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知网半年内起诉22所高校(九旬教授赵德馨诉知网案引学界广泛关注)

知网半年内起诉22所高校(九旬教授赵德馨诉知网案引学界广泛关注)刊发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朱剑撰写的文章《在路上:中国学术传播数字化转型三十年回望——以学术期刊的转型为中心》:知网除了单篇售卖、整体包库和库内查重外,鲜有其他实用性的服务,虽然保持了更高的利润率,但营利模式单一,更为要命的是,旗下没有期刊,就不能通过作者投稿获取其授权,不管其是否情愿,都无法与作者建立直接联系,只能通过期刊来获取作者授权,版权风险越来越高。《理论与改革》2022年第4期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鸿军与李喆撰写的文章《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深层困境与商业模式革新——由知网诉讼案看“双重浸入”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诉知网胜诉一事 再次将学术期刊数据库长期存在的合法合规使用学术期刊作者论文痼疾推向社会舆论风口。一直困扰着全球学术期刊出版业的“双重浸入”是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学术期刊的商业化转向催生了“双重浸入”矛盾 随着学术期刊数据库订阅费用的不断增长 该矛盾日趋凸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5日讯长江日报去年12月7日首发的“九旬教授赵德馨状告知网维权获赔70余万元”的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5月13日发布了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的消息;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6月23日约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查询发现,赵德馨诉知网案在学术界和行业组织之间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的人士结合这一案例撰写了研究论文,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有的文章已被下载了3700多次。

知网半年内起诉22所高校(九旬教授赵德馨诉知网案引学界广泛关注)(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九旬教授赵德馨。 记者高勇 摄

《现代出版》2022年第1期

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鸿军与李喆撰写的文章《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深层困境与商业模式革新——由知网诉讼案看“双重浸入”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诉知网胜诉一事 再次将学术期刊数据库长期存在的合法合规使用学术期刊作者论文痼疾推向社会舆论风口。一直困扰着全球学术期刊出版业的“双重浸入”是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学术期刊的商业化转向催生了“双重浸入”矛盾 随着学术期刊数据库订阅费用的不断增长 该矛盾日趋凸显。学术期刊数据库实际运营中存在的论文公私属性、版权授权不完整与融媒使用、合规使用与成本承担三对争议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学术期刊数据库运营商进行开放获取模式、增强服务模式等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是缓解和化解该矛盾的可选路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刊发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朱剑撰写的文章《中国知网与入编期刊及其作者关系十论——从赵德馨教授诉中国知网侵权案说起》:赵德馨教授诉案给知网的触动乃至震动是不言而喻的,到目前为止,知网遭遇的最大危机似乎就是作者维权。与来自作者的维权行动相比,学术期刊体制变革才是知网模式将要遭遇的真正挑战。随着我国对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视和培育世界一流学术期刊行动的展开,知网模式弊端日渐显现,已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无论从版权保护还是从期刊发展来看,两个出版主体的统合都是大势所趋。知网应走出既定模式,重建与学术期刊及学科和学术共同体的关系,通过一体化出版和传播平台共同打造具有完整版权和品牌形象的数字化、专业化、体系化学术期刊集群,努力融入培育世界一流学术期刊行动中去;否则,知网不仅难以应对像赵德馨教授这样的维权行动,而且还将被时代发展所抛弃。

《理论与改革》2022年第4期

刊发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朱剑撰写的文章《在路上:中国学术传播数字化转型三十年回望——以学术期刊的转型为中心》:知网除了单篇售卖、整体包库和库内查重外,鲜有其他实用性的服务,虽然保持了更高的利润率,但营利模式单一,更为要命的是,旗下没有期刊,就不能通过作者投稿获取其授权,不管其是否情愿,都无法与作者建立直接联系,只能通过期刊来获取作者授权,版权风险越来越高。

