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不论祖先如何,马超的爷爷,马腾的父亲马肃只是一个小小兰干县尉。因为没有靠山又遭遇了变故,丢了官帽子,流落到荒蛮的陇西一带。因为贫穷,高攀不起汉族的大家闺秀,也娶不起娇滴滴的小家碧玉,无奈与羌族女子通婚。再说《典略》作者鱼豢,他是魏末晋初人,与《三国志》作者陈寿一样,三国史对他而言也是当代史。而鱼豢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与扶风马家算是同省老乡。这两点可能也是裴松之以为马腾背景可信的一部分原因。近代学者张鹏一在《魏略辑本》中称鱼豢此人死于晋太康后,也就是说晋朝后还活了十六年以上,可知鱼豢不曾仕晋。一个极有可能忠于曹魏的史官,他没有理由凭空捏造来抬高曹操仇敌家世背景。这个砍柴为生的穷困男人就是马腾(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裴松之注《三国志》.《典略》中提过一句:“腾字寿成,马援后也。”马腾是昔日名将马援之后,这个说法我个人是认可的。《典略》这本书目前已经失传一大半了,但已知内

马腾,作为一个穷苦潦倒的砍柴人,一步步走向了汉末帝国政坛。他的一生是一个凉州的传奇,作为枭雄马超的父亲,他的一生被很多人看作是给马超做的铺垫。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他与马超成就谁高谁低?我认为,《三国演义》欠了马腾太多笔墨。今天,他是本篇的传奇。

卷一 马腾其人

落魄贵族

公元176年,一个男人正在彰山挥汗如雨地砍着柴火,突然停了下来,面色凝重地看了一眼家的方向。今天,他的小妻就要临盆了。他一边砍着柴,一边默默祈祷着小妻能给他生个儿子。没办法,这个家太贫困了,多个孩子就是多张吃饭的嘴,要是添个庶子还能把帮衬着干点活。

这个砍柴为生的穷困男人就是马腾(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

裴松之注《三国志》.《典略》中提过一句:“腾字寿成,马援后也。”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1)

马腾是昔日名将马援之后,这个说法我个人是认可的。《典略》这本书目前已经失传一大半了,但已知内容我认为有一定可信性。著名史学家裴松之注《三国志》时以此作为参考。马腾马超父子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的背景,有可能是裴松之看过《典略》后认可的一种观点。

再说《典略》作者鱼豢,他是魏末晋初人,与《三国志》作者陈寿一样,三国史对他而言也是当代史。而鱼豢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与扶风马家算是同省老乡。这两点可能也是裴松之以为马腾背景可信的一部分原因。近代学者张鹏一在《魏略辑本》中称鱼豢此人死于晋太康后,也就是说晋朝后还活了十六年以上,可知鱼豢不曾仕晋。一个极有可能忠于曹魏的史官,他没有理由凭空捏造来抬高曹操仇敌家世背景。

不论祖先如何,马超的爷爷,马腾的父亲马肃只是一个小小兰干县尉。因为没有靠山又遭遇了变故,丢了官帽子,流落到荒蛮的陇西一带。因为贫穷,高攀不起汉族的大家闺秀,也娶不起娇滴滴的小家碧玉,无奈与羌族女子通婚。

裴松之注引《典略》载:“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这段描述看,马腾应该还是当时人们眼里很有气概的帅哥。汉朝以男子阳刚为美,面鼻雄异,一个雄字道出了马腾名将之后的气概,异或许是因为他是混血儿,所以有别于汉人。从今天角度看,混血儿一般都是帅哥,具备当网红的潜质,这可能从古代就流传下来了。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2)

俗话说,穷则思变,马腾也不例外,毕竟汉朝还没网红这个赚钱职业。而马腾也等到了他的机会。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马腾应征入伍,之后很快收到赏识,任命为军从事(州郡异之,署为军从事,典领部众。)。这个起点对于落魄贵族马腾来说不算低了,落魄贵族是重点,圈起来要仔细品。落魄意思是没钱没势,没资源给自己铺路。所以给马腾这个官职的人更可以说很有水平,至少眼光很毒。这岗位有点类似武装部部长,负责典领凉州郡募兵,马腾麾下这批募兵极有可能就是为了应对叛乱,紧急招收的民间乡勇。这个职位在今天都是百姓眼里的红人,更不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一个叛乱滋生的地方。可马腾自己也无非刚刚入伍,马上就被委以要职。所以说刚进公司就能当管理岗都不是一般人,不是个狠人就是牛人。

