地方。

现在的民众乐园变得和其它商场千篇一律,失去独有的特色后逐渐落寞寂寥,被人遗忘。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

◆ 曾经名流云集的江汉饭店

江汉饭店(原德明饭店)是武汉的百年老字号饭店,是湖北省首家拥有金钥匙的中外合资酒店,曾是汉口最好最豪华的饭店。多位世界各地的名流、名人曾下榻这里,毛泽东两次下榻、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宋庆龄等人更是多次入住。当年在武汉的地位类似于和平饭店之于上海

2011年江汉饭店停业,后来一直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直到去年夏天的一场大火,饭店房顶被烧垮,大多数武汉人还未曾一览真容就被大火损毁,令人唏嘘不已。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

△德明饭店俯视图

◆ 曾经名满天下的璇宫饭店

璇宫饭店始建于1928年,享有湖北省最具文化内涵饭店之美誉。作为当年为数不多的高级饭店,璇宫是武汉与世界交流重要平台。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饭店接待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特级厨师杨纯清烹制的“清蒸武昌鱼”深得主席赞赏。“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这道菜因此扬名天下,“璇宫”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

上世纪90年代,璇宫饭店开始由盛转衰,渐渐落寞。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

◆ 曾经高端洋气的胜利饭店

30多年前,胜利饭店是武汉四大外事接待酒店之一,接待过很多中外名流。2001年因改制失败,胜利饭店关门。饭店的辉煌历史逐渐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

◆ 曾经人声鼎沸的吉庆街

曾经的吉庆街很短,只有170米,但是有30年的大排档文化,是武汉宵夜文化的代表。白天的吉庆街和普通街巷无异,夜幕降临,这条街仿佛“活”了过来,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吃饭、聊天、唱曲,一派火热。

重建后的新吉庆街没了从前露天大排档烟熏火燎的烟火气,从前的吉庆街只能留在回忆中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

◆ 曾经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

汉正街曾经是武汉人的骄傲,有“天下第一街”的美名,是对外开放的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以前武汉人不论买什么都会去汉正街,便宜种类多。不仅武汉人,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来进货,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人头攒动。

现在的汉正街早已不复从前,逛的人越来越少。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

◆ 曾经令人艳羡的青山红房子

武钢定址青山,全国10多个省的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来到武汉在武钢工作,红房子就是武钢人的住宅,曾是十里钢城最令人艳羡的“高档住宅”。随着时代变迁,红房子也青春不再,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青山区开始对武汉青山区红房子拆迁改造,好在只拆了小部分。从上空中看红钢城,依旧是“囍”字型。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

◆ 曾经武汉的高级住宅区咸安坊

“咸安”寓意富贵咸安,民国时期曾是华人的高级住宅,居住着社会各界名流,如轮船巨头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大师陈伯华都曾居住于此。咸安坊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现在该片区已被围起来改造,不知道结果如何。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3)

消失的建筑/地标

◆ 老武汉展览馆

老武汉展览馆被炸拆毁是每个老武汉人心里的遗憾,于1956年建成的展览馆是中国的四大中苏友好宫之一,是武汉的一大标志性建筑,在1995年被拆毁。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另3座同样风格的展馆,至今保存良好。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4)

◆ 中山公园旧门柱

中山公园的老门柱是留学英国归来的年轻工程师吴国柄设计建成,灵感来源于英国白金汉宫。门柱端庄厚重,时尚典雅,市民游客喜欢在大门前留影,并以此为时髦。2013年因建设地铁站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5)

◆ 武汉大学“变形金刚”

被武大学子们戏称为“变形金刚”的是武大工学部主教学楼,又称“主教楼”,是武汉大学乃至整个东湖沿线最高的建筑。很多建筑、陈设、电气等专业的学生在这栋楼里上课、自习。2016年教师节凌晨爆破拆除,一切都已成追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6)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7)

◆ 八一路武大老牌坊

还有人记得曾经的武大“老牌坊”吗?

