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经历了一路的绝望(汉恩自浅胡恩深)
王昭君经历了一路的绝望(汉恩自浅胡恩深)经过想象,王昭君的形象被树立成一个哀怨的离家美女,她最经典的形象就是一袭红色披风,怀抱琵笆,行走在茫茫大雪中,天地一片苍茫——就是孤独寂寞冷的代言人。文人们纷纷拿她来说自己的哀怨,要不夸王昭君不肯同流合污“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说王昭君不肯行贿,有国士之风,要不就替皇帝感到可惜“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这么多美女在身边,不嫁给外人你就不知道啊。要不就骂皇帝昏庸,司马光说”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一个皇帝连身边的美貌都发现不了,万里制服夷狄就更别想了。总结一下王昭君的特征:1、美貌;2、不被赏识;3、不肯同流合污;4、最终被放逐;5、放逐之后皇帝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太符合文人的想象了,对许多文人来说都太有角色代入感了。文人的才华就相当于女子的美貌(李白不是写过”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吗,他就把自
汉朝的李延年写诗夸奖他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将他妹妹的美貌形容到了极致,对汉武帝甚至有点挑衅的意思“我妹妹漂亮得倾城倾国,你敢不敢见?”以汉武帝的性格,倔脾气立刻被撩了起来,当即要见。不过汉武帝何其彪悍,李夫人在他这里没有倾城倾国,反而自己早早先“倾”了。李夫人虽然号称倾城倾国,但是她徒有其名,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评选四大美女的时候,她只能落选了。
因为四大美女必须拥有被现实证实过的破坏性,四大美女,完全就是四大武器,西施长得连鱼儿看了都害羞吓得钻到水里不敢出来(美丽也这么吓人?),结果被她男朋友范蠡送过去给吴国国王当媳妇,变成了生化武器,将吴国祸祸了干净。貂蝉长得连月亮看了都要不好意思的躲起来(代表月亮夸奖你),结果当成人肉炸弹送给董卓和吕布,将这爷俩害得反目成仇,最终董卓被祸祸了干净;杨贵妃长得据说最美的花儿见了她都要害羞得抬不起头,她倒是没有被人当成武器,但是她被一个老皇帝主动要过来放在身边,最终将烜赫一时的大唐王朝引得走向末路。
所有故事里的美女都是定时炸弹,放在身边迟早有一天要爆炸,所以编写这些历史的人为美女取了一个名字叫红颜祸水,将美丽和灾难画了等号。
是不是发现四大美女才说了三个,还有一个没提,对,她是王昭君。王昭君跟这三位不一样,她虽然也是作为武器使用,但她不是变为毁灭性的武器,而是作为和平武器,被派过去嫁给匈奴的大单于。
汉朝初建,刘邦在白登这个地方被匈奴人围困了七天七夜(李白的“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他才认识到匈奴人的厉害,于是就开始跟匈奴人拉亲戚。他们的算盘是,我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你,生下孩子就是就是将来的大单于,这个大单于就是汉朝皇帝的外孙,大家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就不要打了吗。当然汉朝的皇帝可不会将自己的亲女儿嫁过去,他们就挑别人家的女儿冒充公主嫁过去,反正匈奴人傻乎乎的也不知道。
这么多人去和亲,为什么王昭君最有名呢?
可能因为她不是汉朝的公主,她是皇帝的一名妃子,这里面让人想象的空间很多,为此衍生了许多故事,最著名的是皇帝让画家毛延寿去把后宫里的美女画出来给他看,他从中挑选一个最丑的嫁过去,于是后宫的嫔妃们都纷纷掏钱贿赂这个画家,但是王昭君不肯行贿,于是毛延寿将她画得最丑,结果皇帝就挑了她。等到王昭君走的时候,他才惊为天人。后悔也来不及了,将一腔怒火发泄到了画家身上,杀了这个倒霉的毛延寿。这一听就是一个故事,充满了八卦的味道,但是历史就爱八卦,这个故事就越传越离谱。
总结一下王昭君的特征:1、美貌;2、不被赏识;3、不肯同流合污;4、最终被放逐;5、放逐之后皇帝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太符合文人的想象了,对许多文人来说都太有角色代入感了。文人的才华就相当于女子的美貌(李白不是写过”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吗,他就把自己比作美女,王维不是也写”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溪头自浣纱“吗,王维是借西施来感叹了),他们一生的才华不被赏识就如同王昭君不被君王宠爱,只能流落社会底层或者番邦(孟浩然写”不才明主弃”吗?柳永也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经过想象,王昭君的形象被树立成一个哀怨的离家美女,她最经典的形象就是一袭红色披风,怀抱琵笆,行走在茫茫大雪中,天地一片苍茫——就是孤独寂寞冷的代言人。文人们纷纷拿她来说自己的哀怨,要不夸王昭君不肯同流合污“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说王昭君不肯行贿,有国士之风,要不就替皇帝感到可惜“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这么多美女在身边,不嫁给外人你就不知道啊。要不就骂皇帝昏庸,司马光说”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一个皇帝连身边的美貌都发现不了,万里制服夷狄就更别想了。
到后来元朝的时候写到戏曲里,王昭君简直就是一个愤青,她在戏里对满朝文武开骂“满朝文武皆束手,只送昭君出雁门。”还借此感叹:“朝中甲士千千万,始信功劳在妇人。”