而马腾加入叛军前的升迁之路也没有像许多电视剧和剧本杀里男主们一样,九死一生还备受打压,苦情戏能写一大堆。史书上对此一笔带过,我们不妨参考前人笔记。

裴松之注《三国志》·《典略》:“讨贼有功,拜军司马,后以功迁偏将军,又迁征西将军。”

这短短几句话很有嚼头。描述的应该是马腾187年到188年或者189年的经历。这个偏将军是汉朝朝廷给的正式官职。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3)

先不提军司马和偏将军对汉朝的普通人来说距离多么遥远。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部队里,想要当个职业军人那不容易啊,想当个中级军官那更不容易啊。首先要考军校,接着还要熬资历,至于当将军那就更不知道何年何月了。就算是战争年代,参军第二或者第三年就当将军,中国的编剧都不敢这么写,这履历李云龙听了都要羡慕。

可马腾偏偏做到了,他依靠了什么呢?

(二)火线晋升

马腾创造了一个放眼三国历史都极为传奇的履历,笔者以为这和他的个人努力和家族背景都有着密切关联,结合时代背景,是古人所说的时、命、运三者的完美结合。

我们先看看马腾做过哪些官职,军从事之前已经讲过了,在军从事、军司马和偏将军中,军司马是马腾最关键的一个职位,可以说是承上启下,帮马腾正式迈出军阀生涯最关键一步。

军司马,按照西汉标准俸禄是比千石,汉朝军司马是大将军的属官。大将军营(即大将军指数部队)可分五部,每部校尉和司马各一人。校尉是各部军事主官,俸禄比两千石,不设置校尉的部队,则由司马领军作战。通俗的说,司马类似于参谋长的角色,但是有些时候也完全具备独立领兵作战的能力。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4)

咱们先从俸禄着手聊聊这个军司马的分量有多重。比千石和比两千石都是汉朝俸禄的一个等级。这个比字,有比肩,近似于的意思。所以这俸禄一年其实不足1000石米,一个月80斛(1斛即1石),一年960斛。由于在陈群发表《九品中正制》之前,西汉论官员评级都是以俸禄高低,从万石的中央三公再到斗食佐吏一共22级别(一说21级别)。司马的比千石这一级别位列第七! 除了中央三公和四个两千石序列的地方高官或者皇族诸侯,千石和比千石就是百姓眼里的大官儿,比县令和普通京官都高。

笔者以为,这个岗位,政治前途不可限量,不能单以俸禄来论。汉末许多枭雄和高级将领都曾担任过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在汉末军队体系和政坛官场上的敲门砖,是飞黄腾达的标志之一!

由于这职位很容易就接触到帝国高层,因此能担此重任的往往也是被高层们青睐的未来之星,尤其是东汉末年。就比如,对孙坚平定会稽人许昌叛乱中有勇有谋而欣赏有加的名将朱儁,向朝廷推荐孙坚担任佐军司马,随同自己的中央军一起参与平定黄巾的战斗,由此孙坚积攒了大量战功以及经验,之后还认识了张温(俊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俊并力奋击,所向无前)。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5)

马腾这个军司马和孙坚早年的佐军司马所处的战斗序列不同,马腾这个军司马明显是地方任命,有可能是护羌校尉麾下的军司马。但是意义确实相似,很容易积攒战功和人脉。那么加入官军仅仅两年左右的时间,能经历多少战斗?是马家祖先显灵,还是说马腾的背后也有高人指路,而这个人是否就是一眼相中马腾做军从事的人?

我认为这两人就是同一人——凉州刺史耿鄙。

正如我前文所说,马腾的成功的时、命、运三者有机结合。而遇见耿鄙或许就是他的运,那么造就他的时和命呢?