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学校仿照武大老牌坊建造,2012 年十月,因八一路改造被拆。真正的武大老牌坊在街道口闹市,今年6月被一水泥罐车撞损,令人惋惜,好在可以修复。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8)

◆ 光谷广场光谷帆

2014年,因光谷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光谷的标志建筑【光谷帆】被拆除,2019年一座新的建筑“星河”建成,成为现在光谷的新标志。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9)

◆ 原二轻工业大楼

老楼仅有13层高,位于汉口新华路口与解放大道拐角,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也许好多人已记不起它的长相,但要说起梦天湖舞厅,也许大家顿时能想起它曾经的“辉煌”。

2013年楼体被爆破拆除。最终化身为这座城市的记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0)

△武汉原二轻大楼被爆破拆除

◆ 老通城酒楼

老通城酒楼,创办于1929年,是武汉市民熟悉的老字号,在解放前有“豆皮大王”之称。1958年,毛泽东等中外名人曾在老通城吃豆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老通城酒楼一度名扬四海。

酒楼于2006年贴出停业谢客的通告,2007年,老通城酒楼开拆为长江遂道工程让路。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1)

◆ 汉口饭店

曾经是武汉有名的三大高档酒店之一(其它两家分别是德明饭店、璇宫饭店),进出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解放以后梅兰芳老师到武汉演出时住的就是汉口饭店。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在这里请客吃饭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不过后来改制不成功,汉口饭店被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2)

◆ 中南商业大楼

1985年元旦开业,开业当天接待顾客近三十万人次,是武昌的商业新地标,武昌人民的购物首选之地。2013年与紧邻的中商广场合二为一,统称为“中商广场”。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3)

◆ 武汉商场

1959年9月10日,武汉市最大的综合性百货商场竣工,命名为“友好商场”,以纪念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是全国十大商场之一1966年,友好商场更名为武汉商场,几十年来,武汉商场一直是老武汉人心中的购物天堂。

2006年,老武汉商场被成功爆破拆除。后来变身武汉国际广场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4)

◆ 武胜路新华书店

1971年,书店新大楼建成,是当时武汉市以及中南地区最大的新华书店。对武汉来讲,它不仅是一个书城,更是一个文化地标。曾经来武汉旅游的外地人必去的地方就有武胜路新华书店。2012年书店被拆,激起无数市民的感叹和怀念。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5)

消失的休闲娱乐

◆ 汉口滨江公园

现在还有人记得汉口江滩“防汛纪念碑”背后的滨江公园吗?曾经的滨江公园上至粤汉码头,下至二曜路,是武汉三大公园之一(其它两个是中山公园和解放公园),很多人在这里娱乐消遣,卡拉OK、溜冰场、摩天轮、骑马、台球……应有尽有。

后来被并入汉口江滩,滨江公园逐渐被遗忘。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6)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7)

△该图为 法国摄影师镜头中的滨江公园(摄于1984年)

◆ 龟山电视塔旋转餐厅

旋转餐厅每40多分钟转一圈,是当时武汉很有情调的地方,当年的约会圣地。吃饭、鸟瞰江景,别有一番韵味。可惜现在电视塔已经不对外开放了,旋转餐厅也不营业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8)

◆ 维多利亚溜冰城

5块钱一张的门票,一双四轮滚轴溜冰鞋,就足以消遣一个难得的下午。这里有不少80、90后武汉伢的青春记忆。伴随着武昌大片区的改造,维多利亚溜冰场也消失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29)

@徐楚云

◆ 江滩烟花秀

曾经的武汉隔三差五会在江滩放烟花,每次很多人都成群结队的去江边看烟花,跨年/节日更甚,江边人山人海纷纷翘首以待绚丽的烟花,看完之后路上非常拥堵,摩肩擦踵的人群浩浩荡荡缓慢向外移动……后来武汉禁鞭、禁烟花,江边再没有烟花秀。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0)

