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屯堡人过冬吃什么(屯堡特色民俗)

屯堡人过冬吃什么(屯堡特色民俗)长大后,总有人不停的追问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定义,它或是清晨醒来相视一笑的温馨,是家人的欣赏和鼓励,也是在童年逝去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开心和小幸福,是一种在叫做“八月八,扒地瓜”的民俗里,肆意尽享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年后,渐渐在怀旧里回忆童年,我们开始怀念儿时的快乐,也理解懂得一丛丛匍匐于地的地瓜,对孩子们的魔力般的那份吸引。探寻梳理儿时快乐的理由,竟发现屯堡的山川田园和人文风俗里,构筑了一处可以让心灵欣悦舒畅放松的去处,让儿时的身心在大自然里撒野无拘无束。地瓜的果实出果周期长,延绵好几个月。在屯堡民谣里就有“六月六,地瓜出;七月七,地瓜密;八月八,扒地瓜;九月九,地瓜走”的说词。因为果实打开后有密实小籽,故又有“地石榴”的别称。屯堡的顽童们,从每年的农历下旬有地瓜出来算起,几乎把“扒地瓜”当成了他们童年中一份专门的福利来享受。放学路上或假日放牛时,小伙伴们借“扒地瓜”为

■任君黎

在贵州、四川、湘西及湖北一带,有一种称为地瓜的野生植物,它为匍匐木质藤本,瓜藤长且攀附于地面,藤节处多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地瓜生长快,茎棕褐色,节略膨大,触地生细长的不定根,叶坚纸质,倒卵状椭圆型,边缘有细或波状的锯齿,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在屯堡的山野岩旮旯,凡有土的地方都能长地瓜藤,它生命力顽强,成熟的地瓜通体粉红、深红或者暗红,味甜美,汁甘醇。在物资匮乏的岁月,地瓜是孩子心目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野生美味之一。

屯堡人过冬吃什么(屯堡特色民俗)(1)

扒地瓜(资料图片)

屯堡人称地瓜“烂贱”,即生命力顽强,非常容易生长,即使生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岩缝隙里,也会在一场春雨后藤繁叶茂,生机盎然。地瓜通常生长在叶子下面,想要得到地瓜,必须得认认真真扒开密密麻麻的叶片,才看到它们一粒粒的躲藏于叶片下,像一群“躲猫猫”的羞涩孩子。它的果实呈球型或卵球型,埋于叶面根茎下。地瓜果食分为公、母两种。在屯堡有“地瓜分公母,母香甜公涩苦”的说法。可以吃的果肉多汁又叫母果,公果味涩无水分不可食用。

地瓜味甜美汁甘醇(资料图片)

地瓜的果实出果周期长,延绵好几个月。在屯堡民谣里就有“六月六,地瓜出;七月七,地瓜密;八月八,扒地瓜;九月九,地瓜走”的说词。因为果实打开后有密实小籽,故又有“地石榴”的别称。屯堡的顽童们,从每年的农历下旬有地瓜出来算起,几乎把“扒地瓜”当成了他们童年中一份专门的福利来享受。放学路上或假日放牛时,小伙伴们借“扒地瓜”为名,可以漫山遍野地追逐疯跑,尽情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所有孩子都可以在大自然里,获得无限的运动空间,更享受山野提供给孩子们的清新空气和感官刺激。

屯堡山野中奔跑的少年,他们更多的时间不是被圈养家中或校园,而是流连于草长莺飞的田畴山野,在散发着泥草清香的乡土气息里,把“扒地瓜”玩成了一个节令,一桩屯堡村落中约定俗成的盛事。因而在屯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八月八,扒地瓜”这么一条不成文的充满了人文关怀及人性化的特色“民俗”。于是,“扒地瓜”成了屯堡儿童心目中最大最开心的一项家家父母都恩准的娱乐活动。农历八月八,孩子们欢喜雀跃着,提着小篮子来到山坡上、田垅边、沟渠丛,在一丛丛的地瓜藤里翻找挖采着时令鲜果,孩子们尤如出笼得到大赦的鸟儿,甚至可以“逃课”而不被老师追究。

农历的八月八,屯堡山野的野果已悄然成熟,田畴里的稻田泛起一片金浪。满山坡的果香散发于空气中,鼻翼间弥漫着一种香甜的味道。满头大汗的孩子们捧着自己跪于地瓜藤下辛苦寻觅得来的收获,一双双沾满泥巴的小手中,与其说捧着的是一颗颗地瓜,不如说捧着的是大自然赏赐的一捧捧金银珠宝。孩子们尽情欢撒着孩提那份顽皮,他们追逐嘻闹、摔跤扑爬,叫嚷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纵情撒野。他们欢欣的感知着山的粗犷风的温柔。他们在阳光照射下仰面八叉的进行着日光浴。风拂过皮肤的清凉,你会发现大自然此时正把山川的大美和灵气,悄悄的与孩子做一个交接。

中年后,渐渐在怀旧里回忆童年,我们开始怀念儿时的快乐,也理解懂得一丛丛匍匐于地的地瓜,对孩子们的魔力般的那份吸引。探寻梳理儿时快乐的理由,竟发现屯堡的山川田园和人文风俗里,构筑了一处可以让心灵欣悦舒畅放松的去处,让儿时的身心在大自然里撒野无拘无束。

长大后,总有人不停的追问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定义,它或是清晨醒来相视一笑的温馨,是家人的欣赏和鼓励,也是在童年逝去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开心和小幸福,是一种在叫做“八月八,扒地瓜”的民俗里,肆意尽享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