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能出去吗(惠山区怎样乘市)
惠山区能出去吗(惠山区怎样乘市)企业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俗称“IPO”,现代社会中,这个缩写词的普及程度和“ATM”不相上下。无锡惠山区。那,如何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形容一个板块有冲劲?——“这里的企业都在拼上市呢。”“这里”,说得更确切一点儿:
来源 | 奔流财经社
作者 | 刘纯、黄敏艳
如何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形容一家企业很成功?
——“它上市了。”
那,如何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形容一个板块有冲劲?
——“这里的企业都在拼上市呢。”
“这里”,说得更确切一点儿:
无锡惠山区。
企业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俗称“IPO”,现代社会中,这个缩写词的普及程度和“ATM”不相上下。
对于企业来说,上市是一场“长跑”,从前期开始着手准备,到最终敲响上市钟声,短则一年,长则四五年,没有点儿毅力还真不容易干成。
鼓励企业冲击上市,是近年来很多城市和板块的优先选择。
一个区域内企业频频上市成功,折射出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实力,也是其背后的“惠企”政策一条龙、区域的吸引力、营商环境和影响力。
最近在无锡惠山区参加了一次企业上市工作会议,深有感触。
首先是在这场会议上,惠山做了几件事情:
1、设立100亿元投贷联动基金;
2、现场启用惠山牵头研发的上市证明一键开具“秒批秒办”系统;
3、邀请了金融机构代表现场为企业作专题培训。
顺“市”而为,乘“市”而上,加快打造资本市场有影响力的“惠山板块”;
用专业让企业“谋上市”,用政策让企业“想上市”,用服务让企业“能上市”,用保障让企业“上好市”;
上市工作“抓与不抓”大不一样,“抢与不抢”大不一样,“会与不会”大不一样……
顺耳一听,提振的是信心,坚定的是决心。
惠山区,虽然目前上市工作在全市还未形成明显的领先优势,但可见的确实是一股子提振起来的精气神,还有近年来在企业上市的不断进步和不断突破。
上市,惠山加速了
“惠山区,为什么要抓企业上市?”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回忆一下我们对于这片区域的第一印象。
我对于惠山区最深刻的印象有四点:
“华夏第一县”的恢弘过去、“一包三改”的惊人创举、“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和“无锡惠山经开区”在新时代创与闯的蝶变。
然而,细细揣摩一番:
“华夏第一县”——惠山区的前身是“华夏第一县”无锡县,这里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当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曾是无锡市企业密集度最大的地区。
“一包三改”——发源于惠山堰桥街道,“一包三改”在乡镇企业率先进行的大胆改革,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这样的生动实践是对惠山区独有的创新文化最好的注解。
“四千四万精神”——这里诞生了江苏省第一个亿元镇、第一个亿元村、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城乡经济联合、横向经济协作到统筹国内国际市场、民营外资并举,这里书写了一部改革发展史,逐渐形成“院士经济走廊”,擎画“五地四创”蓝图。
“无锡惠山经开区”——去年6月,惠山经开区晋级为国家级经开区,4.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林立了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无锡惠山软件园、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无锡惠山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多个专业园区,专业、精深、各具特色的惠山企业尽现其中。高位突破,耕耘创新,依靠的是什么?作为园区内主体的大量优质企业,集群能量不可忽视。
归结于一体,“企业”是惠山区在发展中不变的核心,正是无锡惠山的动力“命脉”。
而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发展历程中有三次“焕然一新”或者说是“脱胎换骨”的时刻:诞生、转型、上市。
上市,作为其中一项大事,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近年来,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惠山发展欣欣向荣,有力带动了企业上市工作的全面提升,激励和推动惠山企业在资本市场“踏浪前行”,上市数量快速增长。
于是,三年来,惠山区企业上市的钟声,在深交所、纳斯达克、澳交所、港交所连续敲响,成功推动6家企业上市。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驾齐驱,既有凯龙高科、江南奕帆等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也有如“隐形正畸”第一股时代天使、光伏逆变器龙头上能电气等新兴产业代表,且整体增长势头较为强劲。
