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为什么会灭亡(考拉要灭绝了)
考拉为什么会灭亡(考拉要灭绝了)“有趣”、“呆萌”、“奇怪”……外界对于我的长相有诸多形容词,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1小身材有大学问
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近日,澳大利亚考拉基金会(AKF)发表报告称,由于有繁殖能力的考拉数量稀少,不足以支持繁衍后代,该物种已出现“功能性灭绝”。
目前128个已知的联邦考拉生态环境中,只有41个仍有考拉生存。报道称,考拉的命运将和绝种的渡渡鸟一样。
万万没想到,被誉为“澳洲熊猫”的考拉,会面临绝种的威胁。今天,库叔带库友们听一听考拉的自述,重新认识考拉,以便更好的保护它们。
文 | 谢芳 韩飏(实习生)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小身材有大学问
外界对于我的长相有诸多形容词,
“有趣”、“呆萌”、“奇怪”……
但长相这个事,还是自己最有发言权,
我的外貌特征大有学问!
首先就来讲讲我的一对大耳朵和小眼睛
我的听力是极好的,
即便是很细微的声音都能准确捕捉到。
但遗憾的是,我天生近视,
稍远些的事物就看不清了。
所以,以后你们再见到我不要大喊大叫,
也不要用闪光灯近距离拍照,
我对近处的干扰是相当敏感的,
很容易被吓得惊慌失措。
闲来无事时我很喜欢晒太阳,
经常抱着桉树一坐就是小半天。
长此以往,
尾巴就进化成了一个小“座垫”,
它又短又小,但却蓬松厚实,
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沙发”。
不要以为尾巴短小,平衡力就不好,
我们的平衡感在动物界是数一数二的,
像这种负重走“横杠”简直是“so easy”!
因为经常需要长时间抱着树,
我的四肢练得很强壮,
爪子更是弯曲而锋利。
我的前掌和脚掌都有5个趾头,
前掌的拇趾和食趾在抓握时与其他3趾相对,
就像是人类的手指,
而脚掌上的食指和中指是相连的,
且大脚趾上不长尖锐的爪。
这样看来,我的后爪确实有些奇特,
你知道这两只相连的趾头有什么用吗?
其实是为了美颜——梳理毛发,
即使我每天只有4小时的清醒时间,
也要专门进化出了清理毛发的爪子,
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
梳理毛发其实还不算什么,
我的爪子最为奇特之处还在于有指纹。
在自然界,指纹这东西本是不常见的,
动物界中也只有灵长类动物才有,
而我们考拉一族就是非灵长类的特例,
不仅有指纹,
而且与人类的非常相似。
即便用高倍数的显微镜也很难分辨出,
哪个是我们的指纹,
哪个又是人类的。
(左侧两图为考拉的指印及指纹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右侧两图为人类的指印及指纹的SEM)
2
虽然“脑子进水”,但终身不喝水
都说脑袋大聪明,
但大脑袋的我们一点也不聪明。
我们的脑部和身体的质量比相当低:
人类的脑部与身体的质量比是1.6%
喵星人是0.91%
而我们考拉是0.2%,
也就是说,同样50kg的体重,
人类的大脑占0.8kg,
喵星人的大脑占0.45kg,
而我们考拉的大脑才只占0.1kg。
(图为一些动物的脑部大小示意图)
而且,我们的脑子表面沟回较少、比较光滑。
简而言之,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图为考拉的脑部沟回示意图)
那为什么我们的脑袋看起来那么大?
因为脑壳里只有61%是真正的脑子,
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用来缓冲震动的脑脊液。
好端端的脑子,为啥需要那么多的缓冲液?
想想看,
如果我们迷迷糊糊地从桉树上掉下去,
很容易得脑震荡,
而诸多脑脊液的存在
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我们掉下来后,可以拍拍屁股
爬回树上继续睡。
虽然脑子里“水”多得像“进了水”,
但我们一辈子基本上不喝水。
我们的英文名 “Koala”来源于澳洲的土著方言,
当地人称我们为“克瓦勒”,
意思即“no drink”——不喝水。
这是因为,
我们平常吃的桉树叶中的水分,
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身体90%的需求了,
干嘛还要那么麻烦地去下地喝水?
当然,如果在生病或极度缺水的情况下
我们会喝一点点水的。
3
让我们“爱恨交织”的桉树
作为澳大利亚最珍贵的原始树栖动物,
我常年栖息在桉树上,
以桉树的枝干为床为伞,
以桉树叶和嫩枝为食,
可以说,
桉树就是“衣食父母”。
不过,对于“衣食父母”,
我是很挑剔的。
在澳大利亚,
桉树的品种多达600种,
但合我胃口的也只有12种,
再细分到爱吃的,
就只剩下3-5种了,
比如玫瑰桉树、甘露桉树和斑桉树等。
我们在这十几种树中,
严格挑选合眼缘的树。
一旦被挑中,
这棵树就会成为我们专属的“家域树”,
日后的很多年,
我们都只会在这一棵树上栖息、繁衍。
被认定为“家域树”后,
这棵桉树上自然就有了
我的气味和爪子刮蹭树皮的痕迹,
有了这些标记,
其他的同伴就不会轻易靠近这棵树。
即便有一天我搬离了这儿,
其他的考拉在一两年之内
都不会搬进这块空的家域。
除了住,
桉树还是我们主要食物的来源,
桉树有毒,毒性还很大,
大部分人都认为,
我们吃了就中毒了。
所以,我们每天睡20个小时、
表情时刻处于懵的状态、
形象如此呆萌,
都是因为“磕毒”了。
这种推断当然是片面的!