以我看来,马腾有着相比其他三国枭雄得天独厚的两重天时:第一,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并没有波及凉州,但是天下大乱的征召已经开始显现,朝廷对于军事人才的渴望越发迫切;第二,凉州本地的羌人作乱屡屡发生,因此募集乡勇作战是家常便饭。在没有科举制度的汉朝,靠作战出色受到赏识而做官是当时寒门子弟一条出路。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6)

而马腾的命确实也相当不错。前文中我已阐述马腾是伏波将军马援后人的出处,现在我们来探讨马援后人这个背景是否在凉州具备影响力。

马援在东汉初年绝对是个人物(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扶风茂陵出生的重臣。他先追随陇右军阀隗嚣,甚得器重。后来新朝末年归顺光武帝刘秀,二定交趾,助破隗嚣,抚平羌乱,北击乌桓,战功卓著。但是由于追随刘秀时间较晚,没有入选云台二十八将,并为自己未来身死蒙冤的结局买下伏笔。

马援死前,族人妄议朝政,马援自己也得罪了不少权贵,又有小人梁松记恨诬告。所以病死前线后皇帝对他极为不满,马援死时家族就有所衰落。而他死后小女儿嫁给汉明帝为妻,后面的皇帝为马援平了反,马援子侄辈中也不少做官封侯的。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7)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援之孙马康,官至黄门侍郎,因与窦宪案涉,受到牵连。东、西两汉风气较为开放,朝堂上皇帝和大臣关系也不十分紧张,但是非常提防这种外戚大将军作乱。皇帝的神经对此绷得格外紧,是汉朝所有贤明皇帝的逆鳞。窦宪跋扈恣肆,他的党羽居然还出入宫中,打算谋逆作乱(元、举并出入禁中,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后来窦宪被逼着自杀。

马家后人卷进这种案子里,可想而知在皇帝的心中忠诚大大打了折扣,地位也是一落千丈。马家由此开始彻底失势衰落,这也能侧面解释为什么马腾是马援之后这一说法没有个明确考证。因为马援的直系血脉早已经无官无爵,于史书中彻底销声匿迹了。

裴松之给过马腾一句不错的评价(性贤厚,人多敬之)。

这里的敬之,我看有两重含义:第一层呢,马腾气概不俗,又待人温和厚道,因此人们尊敬他。但我更认可第二重意思:周围人知道他是名将之后,又性格好,讨人喜欢。虽然因为经济困难,有了羌人血统,但是不妨碍人们崇敬他。实事求是的说,就好比我平时去坐个出租车,开车大哥人不错爱唠嗑,但是我不可能因为他人好就莫名地崇敬他。但是他要是开口对我说他祖宗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开国上将,那我肯定看他的眼神完全不一样啊。

那么马腾是如何利用他的优秀出生条件的呢?

细心的读者可以从马腾行动轨迹里发现端倪。马腾年轻时候是在彰山(常从彰山中斫材木)养活自己。彰山是在今天的安徽省,已经出了凉州的范围了,可他参军的州郡却是凉州。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8)

关于他参军一事,裴松之用了“州郡异之”四个字来形容。这在今天看来,不得了,堪比韩国明星参军一样的轰动啊!

这就说明一个不甘于寂寞的人,往往会关注时政要闻,然后谋定而动,给自己创造机会。马腾就属于这种人。

早在他参军三年前,黄巾之乱就爆发了,这场浩劫遍及天下八州,偏偏没有凉州。如果马腾仅仅出于爱国热情而入伍,那么他参军机会多的是。更何况,凉州羌乱也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他没必要等上三年再返回故乡参军。这里就可以看出马腾性格贤厚的背后,还有这另外一面:审时度势,城府颇深,胸藏大志,果断干练。这些品质是军阀必须具备的,这也是马超后来想学会却没有学会的!

马腾很了解自己的背景,他是凉州名将的后代,在凉州这个身份的影响力才能达到最大化。而在其他州郡,很难走进地方高管权贵的核心圈。这就是聪明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为自己量身打造人生道路,而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袁绍做到过,刘备做到过,而马腾,也做到了!