2020年上市成绩,更创历史单年度之最,高质量考核列全市8个板块第一。
2021年上市的两家企业也是各有亮点:国内隐形矫正第一股时代天使上市首日市值过500亿元,超惠山历史上各家上市公司市值总和;
江南奕帆成为惠山区A股募资额最高的企业。
全区目前累计上市企业14家,总市值最高近千亿元。2020、2021两年的上市首发募集资金额达到40亿元,超过了前期历年累计。
据了解,惠山区预计今年还将有两家企业上市,也有望迎来在科创板这个硬科技舞台上的“首秀”,乘风破浪之旅更添一份分量。
同时,也意味着资本市场惠山板块的“拼图”变得更完整。
而倘若将目光稍微放远,近几年内,从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到深交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再到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短短两三年改革举措不断,资本市场的容量在增加,企业融资途径在拓展,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
“我认为当前是中小企业上市的最好时期。”在大会上,无锡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顾伟也分享了他对于当前企业上市工作的形势研判。
趁势而上,展望未来,惠山区金融局对于近几年的企业上市也立下了flag: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区上市公司累计数量,确保达到22家,力争24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新增数量3家,力争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新增数量5家,力争8家。”
你没想到的“惠山金融 大数据”
虽说时不我待,上市的“赛道”变多了,但不可忽视的是上场的企业同样也更多,上市竞争强度没有丝毫减弱。
即便是在城市层面,这样的battle也是焦灼的。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企业自身的“硬实力”,企业所在的板块能否提供更加精准的企业服务、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等“软实力”,就变得很关键。
2021年7月7日,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红色氛围中,无锡江南奕帆电力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
喜庆的时刻里,江南奕帆的龚总忍不住回忆起这一路上的“好事多磨”:
30亩的募投项目用地是惠山堰桥街道为公司解决的;
受疫情影响一拖再拖,项目建筑施工许可证是在截止日最后一天办妥的,这其中,也是多亏了惠山区的特事特办,一事一议……
这样的故事,在惠山还有很多。
而惠山区的解题思路,也来源于一个“勤”字——
勤对接,用服务让企业“能上市”。
更细化来说,则是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敢担当,勇负责,“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开辟“绿色通道”,积极研究办法最快速度把问题解决到位,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
大会上,由惠山区牵头研发的上市证明一键开具“秒批秒办”系统现场启用。而无锡海达尔精密滑轨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这份线上开具的全市首份上市合规证明的第一见证人,这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首份完全由程序在上市执法信息库中读取数据、完成审查、调用电子印章完成的上市合规证明。
该系统厉害之处,就是变上市多表申请为“一表申请”,变企业分头找部门为部门之间内部协作集中反馈,办理时间从1个月缩短至15分钟,而且企业在线上操作,无需跑腿。
心诚的“勤”,乃秘诀一。
而除了一份希望帮助企业的赤诚之心,惠山区推动企业上市的关键法宝还有一则:“谋”。
谋,是一种策略,一种规划,一种智慧。
2019年以来,惠山正是因为“早作谋划”,踩准了科创板开板、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北交所“横空出世”的改革窗口期,迎来了一波上市小高潮,例如凯龙高科和江南奕帆,正是成功把握住了风口,借助创业板注册制红利,一跃而上成为资本市场弄潮儿。
心思前瞻,技术也得跟上。怎么个跟法?
去年10月开始,惠山区金融局进行了专家组团式走访,专家团包括券商、基金、银行等机构,每次走访后,对于企业能否上市、上什么板、预计多少市值,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一张后续的定制化清单同步产生。
比如区里的某企业科技,当周和专家团沟通完,第二周就找到金融局,说下定决心了,就听专家的,抓紧上市——原来,考虑到该企业是细分行业龙头,短期内业绩大幅增长的空间比较小,净利润有3000多万,但营收偏低,所以专家团给出了建议目标是上北交所,可以适当拓展新品或向上下游延伸,做大营收。
事实上,像该企业这样,在和金融局以及专家团沟通完便下定决心上市的企业还有不少。
据透露,在走访后,有约50%的惠山区上市后备企业开始启动上市进程。
惠山区的专家团为何容易受青睐?
