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水口镇黄氏大宗祠(开平祠堂行风采堂)
开平市水口镇黄氏大宗祠(开平祠堂行风采堂)风采堂我们一行人进入校园后,经过风采小门楼。小门楼原是祠堂和学校作为门口之用,是族人祭祖、学生求学的必经之门。据余主任介绍,以前门楼两边连接有围墙,后来为方便学校管理,将围墙拆掉,留下这个小门楼。风采堂一隅而我们参观这天,谢王瑾主任事先联系好风采堂管委会主任余锦照先生接待我们。在学校正门通过验证绿码和检测体温后,由余主任引导带入校园参观。包台栏杆
风采堂
旁晚时分,我们来到位于开平市太平路风采中学内的风采堂。风采堂是开平至著*名的古建风格祠堂,形建上采用中西结合,将中国传统古建与西洋建筑两种文化元素设计建造的。这也是开平侨乡民居特色建筑代表作之一。
风采堂概览
风采堂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简称“名贤祠”,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民国3年(1914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余姓族人纪念他们的祖先北宋名臣余靖而修建的。由于祠堂建于中学校园内,基本上很少对外开放参观。
风采堂一隅
而我们参观这天,谢王瑾主任事先联系好风采堂管委会主任余锦照先生接待我们。在学校正门通过验证绿码和检测体温后,由余主任引导带入校园参观。
包台栏杆
我们一行人进入校园后,经过风采小门楼。小门楼原是祠堂和学校作为门口之用,是族人祭祖、学生求学的必经之门。据余主任介绍,以前门楼两边连接有围墙,后来为方便学校管理,将围墙拆掉,留下这个小门楼。
风采堂
风采小门楼造型精致,很有中国古建风格。小门楼向东而立,四柱八角,拱眉穹顶,八犄挑檐,碌灰筒瓦,饰纹绿瓦当滴水剪边。门上方彩绘精美,左菊右荷,寓意“人淡如菊”“心清若荷”;楼门前窄后宽,寓意学子要保持虚怀若谷心境,既入宝山应满载而归之意。
风采小门楼
余氏兴建风采堂的理念是建祠附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宽阔的校园——前为运动场,后面是多栋大楼连片的现代教学园区,中间区块才是祠堂区域。
名贤祠位于三江汇聚的荻海埠头。这里三面环水,江面开阔,荻海埠头向潭江延申,宛如游龙出海。
远眺风采堂
自古开平有三埠,分别是长沙埠、荻海埠和新昌埠。由于长沙、荻海、新昌三埠均被潭江隔开,就象武汉的汉口、汉阳、武昌一样,人们便把这三埠叫做“小武汉”。三埠是老口岸,其地理位置处于珠三角西部,是通往粤西及广西的咽喉,因而古时候江门、广州的客商都来此做生意。民国时期,三埠是潭江中上游至大的商业中心。
根基稳固,高大巍峨
名贤祠是开平余氏的公祠,里面供奉先祖北宋名人余靖。
余靖(1000年~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仁宗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出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出任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跟随名将狄青打败侬智高。宋英宗继位,拜工部尚书,病逝于江宁,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刑部尚书,谥号为襄,著有《武溪集》二十卷。
堂内高大粗壮的石柱
红木屏风
余靖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与范仲淹、欧阳修齐名,与欧阳修、蔡襄、王素被称为“四大谏官”。他一生为国家竭智尽忠,建策匡时,抚民治吏,三使契丹,两平蛮寇,光辉业绩彪炳青史,动人风采流芳百世。与余靖同朝为官的蔡襄赞其“好竭谋猷居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宋仁宗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可见,余靖也是一位为中华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听余主任介绍
雄伟壮观的风采堂
名贤祠由风采堂、风采楼两个主体建筑物和门楼与环形祠围墙构成。祠堂东西宽54.8米,南北进深50.8米,采用三进六院十五厅堂的岭南庭院式布局,总面积5364平方米。它的形建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瑰丽宏伟,在侨乡建筑里独*具一格。
风采堂正门
祠堂正门采用白石门框,大门上方石匾额阳刻“名贤余忠襄公祠”,匾额顶部绘有“八仙过海图”。门两边挂有实木阴刻对联:水襟三县;名冠四贤。上联是指名贤祠的地理形胜,下联是指忠襄公的历史勋德。门堂次间有包台,周边镂花麻石条包边,樽形石栏杆,方形石柱,柯林斯式柱础。两次间有虾公梁,梁上有驼墩和雀替,次间两边墀头镶有精美砖雕。左右青云巷门楼分别雕有“昭质”、“修名”。漆金雕花封檐板。碌灰筒瓦,绿色琉璃瓦当,饰纹滴水剪边。正脊为博古脊,饰有双龙戏珠灰雕,徽式封火马头墙,硬山顶。
大门次间包台
大门次间包台
中殿称为风采堂,同样采用徽式风火山墙,灰塑博古脊,西式柯林斯柱式三跨拱券作为承重结构。庭院两边贯以爱奥尼柱式拱券廊庑,廊庑的拱券上方装饰了立体感很强的各种人物故事灰塑图像。中厅前有一个半八角亭的拜亭突入前庭,有迎宾宣讲和拜祭天地的作用,采用四根铁艺柱式和拱形铁花挂落 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其屋顶则是中式歇山顶筒瓦琉璃檐口。中殿屏风前正上方悬挂陈白沙题黑漆金字“风采堂”大匾额,字体雄浑刚劲有力。
风采堂拜亭
廊庑一隅
廊庑一隅
穿过中堂,经过园林式用石条铺砌地面的天井进入后堂。后堂天井两边廊庑与前座天井一样布局,稍不同的是,后堂更显高旷巍峨。大开三间,六根粗大的方形石柱托起梁架。正后方设有神龛,神龛安放着始祖余靖戴冠铜像,铜像前设有一座红木长形香案。
余靖公塑像
古时候私塾又叫“卟卟斋”,风采堂“缀斋于祠”,建祠附学,在廊庑和衬祠都有二层西式书院建筑,分别是东斋和西斋,由两边廊庑楼道上二楼。
上二楼楼梯
在两条又长又直且高深的青云巷,四座梯间跨巷而筑,于檐际起飞阁,把东西两斋和中殿有机地连接起来,耸立于青云直巷之上,巷头筑以石壁拱门。
青云巷
风采堂后建有风采楼,是一栋三层城堡式建筑。“风采楼”三字由明朝大儒陈献章题赠。
风采楼正门
风采楼
名贤祠在建筑设计上大胆应用西式结构,如柱式、拱劵、窗饰、铁柱等,而在艺术装饰方面却采用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瓦顶琉璃等这些传统中式建筑艺术,令整座建筑熔中西建筑艺术于一炉,中西合璧,雄奇瑰丽,大气天成,蔚为壮观。游目于此,不得不佩服建造者的匠心独到。
风采堂石柱
风采堂石柱
2002年7月17日,风采堂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3月29日,风采堂修葺工程正式兴工,历时两年主体工程竣工。2019年10月7日,风采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听余主任介绍
参考资料
1、根据余锦照先生介绍整理;
2、余靖:风采动朝端 清廉为镜鉴 - 南粤清风网 .中*共广东纪*律检查委员会[引用日期2019-12-21]
2、余靖的“从政六箴” .风采堂.2011-03-05[引用日期2014-05-12]
3、北宋zui*著*名的四大谏官之一余靖,为何因一筐茶叶落*马?叶知秋发布: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