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分子肽与小分子氨基酸的区别(神奇的小分子活性肽)

小分子肽与小分子氨基酸的区别(神奇的小分子活性肽)蛋白质是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的大分子,不易吸收,必须经过消化过程分解为氨基酸或小肽才能吸收。目前的研究认为,小肽能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时,没有任何废物及代谢物,能被人体全部利用。(1)小分子肽易吸收、无抗原性。图片来源:网络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小分子肽作为蛋白质的功能活性片段,不仅比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许多蛋白质所不同具备的独特的生理活性。1)小分子肽与蛋白质的区别

前文回顾

上一节主要介绍的是肽的定义和分类,肽(Peptide),肽是2个或2个以上的α-氨基酸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通常,由2个或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肽分别称为2肽或3肽,依此类推为4肽或5肽等。

一般认为,以氨基酸数量来划分,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2~10个以内的为寡肽(oligopeptide),其中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就称为小肽;10~5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就称为蛋白质。

根据所含氨基酸数目的不同,可以将肽分为2类,一类是小分子肽,一类是生物活性肽。按照肽类化合物的不同来源,肽还可以划分为内源性肽和外源性肽(外源性生物活性肽)。

小分子肽与小分子氨基酸的区别(神奇的小分子活性肽)(1)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小分子肽作为蛋白质的功能活性片段,不仅比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许多蛋白质所不同具备的独特的生理活性。

1)小分子肽与蛋白质的区别

(1)小分子肽易吸收、无抗原性。

蛋白质是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的大分子,不易吸收,必须经过消化过程分解为氨基酸或小肽才能吸收。目前的研究认为,小肽能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时,没有任何废物及代谢物,能被人体全部利用。

此外,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一般在一万以上,分子量越大,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就越多,化学结构也较稳定,不易被机体破坏或排除,在体内停留时间也较长,有充分的机会与产生抗体的细胞接触,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小分子肽具有低抗原性或无抗原性。

(2)小分子肽生物活性极强,作用范围广。

小分子肽的生物活性高,在极其微量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其独特的生理作用。小分子生物活性肽具有传递生理信息、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从细胞到组织器官,都可以发现小分子生物活性肽的作用。

小分子肽与小分子氨基酸的区别(神奇的小分子活性肽)(2)

图片来源:网络

(3)小分子肽结构易于修饰和重新合成。

由于小分子肽的结构相对于蛋白质而言要简单得多,因此小分子活性肽结构易于改造修饰,人工合成成本较低,这些特点为多肽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4)小分子肽不会引起营养过剩。

从营养上讲,小分子肽的营养优于蛋白质,蛋白质只有分解成小肽才能被吸收。过量摄入蛋白质会有一定副作用,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分解产物较多,其中氮、酮酸及尿素等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不仅增加肝脏负担。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肾脏功能。

美国科学家发布一项声明指出,食用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直肠癌、胰腺癌、肾癌及乳腺癌。食用动物性蛋白质如蛋类、奶类及肉类过多,还可以诱发心脏病。痛风、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更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而小分子肽摄入后不但不会引起营养过剩,而且还可以调节人体的营养平衡。

小分子肽与小分子氨基酸的区别(神奇的小分子活性肽)(3)

图片来源:网络

2)小分子肽与氨基酸的区别

蛋白质被摄入人体后,经过分解主要以氨基酸和小肽的形式被小肠吸收利用。小分子肽与氨基酸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1)小分子肽的吸收代谢速度比游离氨基酸快,并且人体内利用小分子肽合成蛋白质的概率比氨基酸的利用率高约25%。

(2)小分子肽与氨基酸吸收机制完全不同。小分子肽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无竞争性和抑制性等特点。

(3)人体能够吸收和利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但是,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氨基酸,通过排列组合则可以构筑成百上千种小分子肽。这些小分子肽可以发挥各种各样的生物学作用。

(4)小分子肽具有氨基酸不可比拟的生理功能,它直接介入血细胞、脑和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生殖细胞、内分泌细胞和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并且参与调节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与氨基酸运输体系相比,小分子肽具有吸收快速、生物利用效率高、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因而可以利用小分子肽为某些特殊身体状况的人群补充营养,比如手术后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尚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因精神压力、过度劳累及厌食等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者;运动后需及时快速补充氮源者;消化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或消化吸收功能开始衰退的老人等。


参考文献

[1] 李勇.肽临床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 冯秀燕,计成.寡肽在蛋白质营养中的作用[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3):8-13.