《出版广角》2022年第4期

刊发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张洪波、机械工业价格研究中心貌晓星和知识产权出版社崔玲撰写的文章《奋进“十四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版权强国》:2021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九旬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入选“2021年度网络创新治理十大司法案例”“2021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一些知识资源服务平台、有声读物平台、电商平台频频突破法律“红线”、社会责任“底线”,从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以人民币为中心”的经营策略,长期、大范围侵犯众多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甚至长期以侵权为业,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市场版权秩序,挑战法律权威和国家执法机关威信。为此,《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版权执法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共治,完善版权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专业化版权纠纷调解机构,推动建立版权领域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版权信用监管体系,制定严重违法侵权行为清单和惩戒措施清单,建立侵权“黑名单”制度,对严重失信侵权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年第5期

刊发国家图书馆申晓娟文章《文献信息安全保障的思考》:最近,围绕知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受到广泛关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夫妇先后状告知网侵权,中国科学院因费用高昂暂停使用知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不少学者提出建设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的建议,也有许多网友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或“喊话”国家图书馆,认为知网所建学术论文数据库应当由国家图书馆建设,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专家学者与网友的意见虽然出发点与立足点有所不同,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了解程度也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对于将学术资源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如何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小的代价和障碍实现知识传播利用的关切。

《出版发行研究》2022年第6期

刊发武汉大学出版发行研究所黄先蓉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若男撰写的文章《我国知识服务平台版权运营管理研究》:在赵德馨教授诉知网案中,败诉的知网上诉后法院维持原判印证了该做法的不可行性。因此在法律意义上讲,出版社、期刊社和高校等单位无权将未签订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协议的作品授予知识服务平台使用。因此,我国知识服务平台当务之急是弥补这一漏洞,更好地规范和解决作品的相关使用授权,避免版权纠纷影响平台的知识服务效率和水平。

《出版发行研究》2022年第6期

刊发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万安伦、郝园、徐沁心撰写的文章《我国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侵权现象成因及治理策略研究》:赵德馨教授维权成功的案例轰动了学界乃至社会各界,证明了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侵权行为的真实性和严重性,众多原创作者才纷纷拿起了法律武器,相关法律诉讼的数量出现成倍增长的趋势。文章分析了造成学术文献数据库侵权的原因,并提出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要主动打通授权之路,建立与原创作者的分成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型等治理策略。同时,政府部门要完善数字版权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开放获取的数字出版模式,成立多样化的专业公共协会等。

知网半年内起诉22所高校(九旬教授赵德馨诉知网案引学界广泛关注)(2)

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版权理论与实务》2022年第6期封面。

《版权理论与实务》2022年第6期

刊发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张洪波撰写的文章《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与社会共治——以“知网模式”为例》:赵德馨教授等作者起诉中国知网系列诉讼,反映了知识资源平台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版权合规建设与规范治理。需要深入研究知识资源平台自身存在的版权治理与商业模式合法性合规性,并从多方考量,规范其商业模式与公共利益协调问题。知识资源平台与期刊、研究生培养机构,期刊与作者,研究生培养机构与研究生的关系均长期存在违反民法典和著作权法的问题,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和期刊版权声明的法律效力备受非议,大量论文作者的版权长期得不到重视和维护,严重损伤广大作家、知识分子的创作积极性。因此,加强对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与社会共治,加强对知识服务全链条的版权监管与行政执法,矫正“知网模式”,加强行业自律和版权信用体系建设,多部门应当联合出台对知识资源平台、期刊、研究生培养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国家人文社科事业繁荣发展。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6期

刊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曾文等撰写的文章《基于开源信息的科技情报服务风险问题研究》:著作权人在互联网环境中难以管理其作品的传播和利用,对侵权行为难以发现,从而削弱了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与《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运营方)的侵权纠纷案就说明了这一问题,更是提醒情报服务机构在提供科学研究服务过程中要重视服务中的风险问题。

