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基础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峨眉山市瞄准123)
以水为基础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峨眉山市瞄准123)峨眉山市坐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天府旅游名县等,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吸引着海内外大量游客。优质的旅游资源加上充足的客源也为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工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峨眉山以“释茶武药”为代表的千年文化,始终与水相生相伴,既催生了水产业厚积薄发的态势,更成为行业翘楚抢滩登陆的理由。近年来,农夫山泉、华润雪花、保乐力加等知名酒水饮料企业相继落户,北纬30度、钰泉水业、龙池白酒、峨眉仙等高成长企业竞相发展,温泉休闲度假产业集群集聚、方兴未艾,已成为峨眉山市产业发展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刚、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执行副会长张越、叠川(峨眉山)麦芽威士忌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杨潇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共同探讨、共同成就峨眉山水产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峨眉山市
7月28日,峨眉山市水产业发展大会暨峨眉雪品牌推介会隆重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到2025年,峨眉山市将实现“1000 万吨水产品、200亿产值、30亿税收”的“123”水产业发展目标,做强做好水文章,全力建设“四川好水”生产基地。
大会现场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锦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张树华,乐山市政府副市长席代金出席活动并讲话,峨眉山市委书记、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龚德勤致辞,峨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主任陈林强主持会议。
峨眉雪新产品启动仪式
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刚、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执行副会长张越、叠川(峨眉山)麦芽威士忌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杨潇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共同探讨、共同成就峨眉山水产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峨眉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廖学松现场发布了《峨眉山市水产业发展规划》。举行了峨眉雪新产品启动仪式,推介了峨眉山矿泉水、峨眉雪易拉罐等新品。五粮液、百威啤酒、农夫山泉、保乐力加等国内外知名白酒、啤酒、洋酒、饮用水饮料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峨眉雪厂区
因山而名、因水而灵。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具有“生态边缘区”的多样性特征,山泉水、矿泉水资源丰富,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4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09亿立方米,有着高桥镇张沟、龙池镇小湾耳沟、六道河、大为镇杨河坝沟4处可供开发利用的稳定水源,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年可供水量达3800余万吨。除了可饮用天然弱碱性矿泉水位列“世界三大矿泉”外,该市还拥有多处理疗天然矿泉水资源,富含锌、镍、硒等30多种有益于人体康疗的微量元素,全国第八个矿泉水类地理标志实至名归。
峨眉山以“释茶武药”为代表的千年文化,始终与水相生相伴,既催生了水产业厚积薄发的态势,更成为行业翘楚抢滩登陆的理由。近年来,农夫山泉、华润雪花、保乐力加等知名酒水饮料企业相继落户,北纬30度、钰泉水业、龙池白酒、峨眉仙等高成长企业竞相发展,温泉休闲度假产业集群集聚、方兴未艾,已成为峨眉山市产业发展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峨眉山市坐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天府旅游名县等,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吸引着海内外大量游客。优质的旅游资源加上充足的客源也为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工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入新时代,峨眉山市期待通过三大产业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发展成为全国生态产品高价值转化示范地。其中,文化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每年能为峨眉带来2000多万中外游客;医养康养作为新兴产业,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资1000亿、形成1000亿级产业规模、满足100万人次医康养能力;食品饮料作为该市主攻产业,食品方面围绕“峨眉山茶”金字招牌,形成200亿元茶产业,饮料方面围绕峨眉山优质矿泉水和山泉水,着力发展以饮用水、酒饮料、温泉康养为支撑的水产业,形成1000万吨水的商品转化、水产业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税收30亿元以上。
据了解,本次大会现场发布的《峨眉山市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该市当前及今后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将锚定水饮料、酒饮料产业和温泉康养旅游业,创造、转化与实现水资源量、质、温、能的潜在价值。
“十四五”期间,峨眉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相关重要指示精神,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乐山食品饮料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编制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系列支持政策,细化要素保障,建立项目落地保障机制,提供3000亩土地,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水产业企业,重点推进水饮料产业、酒饮料产业和温泉康养产业跨越式发展,构建“一源引领”,北部、中部、南部水产业园区为支撑的“1 3”水产业空间布局,力争到2023年成功创建“中国优质矿泉水源地”,到2025年成功打造“中国温泉之城”,实现“1000 万吨水产品、200亿产值、30亿税收”的“123”水产业发展目标。
(冯举 林立 四川经济网记者 许芸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