△2012年汉口江滩看焰火的人群 @dubhb

◆ 东华园浴池

武汉的百年老字号浴池,去东华园在热气腾腾的大池子里泡澡、搓背、聊天是老武汉人的一种享受。如今东华园已经拆除,它也会一直留在老武汉人的记忆里。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1)

◆ 北湖夜市

2019年10月31日的晚上,开了近20年的北湖夜市彻底消失了,原来熙熙攘攘的马路现在变得空旷安静。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2)

◆ 百脑汇电脑城

曾经是武汉的大学生买电脑修电脑的地方,2017年10月31日,位于街道口的群光广场二期百脑汇闭店。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3)

◆ 华清菜市场

1924年建成,是汉口第一家菜场,建成后人流如织。1949年后,华清街菜场成为武汉市最早的国营菜场之一。如今菜市场早已拆毁,原址上建起了华清园住宅小区。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4)

◆ 司门口的武昌儿童公园

小时候放假七八人约着一起去武昌儿童公园溜冰的时光还记得么?现在儿童公园变成了廉政文化公园,我们也长成了大人模样。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5)

◆ 竹叶山麦当劳

竹叶山麦当劳是武汉为数不多的有玩具展示柜的麦当劳,小时候为了集齐一整套玩具会自己攒钱兑开心乐园套餐,有时候还会发动全家亲戚帮忙收集。现在已暂停营业,等待拆迁改造。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6)

◆ 易初莲花(后改名卜蜂莲花)

小时候在竹叶山吃完了麦当劳,就会逛易初莲花,现在易初莲花也没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7)

◆ 汉阳新世界百货

2018年12月30日汉阳新世界百货闭店,又一个地方成为记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8)

◆ 东湖小游船

东湖水面的“木划子”和快艇通称小游船,不少去东湖游玩的人都坐过这种小船,在船上欣赏湖景。2019年东湖风景区启动小游船综合整治,339条小游船告别东湖。取而代之的是更正规安全的游船项目。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39)

◆ 竹床阵

这是老武汉人度夏的方式,在没有空调的夏天,一到晚上武汉的大街小巷里摆满了竹床,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宽松休闲的衣服在露天竹床上聊天、睡觉,以此来消暑。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壮景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0)

◆ 纸质火车票

2020年6月20日,电子客票将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6月19日是武汉最后一天售卖纸质车票,未来将全部普及电子客票,刷身份证即可进站。纸质火车票也要消失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1)

△武昌站最后一张纸质车票。图:长江日报

消失的影院/剧场

◆ 新华电影院

武汉最早的电影院,很多武汉人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就是在这里看的,而现在新华电影院已经不复存在。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2)

◆ 楚风剧院

位于前进四路楚风剧院,原名长乐剧院,建成于1916年,曾名噪三镇。曾经18岁的陈伯华在此登台首演汉剧《霸王别姬》,轰动一时。鼎盛时期,剧院门口站满了听戏的人。如今剧院已经不在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3)

◆ 和平剧场

位于现武胜路红燕巷12号,曾经有各种汉剧演出,有时候也会播放电影。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武胜路曾有一家和平剧场。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4)

△汉剧大王吴天保(右)

◆ 清芬剧场

清芬剧场(美成戏院)是武汉最古老的戏园子之一,曾经是汉剧专业剧场,全是角儿,盛极一时。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5)

◆ 解放电影院

汉口最早的电影院之一,现在已经变成了美食店、网咖、舞厅。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6)

△民国时期的解放电影院

◆ 武汉电影院

在解放电影院附近,两家电影院相隔不足百米,如今已经看不见电影院的影子。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7)

工人文化宫电影院

硚口人都喊它硚宫,硚宫电影院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硚口区的第一座电影院,周边十几万人口看电影的首选。辉煌时期,只要有新电影上映,附近的大型企业都会抢着包场。2011年被拆,硚宫电影院成为历史。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8)

◆ 武昌电影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武昌电影院最辉煌的时候,看电影的观众挤满马路,排到了武昌公园。2010年宣布停业,黯然谢幕。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49)