《现代法学》2022年第7期

刊发清华大学法学院王伟撰写的文章《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反垄断监管》:尽管识别知网是否在收取不公平垄断高价 仍亟须对知网各项成本分配、交叉补贴和营收转移等实施更加全面的追踪与更为详尽的实证分析后方可得知准确结果。但知网高度不对等的版权购置支出与订阅费收入比 以及在成本支出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却按照超10%的幅度连年提价的做法 已经不禁让人怀疑知网正在借助“版权付费”这一口号正当化其攫取超额利润的行为。文章认为,通过限制优势数据库获取独占性版权许可、建设替代性公共学术数据库平台、扶持聚合式网络学术搜索引擎等措施 能够以较低成本维持学术数据库开放竞争的市场结构 消除知识服务市场被垄断的顾虑。

《科技与出版》2022年第7期

刊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宋歌撰写的文章《学术期刊数据库垄断及其规制研究》:在赵德馨教授诉知网案中,尽管赵德馨教授在诉讼中获得全胜,但知网在法院判决后下架了赵德馨教授的全部论文,以此作为停止侵权诉求的回应,少数赵德馨教授的合作作者畏于“得罪”知网,持不干预的态度。事实上,学术期刊数据库已深深嵌入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之中,部分高校甚至以知网收录作为审核论文发表与否的标准。学术期刊数据库是科研工作者传播学术观点的核心途径,将其学术文献下架无异于阻断了作者的学术发展之路。此时,科研工作者往往选择放弃完整的版权保护,以获取科研评价体制的认可。文章认为,为了规制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垄断行为,应当以集约化学术期刊出版平台建设为核心,革新学术期刊数据库经营模式,引入开放存取制度,以此提高社会公众知识获取与利用能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共享协调发展。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7期

刊发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王果与南开大学图书馆张立彬撰写的文章《刊发的限制与反限制:数字时代公益图书馆应对商业性学术数据库的博弈策略选择》:在赵德馨教授起诉知网未经许可收录其论文前,知网均是与报刊出版社合作,报刊社在接受投稿时,往往要求作者将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次性授予报刊社。如此授权模式,导致实际创作者的权利被架空,既不能阻止自己的作品被收录,又难以通过知网传播获得报酬权。法院二审判决给了作者积极维权的底气。受该案鼓舞,很多作者也开始起诉知网。未来知网若不调整商业模式,充分尊重作者的利益,就可能陷入一轮又一轮的侵权诉讼。知网的商业模式重构,应当遵循作者、报刊社以及知网三者利益平衡这一基本原则,在报刊社和作者的投稿协议中,应当约定作品发表以后在知网平台的利用,作者可根据作品使用的情况分享一定的收益。

《出版广角》2022年第13期

刊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付丽霞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张洪波撰写的文章《“十四五”时期构建便民利民版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目标与愿景》:在数字出版领域,知识资源数据库、知识资源平台虽然在知识服务提供、知识文献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定位问题,长期缺乏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不足,致使侵犯作者智力成果版权的现象时有发生,版权授权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在2021年底九旬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侵犯其100多篇论文版权胜诉后,一些学者、作家纷纷起诉知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进行立案调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社会要求改革“知网模式”“超星模式”的呼声更加高涨。在此背景下,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知网模式”整改或许会对知识服务、期刊数字化与国际化、媒体融合发展等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2年8月18日

以网络首发的方式刊发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曾建勋撰写的文章《“知网事件”对我国文献数据库行业的警醒与反思》:知网一次次陷入“侵权”“定价高”等舆论旋涡 反映了新形势下我国文献数据库发展面临的数字治理困境 需要引起我国文献数据库行业的警醒和反思。文章认为,知网需要兼顾社会公共利益,重新自我定位,重拾用户信心,重塑平台威信,从上市公司分开,拆解“知识花园围墙”,消除科研壁垒。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李玉莹 柯立)

知网半年内起诉22所高校(九旬教授赵德馨诉知网案引学界广泛关注)(3)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