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默读费渡怎么喜欢上骆闻舟的(默读细节解读二)

默读费渡怎么喜欢上骆闻舟的(默读细节解读二)不是。感情方面,费渡如果不想过界,不会主动在雷区进进出出。他是知道母亲墓前的小白花、游戏机真相,跟过几次出警后,对骆闻舟改观了,被这个男人所吸引,情不自禁。那他撩骚骆闻舟,是因为陶然要相亲了,他要换个暧昧对象好打入市局吗?他装作在追陶然,我觉得是两个原因。一是以此作挡箭牌,离开/不去他不想待的地方。比如在承光公馆,他要12点走,给张东来的说辞就是,他正在追老婆,一边玩一边追不上档次。二是为他加入第二次画册计划去市局做铺垫。以追陶然为理由,既显得他这个浪荡子去市局不是那么突兀,也可以没事去市局露露脸,跟大家混个脸熟,降低防备心,方便以后做事、查资料。如陶然所说,费渡分寸感极强。他虽然嘴上撩骚陶然,但当陶然问他要不要去家里给他下碗馄饨时,他在车里就没动。当陶然要相亲时,他立马就换了态度。他看重陶然,不会给对方添麻烦。

于连案中余下几个想讲的点。

1.费渡喜欢陶然吗?

喜欢,但不是那种喜欢。陶然是爱照顾人的大哥哥,费渡是给一分、还十分的人,因此当陶然是亲人。

周怀信走的时候,费渡心里“咯噔”一下,像轧过一颗小石子。而陶然为救假老煤渣出事时,费渡虽然脑子在飞快地转,嘴上貌似理智地分析着来龙去脉,身体的反应却透露了他的真实感受。

他脉搏飞快、四肢发冷、手心冒冷汗,他怕陶然就这么没了。陶然在他心中是不一样的地位,但与骆闻舟不同,陶然于费渡是友情。

他装作在追陶然,我觉得是两个原因。一是以此作挡箭牌,离开/不去他不想待的地方。比如在承光公馆,他要12点走,给张东来的说辞就是,他正在追老婆,一边玩一边追不上档次。

二是为他加入第二次画册计划去市局做铺垫。以追陶然为理由,既显得他这个浪荡子去市局不是那么突兀,也可以没事去市局露露脸,跟大家混个脸熟,降低防备心,方便以后做事、查资料。

如陶然所说,费渡分寸感极强。他虽然嘴上撩骚陶然,但当陶然问他要不要去家里给他下碗馄饨时,他在车里就没动。当陶然要相亲时,他立马就换了态度。他看重陶然,不会给对方添麻烦。

那他撩骚骆闻舟,是因为陶然要相亲了,他要换个暧昧对象好打入市局吗?

不是。感情方面,费渡如果不想过界,不会主动在雷区进进出出。他是知道母亲墓前的小白花、游戏机真相,跟过几次出警后,对骆闻舟改观了,被这个男人所吸引,情不自禁。

但他又怂,当骆闻舟终于忍不住,迈开长腿跳进雷区后,他又本能地想逃。费总在情感上,还没有过这样患得患失的体会吧。

2.对费总改观的骆队

P大的小说常被戏言感情线是多余的,因为太内敛、篇幅少又清水。在我已读的三本里,我最喜欢《默读》的感情线,涓涓细流一样穿插在破案日常里,细微的态度转变隐藏在几句话的描写里,忽忽已情根深种却又有迹可循。看到后面只觉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而线索早已埋在许久之前的细节里。

如果说费渡给骆闻舟何忠义的监控记录U盘和烟头时,让骆队心下讶异。

那么陶然去相亲那晚,骆队叫费渡在市局吃饭,我觉得不只是“失恋阵线联盟”的同病相怜,也是骆队对费渡的看法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了。

因为也是在这一天,他看到费渡没有和接张东来的纨绔们一起走,而是留下来安慰何母。那天开会,骆队的眼神不时望向窗外的费渡。

小费渡留给他的印象太过深刻,七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和暗中照顾着费渡,但主要是担心这家伙走岔了路。而看他不爽的费渡,太懂得如何刺他了,因此两人才针锋相对。

尔后经历了和费渡一起分析案件以及费总飞车救人,随着两人之间气氛渐渐和缓,不知不觉间,骆闻舟对费渡改观了,好感渐长。

他发现这个人心里其实称得上柔软,并没有要开什么无痕犯罪班,没有那么危险和讨人厌。二世祖、败家子、玩世不恭也许只是脸上惯戴的面具。以往用淡漠语气说的犯罪做法,不过是为了气他,事实上这家伙没有那么大的凶性和野心,并不会去害什么无辜的人。

所以第21章费渡跟他谈起如何控制一个人时,骆闻舟头一次没有暴跳如雷,还做了肯定。

而且不自觉地,骆闻舟言语里开始搬出费渡来开玩笑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和一个人关系好,嘴上下意识地就会带上TA,不只是情侣,好朋友也是这样。