这样的精准推荐背后,有着更为可靠的大数据参考。
惠山区金融局自行编写、首创运用的大数据分析程序功不可没——精准筛选后备企业,为今后各板块精准发现、发掘有潜力的上市后备企业,开展“靶向”引导培育工作。
大数据还真的有用——自去年以来,惠山区金融局就确立了打造数智化金融局的目标,自学Python语言编写了一系列应用程序,整合了政府数据和商用数据,定期通过程序动态筛选了一批业绩增长快、经营质量好的规上企业,联合券商、基金、银行以及属地板块开展“组团式”专班服务,一些原本未受到关注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逐步成为重要的后备力量。
“我们编制的准上市企业进程分析程序,可以用于券商精准推荐,每家券商的总业务量、过会成功率、失败率一目了然。”
“我们还按照上市后备企业精准筛选程序建立了上市冲刺企业库、培育企业库、苗圃企业库、北交所后备企业库,通过苗圃期的规范引导、培育期的资本助力、辅导期的合规服务、上市后的推力做强,全力构建惠山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新格局。”
“程序也可用来分析,注册制以来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已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用来帮助企业选择在哪个板上市。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我们走访企业才能精准推荐。”
——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技术支撑,辅以对多层资本市场的政策研究,和对各板、各交易所最新动态的密切关注,惠山区政府为全区各类企业上市提供量体裁衣的精准服务才能成为现实。
敲钟,敲的是什么?
都知道IPO 有一个经典仪式——敲钟。
在交易所,没有人不爱听敲钟的声音。这敲的不是钟,是企业的未来,板块的战绩和城市的荣耀。
有网友曾做过一个形象地比喻:上市就像是企业融入商业主流社会的通行证。
因为一家企业一旦上市,它就从单一、封闭的状态,融入了一个社会协作网络,变成了一个节点。
除了能够获得融资之外,还能获得这个社会网络上更多元化的、多方位的资源加持,同时,它也会受到这个社会网络的监督和制约,使公司在治理方面更加规范。
因此,上市不是一个企业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发展机会更大、资源更多、机制也更规范。
惠山,抓上市,抓的也正是这个理儿。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惠山区委书记吴建元在会上讲话的第一句就言简意赅地点出了一点:
推进企业上市不单纯是企业发展的问题,更事关一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一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对这个城市的资金流和GDP以及城市的经济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财富将从全国各地流向上市公司比较多的城市,这已经是一种规律。
所以,很大程度上,一个城市内部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这个板块的资本竞争力。
近年来,惠山区把上市作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发展能级的关键抓手,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激活惠山经济的“一池春水”,三年间逐年加大上市奖励力度,累计兑现资金奖励已达3933.65万元;去年是惠山基金元年,“基金 基地 项目”发展模式快速落实,最高规格、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承办惠山基金峰会活动,源码资本、金浦基金、复星基金、国盛资本等一批头部基金接连落地,全区新增基金规模达到236.75亿元,列全市八个板块第一,资本与产业融合更紧密。
惠山区的上市推进,也少不了一个“惠”字,用扎实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心动,让企业真心实意地感受到“想上市”。
今年,惠山再次升级助推企业上市“战术”,打出金融助企、服务发展组合拳。主板上市奖励由此前的8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科创板上市奖励由1000万元提高至1500万元。
从今年开始,惠山还与中国银行无锡分行、交通银行无锡分行、南京银行无锡分行共同设立100亿元投贷联动基金,为区域内拟上市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服务,一企一策,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企业中长期的资金需求。
结语
从南到北,中国人最爱干的几件事里,“开会”得算一件。
一场会,无论大小,从形式上看,不外乎是几场讲话,几个仪式。
而真正打动人心的,在于一场会议所能传递出的精气神与信号。
一场“惠山企业上市推进会”,台上的如数家珍,台下的凝神聚睛,传递出的正是惠山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支持企业上市、支持上市企业的坚定决心。
企业是上市的主体,企业家想不想上市对上市工作至关重要。
惠山企业家历来有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用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惠山区委书记吴建元的话来说:
“惠山有优越的上市基础,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信心在交易所不断敲响上市钟声。”
会议结束,和现场两位企业老总擦肩而过,刚好听得:“原来是预备军,现在这么一提振,可不得冲一把!”
是啊,可不得冲一把嘛,加油吧,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