消失的厂房

◆ 武昌车辆厂

武昌车辆厂始建于1946年,是国家最早建立的一批重要工业企业之一。2007年搬迁至江夏区,原厂房被腾退拆除,原址土地崛起了一座摩天高楼,武汉绿地中心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0)

◆ 江岸车辆厂

江岸车辆厂(原称卢汉铁路江岸机厂),是近代历史上历史最悠久的车辆厂,著名的二七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在此拉响。新中国成立后,江岸车辆厂曾发展为有近万名职工的大企业,可谓汉口最大的工厂。

现在位于徐州新村的江岸车辆厂旧址已被拆的差不多了,仅剩的几栋建筑也已成为危房,纳入了拆除范围。厂子里的大馒头、冰棒、澡堂……成为了江厂子弟的回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1)

△车辆厂标志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2)

△ 曾经的江岸车辆厂大门变成了驾校基地,又被拆除

◆ 武重老厂

位于武昌内环线中北路147号的武重(武汉重型机床厂),曾是武汉工业的“明珠”,创造了新中国重型机床领域的多个奇迹。辉煌时期“一台机床可承重800吨,一个厂曾养活了3万人,一个食堂有万人就餐”。那时候武重的工资比武钢还高。

2006年老厂开始外迁重建,如今被一排高档住宅楼取代。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3)

◆ 武锅老厂

原武汉锅炉厂位于武昌区武珞路586号,于1953年建成投产,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它曾与武钢、武船、武重并称为四大武字头企业。曾经是众多武汉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场所,鼎盛时期拥有近两万名职工。

后来厂房迁址武汉东湖开发区,老厂被拆变身生活区,还将建商业广场。一栋编号为403的双层车间被改造为403国际艺术中心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4)

△ 历史上的武锅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5)

△原武锅样貌

◆ 国棉二厂

国棉二厂始建于1958年,位置在和平大道杨园至余家头段与临江大道间的铁机路上,一度是中国纺织工业的荣耀。曾经在二棉工作是国营铁饭碗,职工们都青春洋溢朝气蓬勃。以前二棉附近有学校、书店、电影院,生活娱乐都非常方便。

后来辉煌不再,厂房搬迁到阳逻,原址被小区住房替代,难寻老厂房的踪迹。附近的电影院也变成了武昌量贩。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6)

△老武汉国棉二厂的车间

◆ 武钢一号高炉永久停产

2019年10月14日,曾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武钢一号高炉,宣布永久停产。这座高炉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时刻,1958年9月13日,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大型钢铁基地中的第一座大型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各界沸腾。

毛主席曾亲眼见证一号炉出铁,武钢一号高炉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是几代武钢人的记忆,虽然永久停产,但是被作为工业遗产保存下来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7)

△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铁水。长江日报记者郭雷震 摄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8)

△毛泽东视察武钢一号高炉时向工人们挥手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59)

△1958年9月13日庆祝武钢一号高炉提前建成出铁

消失的车站/机场

◆ 江岸火车站

始建于1898年,民间俗称刘家庙火车站。该站作为京汉铁路(原名卢汉铁路)的南端终点,一直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车站。2004年退出客运历史舞台。2014年开始拆迁,目前已是一片废墟,未来将建成二七滨江商务区。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0)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1)

△周国献2010年12月11日拍摄

◆ 徐家棚火车站(武昌北站)

1937年,刘家庙站与徐家棚站的两座铁路轮渡码头竣工。江北的京汉铁路和江南的粤汉铁路,首次通过火车轮渡连成一体,实现了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无缝连接。铁路码头也带动了徐家棚区域的繁华,后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改变了徐家棚站的命运,不再热闹,渐渐被遗忘。

近些年,因为复古怀旧的风格让这里一度成为武汉文艺青年的热门打卡地,2018年被停运关站,等待拆除改造。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2)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3)