在黄巾之乱爆发后,中央把军权下放地方,,地方官员可以自行招兵买马,期望来帮助朝廷剿灭黄巾军。经过三年的蛰伏,马腾发现了,朝廷不仅没能像以往那样平叛,反而帝国处处都在动乱。这就给了全天下一个讯号:中央搞不定这次的叛乱了,也即将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力。马腾很明显接收到了这个讯号。

在古代帝国,军阀之间谁军队多谁就有话语权,而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微妙,可以参考大唐中央和藩镇节度使之间的关系。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9)

汉朝的地方高官比如州牧只是行政类官职,类似于省长,而刺史负责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没有中央的命令根本不能自行干涉军事。可军权一经下放,立刻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成了军阀眼里香饽饽,有了当实权诸侯割据一方的正统名分!

而我看来,马腾绝对是根据自己的见闻,再结合时政,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推断出了天下经过这次大乱之后,汉朝积重难返,很有可能出现天下将会混战不休的局面。所以,往后有了军队就等于有了印钞机,有了军队,就有了和朝廷谈生意的资本。因此,他去参军了。这种战略眼光,出现在一个砍柴的穷苦人身上,简直是不可思议!

正是具备了这种战略眼光,低调了小半生的马腾高调返乡,靠着自己的名将后裔光环参军,这才有了“州郡异之”的局面。

试想一下,战乱频发的年代,一个男人参军有什么可奇怪的?所以马腾必然是故意透露了自己是马援后裔的身份,以引发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这里又有一个学问:马援曾经扑灭过羌人叛乱,是羌人眼里的战神,而这次凉州征兵就是因为羌人再次作乱。可想而知,马援后裔这个身份的含金量也是跟着时势水涨船高啊!须知,国难思良将,没有良将,那良将后裔也行啊,总比没有要好!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10)

(三)时来运转

马腾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地点公布了自己的背景。在马腾地处心积虑下,毫无疑问他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人为创造了一个凉州地区的新闻。由此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他无钱无势,迅速被任命为军从事,又速度极快的升任为军司马,迁偏将军。

马腾坐着火箭升官的背后毫无疑问是凉州刺史耿鄙给他开了绿灯,因为这些官职都是凉州实权的军官。我看来除了耿鄙,没有第二个人能有这么大的话语权。

那么问题是,耿鄙为什么要这么帮马腾 只因为马腾引发的轰动?

说到耿鄙,他在三国迷眼里基本没什么名气,可能这名字还很陌生,但是他确实是马腾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贵人。他帮马腾背后有着自己的算盘,也由于当时时局正好帮了马腾一把。

大家都知道,升官快的一般都是领导眼里的优秀员工,对领导有着利用价值。那么在耿鄙首先,马腾有着怎样的利用价值?

首先,在马腾参军成功博得关注之后,凉州的一把手耿鄙很有可能也听说了马腾的存在。我倾向于认为,这两人还见了面,好好聊了聊。期间耿鄙也考察了马腾这个人到底人才如何?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和时局以及平叛有没有什么真知灼见?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11)

我推测这里马腾给耿鄙留下了很深刻的正面形象。首先马腾长相不俗,很有英雄气概,而汉朝男子又以阳刚为美。其次,前文分析过,马腾对于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善于谋划。他去参军之前可能就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工作,对于平乱不可能毫无策略。加上名将后代,胸怀大志,从未甘愿做个凡人,血脉里流淌的名将基因没有被贫穷打磨掉,对于战争有着比常人更高的天赋。除了这些优势,他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性贤厚”的人。这个词就是老实的意思,是不是真的贤厚不好说,但他能装出一副贤厚的样子,这就是种本事。

当时的军阀和皇帝差不多,都会有一种焦虑感,担心被手底下实权武将给推翻了。因此,别人眼里看上去“性贤厚”的马腾,恰恰能打消耿鄙这一层顾虑。

我们再看看看耿鄙这位大刺史当时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麻烦事儿,竟然需要火线提拨马腾?

