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辽宁 以高质量 引领高质量发展(打好转型攻坚战)

辽宁 以高质量 引领高质量发展(打好转型攻坚战)文明建设铸就经济发展新引擎。建平县全县上下大力加强城乡宣传思想文化道德场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生态规划,深入实施蓝天工程,2014年完成各项工程造林27.4万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逾25.35万亩。城乡人居环境、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涌现出小平房、道虎沟、石匠沟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沟峪经济,成为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有效提升。(张勇)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建平县委、县政府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大力选拔在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的干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达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自2011年建立党建基金制度以来,县本级财政已投入1000万元,打出从严治党“组合拳”,县委主要领导与各乡镇、县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状,县纪委主要领导与各乡镇

海外网2015-11-18 13:32:09

建平城区全景图

辽宁 以高质量 引领高质量发展(打好转型攻坚战)(1)

建平全景图(夜景)

辽宁 以高质量 引领高质量发展(打好转型攻坚战)(2)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牛河梁红山文化产业开发区成立、京沈高铁车站项目引入、华潍新型有机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动工、盘龙现代服务街区项目落地……被誉为“红山女神故里”的辽宁省建平县,呈现出新常态下全新发展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平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转身向海,融入京津冀,牢牢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新机遇。该县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把抓好农业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把服务业和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全县上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打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攻坚战,经济结构正由“一业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

强化招商引资,以大招商推动大发展。一段时期,建平县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开采和初加工。县委班子领导意识到,融入新常态,就必须大力破除传统体制机制的羁绊。近年来,建平县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成立专业机构,强化招商引资。对29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及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保姆式服务”,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由县委书记、县长每半月逐一调度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去年以来,该县围绕粉末冶金、红山玉高档装饰板材、脱水菜加工、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牛河梁红山文化旅游、矿业尾砂制砖、生物有机肥研发等项目全力打好8个转型升级攻坚战,一批新兴、新型科技项目、文化旅游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建平县委、县政府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大力选拔在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的干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达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自2011年建立党建基金制度以来,县本级财政已投入1000万元,打出从严治党“组合拳”,县委主要领导与各乡镇、县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状,县纪委主要领导与各乡镇、县直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状。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成立巡查组,完善巡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坚决整治“为官不为”现象。

文明建设铸就经济发展新引擎。建平县全县上下大力加强城乡宣传思想文化道德场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生态规划,深入实施蓝天工程,2014年完成各项工程造林27.4万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逾25.35万亩。城乡人居环境、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涌现出小平房、道虎沟、石匠沟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沟峪经济,成为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有效提升。(张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