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山林作品欣赏(秋日物语与竹之情缘)
盛夏山林作品欣赏(秋日物语与竹之情缘)学画竹的课上,老师曾让我们画线条,要求我们间隔、粗细和长短要一致。我们很不以为意,认为画几条直线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结果一试才发现,画出来的线条粗细不均、东倒西歪。练了无数次,我才勉强把直线画好。之后,听从老师的建议,我全神贯注,屏气凝神,越画越有感觉。甚至在某一瞬间,我发现好像自己的手与毛笔融为一体,好像周围的一切都离我远去。我第一次达到这种境界,第一次体味到全神贯注的妙处,开心极了!画竹学习中,有开心,有收获,也有枯燥。每一个细节,都要练习很多遍,过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无数遍的重复练习,累到一定程度后我也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我明白做事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就如同学习,过程也是枯燥乏味的,但当你获得并掌握知识之后,那种喜悦和激动会让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只有咬牙坚持不放弃,才能品尝到甜蜜的果实。画竹重在筋骨上的力道而喜竹画竹就成了秋日里的爱好之事了。每个人的一生,总或多或少与艺术有所关联,甚
唐朝的李建勋写道: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秋日的竹子别有一番风味。爱竹,赏竹,咏竹,画竹,说不尽的秋日物语。唯有秋日,才能突显竹子的高品;唯有万物的萧条,方能衬托竹子的峥嵘;唯有花无百日红,才能映衬竹子的四季常青。竹子才是秋日里最美好的事物!
秋日万物凋零,唯有青竹,方能静心
一方庭院深幽处,半卷闲书一壶茶。寻一方庭院,安放我心,沏一壶清茶,平淡我心,读一本闲书,宁静我心。一方庭院,几枝修竹,一壶清茶,会友畅饮,不待时光染白发。暂且作个清闲客,静观流水送飞花。富贵浮名草上霜,须知真谛在烟霞。
一方庭院,几枝修竹,一壶清茶,会友畅饮,不待时光染白发
而喜竹画竹就成了秋日里的爱好之事了。每个人的一生,总或多或少与艺术有所关联,甚至有时候自己都未曾意识到。有的人可能被艺术改变了命运,由一个普通人变为赫赫有名的艺术家。有的人虽未成名,但被艺术陶冶了性情,也会有不一样地人生。由此可见,艺术可以对人产生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了。
哪怕室内用一瓦缶盛放几枝细竹,意境亦全出
秋日又至,我想到了之前学画竹的故事。有一次,我正在画竹,因为练习了很长时间,我笔下的竹子画得特别有精神,很有风骨。正得意洋洋时,国画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我的画说“竹子画得不错,但画得太满了,你需要留白”。“留白”这个词第一次进入我的生命中。开始我只知道,留白就是国画中的一个规则。后来渐渐明白,这应该就是做事留有余地,否则“月满则亏”的道理。后来偶然有一次看到林语堂的文字“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猛然间想起妈妈跟我谈心时提到过“不能太急切地往前冲,也不能让知识占据全部的思维,需要有时间静下来沉淀和反思”,两者结合,我对“留白”的认知又稍稍加深了些,原来它就是一种人生智慧啊!
画竹重在筋骨上的力道
学画竹的课上,老师曾让我们画线条,要求我们间隔、粗细和长短要一致。我们很不以为意,认为画几条直线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结果一试才发现,画出来的线条粗细不均、东倒西歪。练了无数次,我才勉强把直线画好。之后,听从老师的建议,我全神贯注,屏气凝神,越画越有感觉。甚至在某一瞬间,我发现好像自己的手与毛笔融为一体,好像周围的一切都离我远去。我第一次达到这种境界,第一次体味到全神贯注的妙处,开心极了!画竹学习中,有开心,有收获,也有枯燥。每一个细节,都要练习很多遍,过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无数遍的重复练习,累到一定程度后我也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我明白做事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就如同学习,过程也是枯燥乏味的,但当你获得并掌握知识之后,那种喜悦和激动会让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只有咬牙坚持不放弃,才能品尝到甜蜜的果实。
小朋友们对竹子亦是充满了喜爱之情
我性格沉静,每次拿起毛笔,在宣纸上轻轻晕染图案时,心中的烦闷、压抑便会一扫而空,我能慢慢沉静下来,仔细享受画竹带来的喜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艺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让人体味到美,这是我实践得来的结论。我爱秋日,更爱在秋日里沉下心,画最美好的事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