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荆轲刺秦王谁挡剑(骑虎难下成英雄)

荆轲刺秦王谁挡剑(骑虎难下成英雄)赞扬荆轲的是少数,陶潜、龚自珍是赞扬派的代表人物。陶潜如此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一评价里显然充满了敬佩。龚自珍则称荆轲为“江湖侠骨”。龚自珍在诗里这样议论荆轲:“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相比于柳宗元、苏东坡,李白的观点稍稍中立一些:“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李白仅仅说了荆轲之后英雄的悲剧结局,并没有对荆轲本人做出过多的评价。 其实不仅仅是当代人喜欢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古人同样也喜欢讨论这个故事。很多大名鼎鼎的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涉及过这个故事,譬如陶渊明、王昌龄、柳宗元、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东坡、朱熹、梅尧臣、龚自珍…… 可能有一点大家没有注意到,这些诗人们旗帜鲜明地分为两派,并且是反方占了绝对多数。 批评荆轲刺秦王的人很多,其中不乏著名人物——柳宗元如此质疑荆轲:“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意思是开始的时候你是多么雄心勃勃

荆轲刺秦王谁挡剑(骑虎难下成英雄)(1)

无可奈何的荆轲,为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所裹挟的荆轲,心情复杂地迈出了西去刺秦王的步伐,但他心里没有任何把握,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所以,当他面对送行的人群,在易水河畔,情难自已,发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感慨。这与其说是荆轲的豪言壮语,不如看做是荆轲绝望心情的写照。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即使我们没有读过司马迁的原著,但我们一定也听说过一个成语——“图穷匕见”,这已经是汉语成语里很常用的一个词语了。即使我们不是十分清楚这个成语的来历,我们依然能十分熟练地使用这个成语。近年来,有三位顶级导演先后以自己的理解和才华,演绎过这个故事,他们分别是1995年周晓文的《秦颂》、1998年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后来还拍过电视连续剧《荆轲传奇》。同一个历史故事被反复搬上银幕,这在电影史上估计是很少见的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喜欢英雄,说明我们尊敬英雄,说明我们崇拜英雄。从喜欢到尊敬再到崇拜,也说明可能英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其实不仅仅是当代人喜欢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古人同样也喜欢讨论这个故事。很多大名鼎鼎的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涉及过这个故事,譬如陶渊明、王昌龄、柳宗元、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东坡、朱熹、梅尧臣、龚自珍……

可能有一点大家没有注意到,这些诗人们旗帜鲜明地分为两派,并且是反方占了绝对多数。

批评荆轲刺秦王的人很多,其中不乏著名人物——柳宗元如此质疑荆轲:“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意思是开始的时候你是多么雄心勃勃、锐气逼人,为什么到了关键时刻,却步履不稳、不能一击致命呢?北宋苏洵更是出语尖刻,他咄咄逼人地对荆轲的行为做了盖棺定论:“始速祸焉。”意思是,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加速了燕国亡国的速度。苏东坡和父亲的观点有些相近,只不过他更愿对荆轲等人的英雄气概进行品评:“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苏东坡的话说得更刻薄,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他由荆轲说开去,直接否定了传说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不留情面地说他们“惜哉亦虚名”。持这一观点的人还有很多,譬如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时说:“轲不足道也。”譬如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相比于柳宗元、苏东坡,李白的观点稍稍中立一些:“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李白仅仅说了荆轲之后英雄的悲剧结局,并没有对荆轲本人做出过多的评价。

赞扬荆轲的是少数,陶潜、龚自珍是赞扬派的代表人物。陶潜如此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一评价里显然充满了敬佩。龚自珍则称荆轲为“江湖侠骨”。龚自珍在诗里这样议论荆轲:“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相关的评析、吟咏还有很多,但不论正方、反方还是中立方,他们的论点基本上不脱一个套路,就是对荆轲刺秦王的性质和影响进行探讨,其分析和评论往往都是从很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的,这就是所谓的“宏大叙事”。我们今天换个角度,争取从刺秦的主人公、刺秦的当事人的私人角度,从常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司马迁给我们记录下的这个精彩故事。

说荆轲刺秦王,第一个话题就是,荆轲为什么要刺秦王?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问荆轲,因为荆轲不是这件事情的决策者,刺秦王的决策者另有其人,他就是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做,为什么要发起这样一场接近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恐怖袭击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恩怨

