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每日科普(刷屏的海量保险)
保险知识·每日科普(刷屏的海量保险)一是确诊某种重疾;短视频中,自称理财专家的“小哥哥”“小姐姐”“苦口婆心”劝你:“重疾险一定要买!因为这个险种确诊就赔钱!”真的吗?我们查阅保险合同可以发现,重疾险的赔付一般情况有如下三种:别怕!我们来帮你!网上埋了哪些坑?重疾险确诊即赔!
情景故事讲保险,专家做客讲保险,幽默段子讲保险……
只要输入关键词“保险”,各平台海量信息猛烈袭来。但是不乏一些作者表面打着“良心推荐”旗号,内容良莠不齐,为了推销产品也是费尽心思。
你能辨识它们是真是假吗?
你感到“知识焦虑”“选择焦虑”吗?
别怕!我们来帮你!
网上埋了哪些坑?
重疾险确诊即赔!
短视频中,自称理财专家的“小哥哥”“小姐姐”“苦口婆心”劝你:“重疾险一定要买!因为这个险种确诊就赔钱!”真的吗?我们查阅保险合同可以发现,重疾险的赔付一般情况有如下三种:
一是确诊某种重疾;
二是为治疗某种重疾行某种治疗手段;
三是确诊某种重疾,且确诊(发病)后存在某种症状。
可见,“确诊即赔”是不负责任的“随口说说”。
买这些保险,孩子看病不花一分钱!
搜索“儿童保险”,一些作者极力推荐:购买这些保险,孩子看病不花一分钱!文章推荐了几款孩子必备险种,其中有医保、意外险、百万医疗险等。推荐的险种没错,但拥有它们,孩子看病一分钱都不用花?NO!
每个险种都会有一定的免赔额,产品不同,免赔额也不同。“不花一分钱”显然是吸睛的“噱头”。
百万医疗险,啥都赔?必须买?
“百万医疗险”火了!在网络上备受“宠爱”。因为其价格便宜,这种“推荐”看上去更迎合人们“花小钱能办大事”的消费心理。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个险种真不是想买就能买滴。投保“百万医疗险”核保比较严格(要仔细阅读核保说明,如实告知很重要,小心日后拒赔),而且市面上能够保证续保的产品很少。所以,百万医疗险,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购买,但绝不能只买这一种保险。
更有甚者宣传“百万医疗险啥都能赔”更是不负责任的“误导”。这类险种不仅有病种限制,还有免赔额的限制。“啥都能赔”显然是言过其实!
一年期消费重疾险好过返还型重疾险?
不能免俗地,小编要说那句老话了:保险产品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是否适合。这两个险种显然没有可比性。
一年期消费重疾险适合刚工作的年轻人或收入较低人群,但是这类险种只适合“过渡”期或用来低价提升重疾保额,经济状况好转后还是应该配置期交型重疾险。因为,如果被保险人第二年生病或者产品停售,一年期重疾险的续保会成问题。而且每年购买的价格也会随着年龄增长递增,算个账看看,到底划算否?
返还型重疾险被各种“喷”,因为“贵”饱受诟病。“有病赔钱、没病返本”被认为是温柔的“陷阱”。如果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宽裕,没有良好的理财习惯和理财渠道,花钱缺乏规划,大手大脚的人来说,返还型保险相当于拥有保障的同时,把自己的钱“锁”起来,酌情买一些也是可以的。(写完这句觉得后背发凉,评论区怕是要“火热”起来惹~~)
年金险不值得购买?
感觉年金险是观念“交锋”的话题之王。有人认为年金险压根不值得买,真是太“坑”了,收益低不说,灵活性还差。有人认为年金险应该买,如果给孩子准备教育金,给自己储备养老金的话,这类保险能够“锁”住钱,阻止我们花钱如流水,大手大脚没计划。
这类险种,看自己需求。自己需要,就值得。不需要,那就换别的理财方式好啦。当然,前提是基本人身保障配齐后,再考虑这类险种哈~!
如何应对这些“坑”?
小编建议,在不同阶段,您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
理念学习阶段:可以选择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进行保险知识“自学”。(小编情不自禁要给自己做个宣传啦~~欢迎关注“保险78说”,当然还有我大哥《中国银行保险报》官微。)
因为咱发布信息并无商业利益驱动,信息客观、准确,有助于帮您认清保险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保险理念,了解各类险种的作用及配置的基本原则,让您对保险有正确的认知。
购买产品阶段:
要注意“三查”——
一查:销售机构、销售人员是否有正规资质。
二查:产品是否为官方获批的备案产品。
三查:产品属性、功能、特点,细心读懂保险条款(尤其涉及切身利益的信息,如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
完成“三查”之后,根据自己的保险需求和交费能力,按照合法合规的方式购买产品。切勿随意听信网络上的信息,在没有做到充分了解产品的情况下,随性点击跳转链接,将产品放进“购物车”。
购买保险产品,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放过细节,因为细节往往埋着看不到的“坑”。
保险产品关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您跟随我们一起学习保险知识,树立正确的保险理念,擦亮双眼,用知识武装自己!
七嘴八舌说保险
乐享保障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