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隐藏深山12年只为生儿子(河南农民夫妇为生儿子躲进深山)
夫妻俩隐藏深山12年只为生儿子(河南农民夫妇为生儿子躲进深山)“警察同志,你们误会了,我们都是好人,没有买卖人口,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夫妻自己生的。”中年一把拉住一个民警的袖子,苦苦哀求。“有人举报,说你拐卖人口,我们要把你带去警察局审问。”民警从衣兜里拿出了工作证和拘捕令。他们悄悄地靠近这几间房屋,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之后,立马围了上去,把他扑倒在地上。“你们干嘛啊,我只是生了五个孩子,并没有杀人放火。”男子一边挣扎,一边大喊着。屋外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屋里人的注意,紧接着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四个年纪不大的女孩跑了出来。
2011年3月的一天,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派出所的民警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了一个深山沟里。
这个山沟里环境恶劣,连野草都不愿意在这里生长,黄色的土壤裸露在地面上。
在山坡山,有两三间用木头搭建的破旧房屋,还可以看见炊烟升起的痕迹。
看到房子之后,民警们眼睛一亮,翻山越岭的疲惫感顿时消散无踪。
他们悄悄地靠近这几间房屋,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之后,立马围了上去,把他扑倒在地上。
“你们干嘛啊,我只是生了五个孩子,并没有杀人放火。”男子一边挣扎,一边大喊着。
屋外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屋里人的注意,紧接着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四个年纪不大的女孩跑了出来。
“有人举报,说你拐卖人口,我们要把你带去警察局审问。”民警从衣兜里拿出了工作证和拘捕令。
“警察同志,你们误会了,我们都是好人,没有买卖人口,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夫妻自己生的。”中年一把拉住一个民警的袖子,苦苦哀求。
这对夫妻是谁?这些孩子真的都是他们所生的吗?中年男子被举报拐卖人口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件事情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袁铁明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大章镇小章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虽然那个时候政府大力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但是在袁铁明所在的偏远小山村还是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他们认为,男孩才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如果家里没有男孩那在村子里有没有办法抬起头来过日子。
袁铁明家有三个兄弟,他是家中的老二,老大五岁的时候就因病早夭,老三外出打工之后就多年没有回来。
所以,只有袁铁明一个人留在了嵩县小章村生活下去。
他和妻子守着5间父辈留下来的老房子和两亩田地,在这块土地上安安心心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虽然生活非常窘迫,但对袁铁明来说,这样平静的日子着实还算不错。
1997年,袁铁明的妻子谢娥怀孕了,夫妻俩满怀期待,盼望着这一胎是一个男孩。
袁铁明只上了半年的小学,其他的大道理他并不懂,他只知道生个男孩传宗接代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事情。
特别是大哥早亡小弟失联,老袁家传宗接代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袁铁明一个人的身上。
袁铁明经常轻轻地抚摸着妻子的肚子,幻想着儿子出生之后的场景。
他想,他会成为一个慈祥的父亲,凑钱让儿子去学校读书,也会把自己的一身种地的本领全部传授给他。
等儿子长大之后,他们父子俩就可以共同在田间劳作,这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可惜的是,袁铁明的美梦还没有做多久就破灭了,因为他的妻子谢娥生下了一个女儿。
袁铁明失望极了,对他来说,儿子才是命根子,才是整个家族的根。
“没有儿子,我们在这个村子里就抬不起头,要一直被人戳脊梁骨。”
在袁铁明的催促下,谢娥于1998年年底再次怀孕。
虽然那个时候的计划生育非常严格,但还是有很多抱着跟袁铁明同样想法的人顶风作案。
他们想着,被抓到之后大不了交一些罚款就可以了。
但是,袁铁明家没有钱,根本交不上这一笔超生罚款。
袁铁明只能四处找人打听,一听说计生人员要来村里检查了,他立马带着怀孕的妻子躲到亲戚家。
等他们走了之后,袁铁明才会慢悠悠地带着妻子回来。
由于他们经常东躲西藏,所以袁铁明地里的庄稼因为无人打理,长势完全比不上其他人。
那一年,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一家三口的生活都过得很凄惨,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但是袁铁明觉得,只要能够有一个儿子,无论怎样辛苦都是值得的。
可是,没过多久,袁铁明的希望再一次破碎了,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儿。
袁铁明非常失落,顾不上刚生产的妻子,坐在地上一直念叨着“对不起袁家的列祖列宗”。
1999年8月23日,袁铁明的二女儿出生没多久,镇上的计生人员突然找上了门。
他们让袁铁明和谢娥夫妻去医院中做结扎,还要他们快点把催生罚款交上来。
袁铁明被这次突袭震得五雷轰顶,儿子还没有生下来,怎么可以结扎呢?