赵浩昌被抓了,愤怒地吼道弄皱了衣服赔不起。骆闻舟回道,吓死了,穷鬼得先找费爸爸借点钱。赵浩昌地下室被找到后,陶然问他在想什么,他随口搪塞的也是“想费渡这个人”。

后面陆局说见义勇为的青年不会是骆闻舟招来的吧,骆闻舟对此毫不反感,还说听起来也不亏,但太混蛋了点,跟他过一天能气死八回。骆队,真香警告。

骆闻舟心里对费渡放下了戒备,这之前他看待费渡,是个糟心的熊孩子,对这个孩子不乏关注和爱护。但后面渐渐地,他开始用“看男人”的眼光来看费渡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可能是从费渡随口调戏了他一句“我不知道你比较喜欢粗暴一点的方式”;可能是救下要跳楼的何母之后,去找费渡道歉时,发现这家伙长得很不赖;又或许是从费渡身上沾了好闻的男用木香开始吧。

默读费渡怎么喜欢上骆闻舟的(默读细节解读二)(1)

图片来自猫耳FM播出的《默读》广播剧海报

3.何母的疑问

“我教他待人要好,做人要实在,我是教错了吗?”(第33章)

案件结束,接回何忠义时,何母的这句提问无人能答,令人心酸。何忠义,贫穷家庭出身的淳朴孩子,蜗居在大城市的旧城区,每天辛苦打工,防着瘾君子室友小偷小摸,努力攒着一分一毫给母亲治病。却因为碍了坏人的眼,十八岁、没有享过什么福的他,就这样凋零了。

何母教错了吗?怎忍心说她教错,我们大部分人,受的教导不都是这样的吗?没教错的话,那为什么偏偏是她儿子躺在这里?

生活中的意外真是没什么道理可言。“保护好自己”有时都成了一句无力的话。偏要说的话,或许除了与人为善、做人实在,还要多几分机警、狡猾和察言观色吧,哎。

4.略微释然的费渡

审讯完赵浩昌后,骆闻舟觉得费渡比往常开朗了一点(第32章)。费渡拜祭母亲时,第一次露出了一点释然的微笑(第33章)。为什么?

七年前的他太软弱、力量太微小,面对母亲被虐、被禁锢无能为力,没能救她。七年后,他总算救下了一位母亲,给这位母亲以稍许慰藉,隔着时空,算是给了母亲和自己一点交代吧。

另外,费渡的母亲全文都没有留下名字,好像连姓也没有露出。何忠义的母亲有的,叫王秀娟。是有意的吗?

同是母亲,一位选择离开,独留儿子在人世;一位活下来了,却失去了儿子,说不上谁比谁更痛苦。人间的悲欢大抵不太相通,但有时似乎又异曲同工。

5.费渡母亲的忌日

费母的忌日可能是5月26日,而费渡是1991年出生的,容我细细道来。

何忠义5月20日遇害,费渡每周三接受心理咨询。如果把每天发生的事情梳理出来,会发现心理咨询那天是5月22日(每日事件请移步→时间线梳理)。

何忠义案结束后的周一,费渡去看母亲,可以推出那天是5月27日。因此5月27日可能是费渡发现母亲离开那天,原因有三。

一是那天对费渡来说意义重大,他将这个日子设为手机锁屏密码(第155章)。而母亲是费渡回来的前一晚离开的,所以母亲的忌日应该是5月26日,他将这天设为地下室密码(第78章)。

(我有考虑过“前一晚”这个词是否模糊,离开和发现其实是同一天,因为过了零点还算是晚上的时间。但以P大用词之精准,应该会说“那天凌晨”,所以母亲离开是在前一天)

二是这个日子对骆闻舟同样意义特殊,我觉得他每年应该是按时祭拜的,毕竟费渡只要“稍微推迟”,就会看到一簇小白花。第8章骆闻舟也跟费渡说“是下个礼拜吧”。

三是这一天可以考证得出来。小说中的现在,5月27日是周一,7年前的5月27日是个周末,那么母亲离开的日子是周五或周六。

《默读》是2016年6月开始连载的,在这之前十年内,只有2013年5月27日是周一,7年前的2006年5月27日是周六,正好符合上述条件。

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忌日是27-31日之间的某一天的可能,舟渡或许是提前去了,不过那也太有默契了。

另外,往前往后,1995-2002、2017-2024这三个区间也符合前述条件,但这两个时间段都不太合适。2002年网络并不发达,作为小说中的现在时,达不到小说中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水平。

第二个区间,母亲离开那年,骆闻舟提到“那年代里最先进的安全系统完全没有被触动”。假如是2017年,安全系统算先进了哇,不过可能2024年看回来也是古旧年代的玩意儿吧。

2013年5月费渡还有两个月满法定结婚年龄,即22岁,那么他的生日是1991年7月31日。2006年骆闻舟刚毕业,姑且算22岁吧,比费渡大7岁,是1984年的,小说中的“现在”他是29岁。

(无聊的我……现代架空小说,日期考证随便看看就好~反正无论什么时候看,费总和骆队都是张扬朝气的22、29岁!)


《默读》往期:

1.解读开篇:《默读》为什么叫“默读”?

2.于连案时间线梳理:看看骆队每天都在做什么?

3.于连案解读:如何看文中穿插的《红与黑》节选?

4.《默读》细节解读一:如何理解费渡单曲循环这首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