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老师(教师的鼻祖孔子)
为什么说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老师(教师的鼻祖孔子)“温故而知新”: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引申拓宽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教育理念“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仕而优再学,学而优则仕”:主张做官后还有余力,就应该再去学习;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应该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
孔子名丘,字仲尼,别名尼父、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陬邑 (今山东省曲阜市),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去世,享年73岁,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实孔子的真正身份是教师,是名符其实的老师的祖师爷。
杏坛讲学 相传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这天,孔家小院里非常热闹,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此后,孔子每日在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人,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
后来,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在天圣二年(1024年)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修整地面建筑高台,周围种上杏树,名曰“杏坛”。此后,"杏坛"就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夫子山 在河南省商丘市东边的永城县5A级景区芒砀山主峰西侧,有世界上唯一一座以孔夫子命名的山峰——夫子山。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96年,孔夫子在鲁国无法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遂率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起初,到了齐鲁交界处的曹国(今菏泽一带),不受待见,只能继续向西,想回到其先祖故国——宋国。在去宋国的路途中,在芒砀山主峰西侧突遇大雨,就跑到一个旁边一个天然崖洞里面避雨。不过,大家随身携带的书册和行李却被雨打湿了。雨过天晴后,弟子们纷纷将书册拿出来晾晒。同时,孔夫子还站到山中一颗杏树下开坛讲学。从此,孔子避雨处、夫子崖、夫子山之名不胫而走,一直流传了二千多年。
教育理念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仕而优再学,学而优则仕”:主张做官后还有余力,就应该再去学习;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应该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温故而知新”: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引申拓宽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方案,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启发和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