此时,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逃”。
“不生儿子绝不下山”但是,袁铁明的逃跑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镇上的计生人员强制性地送到了县城里的医院中。
不过好在,谢娥当时患上了高血压,并不适合做结扎手术,所以袁铁明夫妻才幸运地逃过一劫。
医生的本意是想等谢娥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之后,就给她进行结扎。
但是,在返回的路上,袁铁明立刻把自己的逃跑计划告诉了妻子,“我们逃到山里去,让他们抓不到我们,把儿子生下来之后再回来。”
谢娥只考虑了几秒钟,就立刻点头同意了丈夫的计划。
他们行色匆匆地回到了家里,草草地收拾了一点行李,立刻就带着两个女儿往深山沟中走去。
他们一家漫无目的地走着,袁铁明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才称得上“安全”。
夜晚悄然而至,袁铁明和谢娥在一处开阔的斜坡上找到了一个山洞,一家人就在这里停留了一晚。
夜晚的狂风肆意地呼啸而过,远处还有各种野生动物的号角声,这一切都是如此的令人害怕。
袁铁明的大女儿害怕得想要发出尖叫声,却被袁铁明及时呵斥住,“不准哭,弟弟还没有出生,我们就要一直这样过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袁铁明夫妻就带着两个又累又饿的女儿匆匆上路。
袁铁明和谢娥带着两个女儿走过了狭窄的山路,走过了危险的悬崖峭壁,一直走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山坡才停留下来。
这处山坡离袁铁明原来居住的小村庄并不远,只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就可以到达。
但是要直接到达这个地方,就需要走好长一段悬崖峭壁,就算是对山里非常熟悉的猎人都不敢轻易来到这里。
袁铁明对这个地方非常满意,于是在山坡上挖出了几个窑洞,在外面盖了几间木屋当成一家人的住所。
这里的土壤非常贫瘠,连荒草都很少在此处生长,但袁铁明硬是在山坡上开垦了几亩田地,种下了蔬菜和玉米。
后来,他还悄悄地从外面带回来了一只小羊羔,每天都会赶着小羊羔到处放牧。
但是,袁铁明一家的生活并不好过。
木头房子搭建得并不好,很多地方都漏风漏雨,冬天北风呼啸,一家人只能挤成一团取暖。
不仅如此,有时候遇到暴雨天气,袁铁明还要担心是否会遭遇泥石流。
而且,这里离村里的小学也非常远,孩子去读书的话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外出非常不便。
因为这个原因,袁铁明的大女儿只读了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回家了,二女儿则坚持读完了初中。
除非去买生活必需品,袁铁明并不会轻易地到外面去。
一家人就这样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自然界中的草木虫鱼作伴,仿佛回到了原始时代。
后来,偶尔来狩猎的猎人发现了他们一家,猎人非常同情这家人的遭遇。
于是,他有时候也会把家中的旧物品带来给袁铁明,这才让他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这期间,谢娥再次怀孕了,袁铁明非常激动,认为事不过三,这一胎一定是个儿子。
他经常去山坡上捕猎,把家中的好吃的也尽量留给妻子,只希望能够把这个还在腹中的“儿子”养得白白胖胖的。
因为不能外出,也没有办法请到产婆,袁铁明只能自己上手为妻子接生。
但是,不巧的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儿,内心十分失望的他发狠似地说,“不生儿子绝不下山。”
但是,上苍好像是在故意跟袁铁明一家作对一般,他们一连生了五个都是女孩。
他们的五女儿出生在2011年,但那个时候袁铁明已经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
无奈之下,袁铁明和谢娥夫妻只能把这个刚出生五天的女孩送给别人收养。
收养这个女孩的是袁铁明的一个亲戚,亲戚非常同情袁铁明的遭遇,于是给了他18000元的“营养费”。
因为生的孩子太多,再加上生产之后没有好好调养,谢娥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根本不适合再怀孕生子。
袁铁明被这个消息打击得消沉了很久,才慢慢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绝了想要生儿子传宗接代的心。
重新下山安置2011年3月4日,第五个女儿被送走没多久,袁铁明就被抓进了派出所,理由是拐卖儿童。
虽然袁铁明一再解释那个孩子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但他的辩解并没有效果,因为他的确收了钱。
后来,谢娥缴纳了3500元的保证金,才让袁铁明重新获得了自由。
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已经非常发达了,袁铁明一家的事迹被知情人爆料到了网上,他们也由此成了网络红人。
因为他带着五个女儿在深山老林中躲躲藏藏了将近12年,他们也被网友们称为“现实版超生游击队”。
与此同时,袁铁明一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帮助。
政府工作人员劝说袁铁明一家重新回到村子里生活,还帮他们解决了早已注销了的户口问题。
因为袁铁明对生儿子一事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于是他也就顺从了工作人员的安排。
2022年5月份,有记者再次来到了河南嵩县采访到了这位当初号称“不生儿子绝不下山”的中年男人。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袁铁明一家早在11年前就搬回了村里。
但是由于老房子长久没有人居住,很多地方已经杂草丛生,屋顶也破了一个大洞,根本没有办法居住。
于是,袁铁明从一个村民那里买了一个二手房,一家人就在这栋房子里生活。
他的大女儿在2014年的时候嫁给了隔壁村的一个小伙子,两人现在已经生下了一儿一女。
他的二女儿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每年过年都会回来,每周也会给父母打电话。
袁铁明的三女儿现在在洛阳的一所大学学习电子商务专业,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
他的两个小女儿现在也还在读书,有时候三女儿回家也会给他们辅导功课。
袁铁明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对当初的所做所为也感到后悔。
“不应该那么执着要儿子的,不然也不会在山上生活这么多年,让一家人过了12年的苦日子。”
“我现在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了,如果我能早点下山,她们也能多读点书,也许现在也是大学生了。”
袁铁明现在没有养山羊了,因为养山羊需要漫山遍野地跑,他已经没有那么好的体力了。
袁铁明现在养了两只肉牛,他每年都可以靠肉牛生的小牛崽获得一万多元的收入。
袁铁明非常喜欢饲养家畜,“我也不会做其他的,只有养的畜生比别人的还一点,现在养牛也比较省事,也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袁铁明对这两只肉牛非常伤心,每天都会带它们去外面的山坡吃草。
他还在屋子旁边搭建了一个草料棚,专门用来储存草料。
得益于精准扶贫的政策,袁铁明在去年的时候申请上了一套面积约为150平方米的安置房。
“明年的时候,也许就能住上新房子了。”袁铁明的脸上挂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不过,袁铁明也表示,就算住进了新房子,他依旧不会放弃养肉牛。
他觉得,在还能干活的时候多给自己存一点养老钱,未来才不会给女儿们添过多的麻烦。
-完-
文 | 不误小星星
编辑丨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