燕太子曾经在秦国长时间做人质,眼下刚刚从秦国逃回燕国不久。

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谓的人质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质”,其概念上不太相同。那个时代,两个国家订立盟约,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往往会将自己的王子或者别的什么重要的人物送到对方的国家去,其目的就是表示绝不反悔的信心。因此,只要不发生意外,只要双方信守合约,人质是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的。人身安全虽然没有大问题,但人质本身有可能会有不太好的感觉。燕国是个小国,作为人质被质在秦国这样的强国里,太子丹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被尊重,既然在外人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为什么燕太子丹会如此生气呢?这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太子丹和秦王嬴政两人过去都曾在赵国做过人质,同病相怜,他们两个人在赵国关系处得不错。后来,嬴政时来运转,回国做了国君,而太子丹却阴差阳错,被送到了秦国做人质。既然自己和秦王嬴政过去有着那一层私人关系,太子丹自然盼望自己在秦国能得到礼遇。但是,事与愿违,秦王嬴政似乎根本不买燕太子丹的账。不仅不买账,而且还变本加厉,态度极其冷淡。所以,太子丹觉得特别受伤。

因此,燕太子丹强烈要求回国,秦王嬴政置之不理。据另外一部古典笔记小说《燕丹子》记载,秦王嬴政对燕太子丹说:“你不是不想做人质,想回家吗?那么你就等吧,等到乌鸦的脑袋变白了,骏马的头上长出角来再说吧!”很显然,这是在刁难太子丹。

太子丹无奈,一气之下,他偷偷从秦国跑了回来。

因此,从主观情感上来说,燕太子丹对秦国充满了仇恨,对秦王嬴政充满了愤怒。

二、国仇家恨

客观上,在他逃回来之时,正是秦国强力扩张的阶段:公元前230年,在雄心勃勃的秦王嬴政的指挥下,秦国灭了韩国。

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28年,惶惶不可终日的赵国,终于被虎视眈眈的秦军所灭,赵国著名的传国玉玺“和氏璧”也成了秦王嬴政的掌中玩物。秦国的军队驻扎在了距燕国边境很近的中山,战争似乎不可避免。我们知道,赵国是燕国的近邻,失去屏障的燕国很可能会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所有这些,都让燕太子丹充满了巨大的恐惧。

主观感受和客观现实,都逼迫着燕太子丹思考,思考如何报复秦国,如何报复嬴政。

但是,他自己也知道,燕国国小力弱,没有任何战斗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无法和秦国正面交锋。

怎么办?只能剑走偏锋,实施非对称打击,对秦王实行斩首行动。

古代实行非对称打击的手段其实非常有限,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更没有原子弹,也不懂细菌战、生化战,他们能够想到的手段只有一种——买凶杀人,也就是寻找刺客。

于是,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这个人物是谁呢?

是荆轲吗?

不是!

他是谁呢?是一个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的名字——田光。不要觉得这个名字陌生,他可是:刺客第一人选。

田光是什么人?为什么田光会是第一人选呢?

田光是燕国人,此时已经是暮年。他生活在民间,被身边的人尊称为“处士”。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下,“处士”就是有才有德而又不愿做官的人。

他为什么会进入太子丹的视野?这都是太子丹的老师鞠武的功劳。

鞠武是太子丹的老师,本来他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反对太子丹发动刺杀行动。他认为与其这样冒险,还不如和别的国家联合,共同抵御秦国的进攻和威胁。但是太子丹却不听劝告,一直在表达一个意思,我等不及了,等不及了!鞠武没有办法,最后只好配合太子丹。他的配合动作就是把他认为合适的人选推荐给太子丹。他认为合适的人选就是田光。

鞠武推荐田光的原因:“其为人智深而勇沈。”

既然自己的老师如此看好田光,太子丹当然很激动地决定召见田光,当面委以重任。

被太子丹盯上,田光表现得十分激动,但是激动归激动,田光还需要认真面对现实。他既惭愧又明确地告诉太子:好汉不提当年勇,而今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如果说自己昔日是匹千里马的话,那今天则是羸弱不堪、马瘦毛长,根本难以承担重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