◆ 循礼门火车站

循礼门火车站建于1916年,原为京汉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主要用于货运。2009年10月底一夜之间被整体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4)

△即将拆除的循礼门火车站站台(周国献2009年10月6日拍摄)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5)

△模仿循礼门老火车站台的循礼门地铁口(周国献拍摄)

◆ 金家墩客运站

金家墩客运站已被拆除,未来将升级改造为汉口客运中心,无缝对接汉口火车站。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6)

◆ 宗关水厂客运站

30多年历史的客运站,自2017年12月20日零时起永久停运!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7)

◆ 南湖机场

1936年,武汉在武昌设立了南湖机场,同时设立飞机修理厂,南湖机场作为军民两用机场一直使用到天河机场建成。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8)

如今武汉南湖的恒安路就是昔日的机场跑道。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69)

◆ 王家墩机场

王家墩机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1938年武汉空战,一架架中国战机,正是从这里飞向长空抗击日寇。不少武汉人也在这里搭乘过班机,不远处的航空路因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0)

消失的街巷里弄社区

◆ 西大街

西大街是汉阳最早的一条商业街,是汉阳最具风情最有故事的一条街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西大街已逐渐慢慢消失。留下的,是一段属于老汉阳人的记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1)

◆ 清芬路

清芬路曾经以五金和鞋子批发闻名,据说每个武汉人都有一双来自清芬街的鞋子,90年代这里出了好几个百万富翁。后来不再客如云来,变得萧条冷清。近几年开始拆迁改造。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2)

◆ 花楼街

曾经的花楼街范围很大,分为前花楼和后花楼,是汉口最繁华的片区。后来繁华落幕,狭窄的巷子破旧的老房子构筑了一个市井鲜活的武汉。现在的花楼街被拆得只剩一条小巷子,记忆中的破房子变成了高楼大厦。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3)

◆ 交通路

老汉口的文化一条街,聚集了多家书店,是全国有名的文化街区,是旧时武汉读书人最爱逛的一条街。 1978年后,交通路开设了集贸市场,据说当时还出现了“门外卖鱼,门里卖书”的奇景。后来旧房拆除,昔日的文化一条街也消失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4)

◆ 泉隆巷

泉隆巷就是现在的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一头连着汉水的码头,一头连着汉正街,据说清乾隆皇帝曾到过此地。现在大、小泉隆巷均已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5)

△图:傲雪视界微信公众号

◆ 得胜桥

婉转不过千米的街道,浓缩了武昌的百年历史。街道上有不少老建筑,包括抗日将领刘家麒的旧居。近几年已经开始拆迁。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6)

◆ 紫竹巷

已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7)

△2005年6月紫竹巷 图/郁胜文

◆ 破布街

2015年,武汉热闹了14年破布街关张,200多户商户搬进汉口北。以往三眼桥人头攒动的破布街不复存在。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8)

◆ 华清街

华清街原名为华景街,是汉口近代史的一个见证,2005年,华清街因为旧城改造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79)

◆ 淮盐巷

隔着汉正街与泉隆巷相望,现在淮盐一巷、淮盐二巷已经拆除,淮盐巷也拆除了一部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0)

◆ 保寿巷

已被拆除消失,不过保寿硚被保留,位于现在的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的侧门处。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1)

△摄影:史忠树

◆ 延寿巷

延寿巷,位于硚口区的尾端,在中山大道满春路与多福路间,2016年延寿巷和延寿桥均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2)

△图:人文武汉

◆ 大水巷

位于现在的汉正街东段南侧,是发生大火时运水灭火的水巷,后来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3)

△摄影:张大水

◆ 徐州新村

武汉的徐州新村里曾住着一群徐州人,讲着一口地道的徐州话,1950年因京汉铁路的建设,徐州铁路工厂的680多名工人以及3000余名家属全部迁到了武汉,曾经的汉口刘家庙更名为“徐州新村”。现在已经被拆得差不多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4)

◆ 西城壕

西城壕一部分变成地铁五号线,其余做老城区改造。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5)

