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山东省是齐鲁大地(山东的简称之争)
为什么说山东省是齐鲁大地(山东的简称之争)春秋战国时期地图齐国和鲁国都是同一时期的诸侯国,以泰山为界,泰山以南为鲁国,主要活动范围在今曲阜一带。泰山以北则为齐国,从先秦的地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山东的绝大部分都在齐国的控制范围内,一直延伸到现在的青岛和威海市。从控制范围和国家实力来看,齐国都要强大于当时相对弱小的鲁国。而且齐国还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也正是因为这点,才会有很多人对山东的简称为何要弃“齐”选“鲁”所不解。齐长城遗址想要弄清楚山东简称的由来必须要先弄清楚山东的由来。山东因地处太行以东而得名,商周时期,山东西北部为商周统治的中心区域,东部为东夷部落的居住区域;春秋时期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两汉时期被青州、徐州和兖州三州分别所管辖;隋唐时期归属河南道,一直到明朝时才设山东布政司,算是山东省的前身,到清朝时正式设置为山东省,一直沿用至今。从山东省的历史进程来看,不难发现,山东“鲁”的简称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但是在山东这片
- 一个简称而已,为何会引来这么多人的争辩?
简称它不仅仅是一个字,一个称号,更多的是代表着一个省份的文化传承、历史渊源,它和所代表的省份必然要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字之争意义深远。这便是为什至从要申报简称开始,应为“齐”、该为“鲁”的争辩在山东这块土地上就从没停止过。
- 简称的由来。
简称的由来和无线电报的广泛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1899年清政府将无线电应用到广州江防军舰上始,到民国政府的建立,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至于到上世纪末都被作为主要的通信工具使用。电报可谓是惜字如金,如何用更少的文字准确无误表达电报本意就尤为重要,各省份的简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上海最后一个电报窗口
- 各省都是如何选用自己的简称的。
查阅各省的简称和相关资料就不难发现,每一个简称都和所代表的省份有着极深的渊源。以四川省的简称“蜀”为例,四川在商周时期就是古蜀国所在地,后来在三国时期刘备又在此地称帝,国号为汉,建立蜀国。从此这里被历代帝王称为蜀地,沿用至今。再如河北省和河南省的简称“冀”和“豫”。大禹治水后,设九州,河北之地和河南之地便是古冀州和豫州之地,所以简称为“冀”和“豫”。而江西和福建都是因为有赣江和闽江而得“赣”和“闽”的简称。
齐长城遗址
- 山东省从何而来。
想要弄清楚山东简称的由来必须要先弄清楚山东的由来。山东因地处太行以东而得名,商周时期,山东西北部为商周统治的中心区域,东部为东夷部落的居住区域;春秋时期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两汉时期被青州、徐州和兖州三州分别所管辖;隋唐时期归属河南道,一直到明朝时才设山东布政司,算是山东省的前身,到清朝时正式设置为山东省,一直沿用至今。
从山东省的历史进程来看,不难发现,山东“鲁”的简称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但是在山东这片土地上,同时期的齐国远比鲁国影响更大,为何选择“鲁”而非“齐”?
- 鲁国在地理位置和国家实力并不在齐国之上。
齐国和鲁国都是同一时期的诸侯国,以泰山为界,泰山以南为鲁国,主要活动范围在今曲阜一带。泰山以北则为齐国,从先秦的地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山东的绝大部分都在齐国的控制范围内,一直延伸到现在的青岛和威海市。从控制范围和国家实力来看,齐国都要强大于当时相对弱小的鲁国。而且齐国还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也正是因为这点,才会有很多人对山东的简称为何要弃“齐”选“鲁”所不解。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 “周礼尽在鲁矣”,鲁国传承了正统的周礼。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上至古都遵循血统纯正,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齐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姜子牙,在帮助周武王姬发开疆扩土建立大周王朝后被分封在此。齐国主张“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同时又融合“东夷文化”、“因其俗,简其礼”,“举贤而尚功”,施行了一系列的务实革新、兼容并包,使国力逐渐强盛。虽然国力强盛了,但是并不能沿用正统的周朝典礼,而鲁国恰恰相反。鲁国第一任国君为周公,周公作为皇室宗亲在鲁国期间,推崇周礼,而鲁国也成为了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朝使用同等规格礼仪的诸侯国。在《礼记明堂位》里曾有记载“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便是为什么会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
孔子问礼
- 圣人的影响,给鲁国进行了无人能及的加持。
论历史名人,孔子绝对是大神级别的存在。孔子,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更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且还向中国周边传播,现在更是延伸到了很多西方国家。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周边各国的社会精神面貌,至今都是东南亚各国的核心思想。纵然是齐国国力强盛,齐桓公成就霸业,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虽然还有兵圣孙武、名相管仲,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仍然不能与至圣孔子相提并论。
- 历史称谓的延续,才是一锤定音的主要原因
对于“齐”“鲁”之争还有个坊间传闻,说是各省在收到申报简称后,河北率先申报了“冀”,因为齐字和冀字读音相近,不易分辨,所以才选用了鲁。事实真是如此吗,看几个例子:如“京”和“津”、“秦”和“青”、“吉”和“冀”在发音上都很像,甚至是“吉”和“冀”都是“ji”的发音,但是依然是被选用了,所以民间传闻一说多少有点站不住脚的。
对历史称谓的延续才是选用“鲁”的主要原因。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敌后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在命名上多是选用这种简称的叫法。例如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先后在江西云南开辟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如鄂豫皖根据地、陕甘宁根据地。抗日期间,山东也多是以冀鲁边、鲁西、鲁中等命名根据地,这也是建国后山东继续用“鲁”作为简称的主要原因。
山东抗日根据地地图
既然已经已经尘埃落定,再去计较也无它意,反正是孰胜孰败都不妨碍齐鲁的人杰地灵,百花争放。正所谓:
月转星移数千载,风云万变几度春。鲁字既定乾坤音,尘埃落定莫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