当时的大汉朝廷,经历了黄巾之乱元气大伤,名存,还还没有实亡,对地方仍然有约束力!凉州爆发了大规模的羌人作乱,这不是给平黄巾的中央添堵吗?中央肯定会派人前去问责。参考耿鄙之前的多位刺史平叛不力的下场,接仍的耿鄙要是处理不好这件事儿,轻则免职,重则入狱!但是处理好了,那未来就是平步青云。

但是这伙叛军很棘手。

耿鄙上任前,护羌校尉泠征在叛乱一开始就被叛军杀了。

《后汉书.董卓传》: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12)

护羌校尉的死对于凉州而言是个晴天霹雳。原本凉州羌人叛乱都由护羌校尉这种专业军事人才去搞定,但是这次的叛军很明显学聪明了,先下手为强,之后还劫持了有文化懂兵法的专业人士给自己做顾问(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这一点不奇怪,凉州的地方豪杰常常与羌胡暗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势力。

护羌校尉一死,可想而知护羌校尉府估计也已经被叛军重创。而泠征手下一大批中基层军官,要么宁死不降被砍了头,要么索性加入了叛军,调转枪口来打官军。这点史书没明确记载,但是我推断,护羌校尉作为边地实权校尉,他可能是在猝不及防之下被蓄谋已久的叛军偷袭得手。因为造反的义从胡是已经归附汉朝的胡人组成的军队,类似汉军正规军的仆从军,他们可以掌握当地汉军的大量信息。这就说明当时凉州情况差到了极点,仆从兵直接造反,官兵里都有人私通叛军。

而在耿鄙上任前,朝廷两次讨伐叛军,结果是拿他们没办法。

《后汉书.董卓传》对这段历史讲述的很清楚:第一次皇莆嵩带队,董卓是副手,结果无功而返(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接下来,张温带队,这次整容很豪华。有周慎、董卓、孙坚,然而还是失败了。期间董卓表现很精彩,我们留到董卓篇细讲(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13)

中平三年,张温也被召回了中央。这个时候,严格地说来,凉州刺史耿鄙就是凉州最大的官。我推测这时的耿鄙心理很复杂:一方面,他刚刚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很想干出点成绩来;另一方面呢,刺史已经军政一把抓了,又赶上叛乱。他正好招兵买马,做大自己的实力,这样在朝廷分量也重。

耿鄙当时所作所为史书上知之甚少,但是凉州的羌乱,竟然在他的关心下越来越糟。造反的人更多了!

至于后来的叛军造反原因,裴松之是认可耿鄙信任奸吏程球,程球贪婪成性压迫太多导致天怒人怨这一说法(灵帝末,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

这个说法我不仅认可,还想补充一下。程球的贪污可能是在耿鄙默许甚至授意下进行的。因为耿鄙想要壮大自己的实力,必然要招兵买马,整顿军备,吸引人才,这就需要很多钱。那这笔钱谁出呢?肯定是当地百姓呗。

反正站在马腾的视角,叛乱的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机会来了。耿鄙捅了大篓子,而他又没有足够的军事人才帮他平乱,偏偏对手又很强。这个时候,马腾对于求贤若渴的耿鄙来来说是个香饽饽。

通过这次叛乱,耿鄙可能也滋生了野心。他一手提拔马腾,可能也是想着培养心腹,在动荡年代给他看家护院,助他割据一方。而从平民升上来的马腾,则变成他手里一把武器,由于他对于马腾有知遇之恩,他用着也顺手,马腾除了他也没别的后台,耿鄙更不用担心会不会节制不了马腾。这就是权术。

除此之外,凉州还有一位新晋的大佬——董卓,他的故事我们董卓篇细讲。董卓是凉州本地豪雄,耿鄙上任前他是顺风顺水,步步高升。他的存在,对于人生地不熟的耿鄙而言,董卓不仅不好节制,还有可能被董卓架空的风险。这一点,也侧面给了耿鄙更多理由提拔一个白丁的马腾。

曹操称王简单主要内容(汉末群雄传之马腾篇)(14)

对于耿鄙来说,他没有多余的选择,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鉴别马腾是忠诚于汉室还是忠诚于自己。所以火速提拔,耿鄙这是豪赌了一把。

很遗憾,他赌输了。

完卷感言:至此,马腾穿第一卷已经完结。本篇主要是通过讲述了马腾早年经历,分析了他的人物性格。总的说来,马腾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而他接下来的一系列行为生动诠释了这一点。请翻阅卷二:西凉乱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