@ 程新汉 武汉板眼

◆ 东湖风光村

武昌区唯一没有改制的城中村,去年开始拆迁改造。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6)

◆ 老武锅社区

老武锅曾经象征了武汉的辉煌,如今也拆的差不多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7)

消失的天桥

◆ 六渡桥天桥

这座天桥屹立在中山大道近30年,承载了几代武汉人的记忆,是老汉口的标志。住在“绿(楼)豆桥”就是住在市中心,武汉三镇的人都会来这里玩。2014年天桥被拆除,老武汉人纷纷感慨“六渡桥不见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8)

◆ 江汉路天桥

2015年,一座承载很多人记忆的江汉路天桥被拆除。此前,只要去江汉路逛过街的人基本都走过这个天桥。因为每天走的人很多天桥仍屹立不倒,被网友戏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89)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0)

◆ 钟家村天桥

位于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路口的人行天桥,是汉阳地区第一座也是当时最大的人行天桥,2012年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1)

◆ 光谷民族大道天桥

光谷民族大道天桥于2014年平安夜启用,很多大学生去光谷玩都走过这个天桥,每逢节假日桥上人潮如织、摩肩接踵,号称“武汉最难过的天桥”。2019年被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2)

◆ 大智路天桥

为配合地铁施工,武汉大智路轻轨站旁的人行天桥于2015年8月初在夜间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3)

◆ 武汉理工大人行天桥

为给雄楚大街高架施工让路,2014年2月12日凌晨,以校名命名的“理工一桥”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4)

◆ 八古墩天桥

2013年5月5日凌晨,位于汉口新华下路的八古墩天桥被拆除,这座人行天桥曾是武汉市第一座可拆卸式人行天桥。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5)

消失的码头

◆ 蒋家墩码头

在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未建成前,轮渡是武汉人过江的主要交通方式,蒋家墩码头是连接红钢城和汉口最便捷的方式,青山人去汉口逛街都是在蒋家墩码头坐轮渡。后来过江通道越来越多,蒋家墩码头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6)

△@胡成V

◆ 汉阳门码头

2019年汉阳门码头与中华路码头进行整合,以后就没有“汉阳门码头”这个称呼了。现已更名为“中华路3号码头”。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7)

△图:长江日报 记者李爱华 摄

◆ 王家巷码头

武汉王家巷码头距今已有119年的历史,曾是武汉人过江重要的过江交通工具。如今,王家巷轮渡码头已被拆除。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8)

△图:阿姐逗你

◆ 曾家巷码头

码头位于位于武昌区临江大道江滩168号,以前乘客主要是国棉四厂、国棉五厂和武汉天一印染厂等厂的职工,轮渡直达汉口王家巷。去年曾家巷码头被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99)

△图:长江日报 记者苗剑 摄

◆ 滨江苑码头&铁机码头

2019年武汉唯一的汽渡航线停航,长江两岸的两个汽渡码头,滨江苑码头和铁机码头被拆除,武汉唯一的汽渡航线退出历史的舞台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0)

△图:长江日报

◆ 鄂航六码头

鄂航六码头位于龙王庙龙宫码头下游50米处,新中国初期就存在。2019年被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1)

△鄂航四、五、六码头地处两江交汇处附近。图:长江日报 任勇 摄

◆ 武北码头

有近70年历史,2019年被拆除,未来将建一座江滩公园。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2)

△图:长江日报

消失的湖泊

杨汊

很多年轻的武汉人已经不知道这个以“湖”命名的地方,曾经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湖区,几近于今天南湖的面积。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3)

◆ 沙湖

沙湖,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有近万亩规模的水域。由于城市的发展,沙湖日益变小。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4)

△2000.11.1沙湖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5)

△2016.2.20沙湖

◆ 下马湖

16年间逐渐消失的下马湖,两个湖面完全被新建住宅吞没。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6)

△2000.9.21下马湖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7)