[3] Agar WT,Hird F J,Sidhu G S. The active absoption of amino-acids by the intestine[J].Physiol.,1953,121(2):255一263.

[4] Neway H,Smith P H . Intercellular hydrolysis of dipeptides during intestinal absorption[J].Physiol.,1996,152:367一380.

[5] Daniel H. Molecular and Integrative PhysioI0gy of Intestinal Peptide Transport[J].Annual Rev. Physiol.,2004,66:361一384.

[6] zaloga G P . Physiologic effects of peptides based enternal formulae[J].Nutrition in cIinical practice,1990,5:231—237.

[7] Hara H,Funabili M,Iwata,et al . Portal absorption of small peptides in rats under unrestrained conditions[J].J Nutr.,1984,114:1122—1129.

[8] Leonard J V,Marrs T C,Addison J M,et al.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Hartnup disorder[J].Pediatr Res.,1976,10(4):246—249

[9] 李冠楠,夏雪娟,隆耀航,等.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17一25.

[10] 王春艳,田金强,王强.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3):307一311.

[11] 李世敏.食源性活性多肽与降血压研究进展日[J].老年医学保健,2008,14(2):125一127.

[12] Dziuba J,Minkiewicz P,Nalecz D,et al. Databas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sequences[J].Nattrunges.,1999,43:190—195.‘

[13] Shin Z,Yu R,Park S A,et al. His-His-Leu ,an angiotensin 1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Korean soybean paste,exerts arltihyPertensive activity in vivo[J].J Agric Food chem.,2001,49(6):3004一3009.

[14] Hirasawa M Shijubo N,Uede T,et al. Integhn expression and ability to adhere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ln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 human lung cancer lines[J].Br J Cancer.,1994,70(3):466—473.

[15] Florentin l,Chung V,Martinez J,et al. In vivo immu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uftsin(Thr-Lys-Pro-Arg)and some analogue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1986,8(2):73—80.

[16] Tsuchita H,Suzuki T,Kuwata T.The effect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s on calcium absorption from calcium-fortified milk in growing rats[J].Br J Nutr.,2001,85(1):5一10.

[17] 张昊,任发政.天然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8,29(4):443一447.

[18] 张莉莉,严群芳,王恬.大豆生物活性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5):208一211.

[19] 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118一120.

[20] 崔剑,李兆陇,洪啸莺吟.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6):9一2.

[21] 陆融,王卓.小分子多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3):499一502.

[22] Chène P,Fuchs J,Bohn J,et al. A small synthetic peptide which inhibits the p53-hdm2 interaction,stimulates the p53 pathway in tumour cell lines[J].J Mol Biol.,2000,299(1):245一253.

[23] Issaeva N,Friedler A,Bozko P,et al. Rescue of mutants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in cancer cells by a designed peptid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3):13303一13307.

[24] 朱维铭.临床营养角色的转变:从营养支持到解怡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1—3l.

[25] 裴新荣,杨奋悦,张召锋,等.海洋胶原肽抗皮肤老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235—238.

[26] 梁锐,张召锋,赵明,等.海洋胶原肽对剖宫产大鼠伤口愈合促进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9):1144一1145.

[27] 王竹青,李八方.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0,29(2):60一68.

[28] 何平均.抗肿瘤寡肽类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4):288一290.

[29] 孙立春,COY David H.多肽药物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4,35(5):55一60.

[30] Fang H,Luo M,Sheng Y,et al.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peptides:a novel altemative to drugs?[J].Peptides,2008,29(6):1062一1071.

[31] 聂彩辉,徐寒梅.多肽药物的发展现状[J].药学进展,2014,38(3):1:6一202.

[32] 李晓玉.安泰胶囊的免疫增强和保肝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讯,1999,16(2):28一3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