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评价李邕(李白写下一诗回怼)
李白评价李邕(李白写下一诗回怼)有些人就是这样,一狂起来,就是一辈子。60岁了,李白还要写《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将进酒》里 ,他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南岭别儿童入京》里,接到入京诏书,他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当官当得不开心,被赐金放还了,他大笔一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有些人很狂妄,但就是有狂妄的本钱。”
脑海中一瞬间浮现的,是诗仙李白那飘逸的身影。
要说起“狂”来,李白自认第二,大概没人敢排第一。
《将进酒》里 ,他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南岭别儿童入京》里,接到入京诏书,他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官当得不开心,被赐金放还了,他大笔一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0岁了,李白还要写《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有些人就是这样,一狂起来,就是一辈子。
丝毫不懂妥协,半点不能折腰。
李白还很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他拿着自己得意的诗作,叩开了时任渝州刺史李邕(yōng)的府门。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更何况李白这个自信心爆棚的“社牛”。
在李邕这个前辈面前,李白可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他侃侃而谈,意气风发,一会儿纵谈王霸之道,一会儿高论治国之法,全然没有后辈小子的谦恭。
有心要挫一挫李白的锐气,李邕接过李白的诗作,只草草扫了一眼,说:
“这般乡间俗语,如何登得了大雅之堂?”
正年少轻狂的李白听了这话,哪里还能忍?当即就拂袖离去。
到了住处,李白还是气冲冲的,大笔一挥,写下一诗托人送给李邕,这便是日后流传千古的名作《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君不见,那大鹏有朝一日随风而起,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
纵使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翅膀轻轻一扇,也能将苍溟之水一簸而干。
这首诗里,李白展露自己一如既往的“狂气”,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成了他人格的化身。
《庄子 逍遥游》里,高飞的大鹏鸟被蝉、斑鸠、小麻雀嘲笑。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我们高飞不过数丈,毕生都在蓬蒿丛中盘旋,过得也很快乐,大鹏鸟你做什么非要飞那么高,飞那么远呢?
大鹏鸟不被理解,李白也同样不被世人理解。
世人见了李白不同流俗的行为、听了他那自命不凡的言论,都嘲讽冷笑不已。
更让李白气愤的是,李邕,这个他本以为素有贤名、能欣赏他的人,竟也轻视自己。
李白终于忍不住发出质问,不客气地回敬道: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孔圣人尚且觉得后生可畏,难道你李邕觉得自己比圣人还要高明?
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李白的这两句话,可谓狂妄至极,却又让人忍不住拍掌叫好。
正如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写下的: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少年人前途不可限量,纵然此时穷困,但终有一日,会飞黄腾达。
只要肯努力,就不信自己一辈子,都穿着有破洞的裤子。
许多年后,李白已然诗名满天下。
虽然仕途上几经坎坷,李白却用自己的诗歌,征服了整个大唐。
到底应了那一句“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仍旧爱四处漫游,动不动就散尽千金。
有一次,他又把钱花光了,正山穷水尽的时候,有人慷慨解囊,给他送了一大笔钱。
这个人,就是当年与李白闹得很不愉快的李邕。
其实两人本来也没什么积怨。
只是那时候,一个是前辈名士,自矜自持;一个是后生小子,自高自傲。
好比针尖对麦芒,一山不容二虎,有冲突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后来李白和杜甫相携,四处漫游。
在济南的一场宴席上,李白再度与李邕重逢。
两人相视一笑,杯酒尽欢,从此结为至友。
公元747年,70岁高龄的李邕,被奸相李林甫迫害致死。
得知消息的李白痛苦不已,为好友无限惋惜。
李邕去世两年后,在一首名为《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诗篇里,李白仍旧对李邕念念不忘: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李北海,就是李邕。
你可知北海太守李邕,他那样英勇豪迈的人物,如今在哪儿呢?
是呀,在哪儿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但总有人记得你,总有人念着你,总有逸事美谈传于后世。
李白是如此,李邕是如此,两人这段始于“瞧不起”、始于“互怼”、始于“狂妄”,却终于“把酒言欢”、终于“惺惺相惜”、终于“互敬互重”的友情,同样如此。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