△2016.2.20下马湖

◆ 范湖

从省测绘局1995年的航摄影像中,还能清晰地看到范湖,而到2008年,范湖已经完全消失变成了大片房子。现在提起范湖,更多的人想到的是范湖地铁站。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8)

△范湖地铁站

◆ 未名小湖

之前二环线北侧靠江的出有一个无名小湖泊,不到四年时间湖泊被填埋蚕食。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09)

△2010.11.30未名小湖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0)

△2014.7.21未名小湖

◆ 晒湖

以前晒湖的面积非常大,据老武汉人介绍现在晒湖周边的傅家坡客运站、梅苑小区、晒湖小区、银海小区等,以及附近部分新开发的楼盘,都曾经是晒湖湖区。而现在的晒湖变得越来越“瘦小”,成了一个小水塘。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1)

消失的味道

◆ 邦可面包房

1930年,邦可面包房诞生在当时的三教街(现鄱阳街,“八七会议”纪念馆隔壁),最早由俄罗斯人经营,是武汉最早最正宗的西餐厅之一。那时候谈恋爱的时髦年轻人就会到这里来吃西餐,有时候也会定制蛋糕。如今很少有人知道鄱阳街上曾有一家很好吃的俄式面包房。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2)

◆ 冠生园酒楼

曾经是武汉的高端粤菜馆,出入冠生园的人非富即贵,是江汉路首屈一指的餐厅。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3)

◆ 黄鹤楼麦乳精

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麦乳精,当时武汉伢送礼、看病什么都会送上几罐,味道香甜,现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4)

◆ 行吟阁啤酒

上世纪末的武汉,行吟阁是啤酒的代名词。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5)

◆ 大可乐雪糕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6)

◆ 五丰杯冰淇淋

80后武汉伢小时候能在夏天吃上一个五丰杯冰淇淋相当奢侈,可以开心一整天,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7)

◆ 美怡乐香芋蛋筒冰淇淋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8)

◆ 美登高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19)

△图:@喜欢怪人吗

正在消失的声音

“迪~吧~的~嗨~碟~啊~”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0)

“重庆卤鸡蛋~一块钱三过~味道好滴很!”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1)

“专业回收~旧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旧电脑~”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2)

“磨剪~~~铲刀啊~~~~"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3)

“擦孩呀~擦孩呀~”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4)

“破布烂渣子换钱啊,烂球孩烂棉孩换钱”

消失的童谣/顺口溜

xx的头,像皮球,一jio踢到黄鹤楼,黄鹤楼,冇得灯,一踢踢到粑粑坑。

一个伢滴妈,真拉瓜,洗jio滴水,烫粑粑,头上滴虱子当芝麻,身上滴格子搓麻花!

xx是个勺,吃饭不用瓢,xx是个马大哈,吃吃用手抓(脚哈)。

瘪脑壳瘪,谈脑壳谈,瘪脑壳不跟谈脑壳玩。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5)

△武了个汉 漫画

我信了你滴邪,红倒像个番茄;服了你滴啄,做么司都出错;屁股像得罗,坐哪都不挪窝。

讨人嫌,气管炎,你妈炒菜不把盐。

一个丁老头,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绣球,三天不7饭,沃的团团转。

为啥说武汉只发展了十年(武汉在不断发展)(126)

△武了个汉 漫画

看着是不是不自觉地念起来了?曾经的武汉伢总是用这样的顺口溜吵架,完整唱出“名句”的,真是走路都带风~ 不过,现在的武汉小伢可能已经不会说了,毕竟很多小伢连武汉话都不是蛮会说。

正在消失的方言

时代更迭,武汉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流利的普通话代替了武汉话,越来越多的武汉人开始忘记一口地道的武汉话,甚至没有教下一代讲武汉话。

时光流转,万物更新,历史的巨轮不会停下,很多东西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都会消失变成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但是有一些关乎城市精神文化的东西,不能消失也不该消失。比如方言,武汉话是武汉的象征,如果武汉话消失了,那武汉就不再是武汉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