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意书法讲解(开宋代尚意书法大门)
宋尚意书法讲解(开宋代尚意书法大门)“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他在《试笔》当中说:欧阳修在“尚意”书法的探索道路上,欧阳修可谓一马当先。认为欧阳修的书法是“名人书法”,出名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文学和朝堂地位尊贵的论调实属无稽之谈。欧阳修曾提出“学书为乐”“学书消日”等观点,让书法脱离了传统儒家济世思想的禁锢和束缚,强调书法的随意,洒脱,无功利性,无目的性。
宋代书坛上有一个人,明明作出了开山立派式的贡献,到如今一些狂妄自大的人却直接称他的书法为“名人书法”,不过是“字因人贵”而已,甚至直接否认他书法家的地位,这个人就是欧阳修。
宋代书坛并不是一开始就像我们如今看到的这样繁盛,“苏黄米蔡”各显神通。在唐代的书法发展巅峰之后,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大量的法书珍本在被损坏,笔法的谱系传承也出现了断代,宋代书坛一蹶不振。
励精求治的宋代文人想要重振书法的辉煌,但一直有心无力,人们只能跟在“二王”帖学之后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直到欧阳修高呼“反书奴”,对宋代书坛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书奴。”
欧阳修
在“尚意”书法的探索道路上,欧阳修可谓一马当先。认为欧阳修的书法是“名人书法”,出名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文学和朝堂地位尊贵的论调实属无稽之谈。
欧阳修曾提出“学书为乐”“学书消日”等观点,让书法脱离了传统儒家济世思想的禁锢和束缚,强调书法的随意,洒脱,无功利性,无目的性。
他在《试笔》当中说: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欧阳修《灼艾帖》
书法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与其他文学、音乐等领域从来都不是截然独立的,到了宋代,文学与书法更是密不可分。
清代的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当中提出了一个理论: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法是一个含括人的性情、学识、个人志向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才高八斗,个人学术修养不容小觑。苏轼的文学修养自不必说、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乃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山宗师,他们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种修养都会融会在他们的书法作品当中。
欧阳修《灼艾帖》
若是要论资排辈,东坡还应当尊称欧阳修一声“老师”。苏轼当初出蜀谋官,参加科举考试,曾受到过欧阳修的大力引荐提携,东坡对他尤为敬重。欧阳修对苏轼可谓有知遇之恩,他的书法对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欧阳修驾鹤西去后,宋代“尚意”书法的接力棒传到了苏轼手中,苏轼仙去,又将这份责任传给了黄庭坚,米芾书法选择直接师法魏晋,最终能有“八面出锋”、“风樯阵马”的成就,也是受了东坡的点拨。
欧阳修不仅是文坛一代宗主,也是书坛一代总数,宋代书坛能拥有“苏黄米蔡”,能找到“尚意”书法道路,必须要感谢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