为了维持生活,
我们每天至少需要采食1斤桉树叶。
1斤有毒的桉树叶进了肚子,
我们为什么还能安然无恙呢?
因为有“解药”!
我们体内有一个特殊的消化纤维的器官,
叫盲肠,
与人类盲肠不同的是,
我们的足足长达2米!
我们的盲肠中有数以百万计的微生物,
其中有一类叫做单宁——
蛋白质复合物降解肠细菌。
它们可以把食物中的纤维分解成能吸收的养分,
同时还能分解桉树叶中的毒素,
这样我们就可以完全排除毒素,
而只吸收桉树叶的营养,
所以我们并不会中毒。
那为什么还整天懒洋洋,
跟睡不醒一样呢?
这是因为我们考拉一族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
一般情况下,
食物要在我们肚子里呆100个小时。
小小的身体吃了1斤多的桉树叶,
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持续不断的消化。
为了安安静静地消化并保存体力,
我必须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活动量。
这样一来,
我一天中就有20个小时都在睡觉,
剩余的4小时,
一半用来进食,
一半用来发呆思考“考拉生”。
总之,我们的贪睡并不是中毒的表现,
而是在偷偷进行食物的消化,
4
尽心尽责的父母
除了英文名,
我还有一个中文名字
——“树袋熊”。
但我们并不属于熊科动物,
我们属于“有袋目”,
肚前是有育儿兜的,
树袋熊的“袋”指的就是我们的育儿兜。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一年一胎,一胎一仔。
我们有袋类动物的宝宝都会“早产”,
妊娠期很短只有35天,
所以小考拉刚出生的时候都特别小,
只有一寸长,一粒儿花生米那么重。
刚出生的小考拉
会在育儿兜中度过长达一年的时间,
不过,6个多月的时候,
它就能时常从育儿兜里爬出来,
到我们的背上放风、晒太阳。
这时小考拉也要开始学习吃桉树叶了,
不过不能直接食用,
而是吃我们特制的一款“婴儿食品”
——从盲肠中排出一种半流质的软质食物,
可谓是真的
“一把屎一把尿”把它们拉扯大。
这不仅能帮小考拉充饥饱腹,
还能让它们早日熟悉主食的味道。
“有袋目”肚前有个小育儿兜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过大部分育儿兜都是开口朝上的,
但我们很特别——
育儿兜开口向下。
开口向下可是好处多多:
第一,方便小生命由阴道分娩出后,
迅速又安全地爬入育儿兜;
第二,由于常年栖息在树上又常在树杈间走动,
开口向下的育儿兜可避免活动时被枝杈挂住;
第三,我们四肢有些粗短,
无法像袋鼠那样自己清理育儿兜,
只能借助于自然清理,
开口向下可以自动倾落育儿兜内的脏物。
提到袋鼠,
它们是怎么自我清理的呢?
袋鼠的前肢生来就细长、灵活、有力,
可以用前肢把育儿兜口撑开,
然后将头探入兜内,
轻轻松松完成内壁清理工作。
虽然袋鼠在这一点上比我们考拉厉害一些,
但它们并不是称职的好妈妈。
袋鼠们生性活泼、好动,
肌肉发达、强壮,
不过它们不会走不会跑,
终身以跳代跑,
最高可跳4米,最远可跳至13米,
它们的天敌野狗和塔斯马尼亚狼(袋狼)都很难追上他们。
【注:袋狼已于1933年灭绝,野狗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所以袋鼠的数量骤增。】
有这么优越的自身条件,
袋鼠妈妈在遭遇天敌袭击时,
竟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从育儿袋中拿出自己的宝宝,
砸向敌人!
从而打散敌人的注意力,
为自己赢得更多的逃跑机会。
这种情况下,
小袋鼠肯定有去无回,
我们考拉与袋鼠一对比,
是不是高下立判?
5
越来越少
令人难过的是,
袋鼠的数量在逐年上升,
我们考拉却越来越少。
近年来,受到气温上升、热浪袭击,
以及人类活动的扩大化,
大量森林减少,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澳大利亚昆士兰环境部长史蒂文(Steven)曾承认,
在保护我们考拉方面,
该州的很多措施都落后于国家层面的保护。
2012年时,该州为了开发住宅项目,
将大约200只考拉从东海岸转移出来,
这破坏了我们的适应能力,
导致许多考拉受伤,
被送往医院救治。
现在,我们的野生数量降到了8万只左右,
已经没有足够的有繁殖能力的成年考拉,
可以支持延续下一代繁衍了。
在这种情况下,
只要出现新的疾病或遗传病毒,
我们就会大量死亡,
最终走向跟我们的好朋友渡渡鸟一样的结局,
灭绝。
(图为渡渡鸟复原图 图源:视觉中国)
值得开心的是,
澳大利亚考拉保育活跃份子
正要求本地政客介入协助。澳大利亚考拉基金会的主席塔巴特也表示,
她知道澳大利亚民众十分关注考拉安全,
她呼吁成功连任的总理莫里森
能够通过《考拉保护法案》来保护我们这种有袋动物。
希望你们人类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多关注、帮助、爱护我们考拉,
这样我们可以跟你们一起,
继续和谐地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国文传媒为库叔提供7本《中国顽童苏东坡》赠予热心读者。融合诗词、艺术和趣闻轶事描写苏东坡,角度独特,有料又有趣。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第1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黄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