但更多的是替王昭君感叹,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里的一首就是这种怨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开头两句先写王昭君故乡,在湖北秭归县的香溪,长江边上,江水浩浩荡荡,钟灵毓秀才生出这么美好的女儿。下面写“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诗概括了她王昭君的一生,紫台是汉朝宫殿,离开紫台奔赴大漠,只留下黄昏里的一座青冢,完全是是寂寞孤单的形象。这里的青冢就是王昭君的坟墓,据说“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王昭君的坟墓一直绿草如茵。
第三联写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这里就是写王昭君和毛延寿的故事了,埋怨的就是皇帝你将一切交给画工怎么能认出春风一样的容颜,王昭君归来的只能是她的玉佩和她的魂魄。姜夔曾经化用杜甫的这两句诗为词:“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他写王昭君只身大漠,不耐胡沙,只是暗暗怀念江南江北风光,环佩月夜归来,只能化作一朵幽幽的花儿。
诗的最后两句写千年而来,琵琶弹奏胡曲,分明就是王昭君的的怨恨在这音律之中。
有人批评杜甫的这首诗的开头“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完全是英雄史诗的开场白,后面却写的是王昭君,一个弱女子撑不起这样宏大的气势,如同《三国演义》开头引用的杨慎的那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后面必然是“浪花淘尽英雄”,怎么能是一个女子村庄呢。
但也有人认为谁说王昭君不是英雄,正如戏词里所讲“满朝文物皆无用,却要我红粉去和藩。”将满朝大臣都骂了,金朝的王元节就说“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 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说她一个女子做到了许多郑西大将做不到的事情,清朝有人在《明妃出塞图》上题词就说“ 他年重画麒麟阁,应让娥眉第一功。”他年如果重画麒麟阁(这是汉朝为功臣树画像的地方),王昭君的功劳在卫青霍去病之上。
事实上看起来就是这样,王昭君嫁过去之后,边疆和平了六十年,之前也有许多公主都去和亲,却没有太大效果,最多管管眼前的燃眉之急,过几年匈奴人该骚扰还是骚扰。为什么唯独王昭君能起到作用呢,仅仅因为她的美貌吗?当然不是,当时的匈奴一分为五,国力大不如以前了,王昭君嫁给这个呼韩耶单于原本被人击败,靠着汉朝的扶持才重新夺权。国力强弱易位才是和平的最主要原因吧,王昭君的个人固然也有作用,却绝非这些诗人说的功劳在卫青霍去病之上。
鲁迅先生早就看穿了这些鬼话,他就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姬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鲁迅先生的见识真非那些古代的酸腐所能比,捧到天上,贬到地下,其实都是一个目的,让美女来背锅。所以王昭君就是王昭君,值得可怜是她不由自主的命运,她有着落雁的美貌,又有何用,命运从来都不在她自己手里,说进入皇宫就进入皇宫,说嫁到国外就嫁到国外,她丈夫死了,居然要她嫁给下一任单于,也就是在伦理上称呼自己母亲的人(当然不是亲儿子),她还给汉朝的皇帝写信想要回来,大概作为汉人在心理上也接受不了嫁给自己儿子的事吧。但是汉朝的答复是”从胡俗“,可怜的她只能继续留在这里,做她的宁胡阏氏(yān zhī)。
好多人都从这里看到她的可怜,但留到汉朝的后宫命运就好嘛?恐怕她这一生就要在青灯枯寂中度过了,“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估计就是她以后的命运。
宋朝的王安石就从这里看出她的悲哀。他写过《明妃曲二首》(明妃也是王昭君,因为她的名字上有个昭字,跟后来晋朝那个司马昭名字一样,就被迫改了名字,看看,死后都不如意)
第一首: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他先写王昭君的美貌,王昭君刚出汉宫的时候,眼泪在春风里流淌,鬓角低垂,低头徘徊,顾影自怜,如此美貌让君王的感情都难以把持,归来却要埋怨画家(丹青手)。王安石先替毛延寿辩白,他说王昭君的美美在神态,这从来都是画不成的,可怜毛延寿死得冤枉。然后他接着写王昭君的知道回不来了,在匈奴还穿着汉朝的衣服,她还挂念着家乡的事情,年年托鸿雁传递消息,家里人带来讯息,让她在单于的毡营里好好住着,不要想念。最后两句最是经典”你没见过阿娇的命运吗,她虽然离皇帝咫尺,但长门紧闭,和你在这里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王昭君在匈奴连嫁两任单于,被封为“宁胡阏氏”,和第一任单于共同生活三年,生下一个儿子,和第二任单于生活十一年,生下两个女儿,她在匈奴王庭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岂是那个托人千金买赋的阿娇所能比的。
所以王安石在第二首诗里就写了: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他写王昭君刚嫁给胡人的时候,毡车百辆来接,侍奉她的胡姬也有很多,含情欲语却无处说,只能将心事付琵琶(岳飞也写过“欲将心事付瑶琴”),她的双手在黄金拨杆上弹出春风一样曲子,却只能仰视飞鸿,饮下胡人的酒,汉朝的宫女暗自垂泪,沙漠上送行的人回首望故乡。
到这里他写得还非常缠绵,但王安石笔锋一转就写“汉朝的恩情那么浅,胡人的恩情那么深,人生一世应该重视的还是内心互相敬仰和重视。——言外之意,这样的汉朝有什么可留恋的。最后两句他写可怜昭君的坟墓已经荒芜,只有这份哀伤的音律流传至今。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现在一些迂腐的家伙看来都有点反动了,王安石却在那个时代说了出来,不得不佩服这位改革家的见识和胸怀。
我们中国人都爱讲故乡,无论在哪里受过多少伤心事,都喜欢叶落归根,其实什么是家乡,仅仅因为你出生在哪里吗?能够让你有爱有尊严的地方才是家乡,而不是你简单的出生地。
七百多年后美国的开国元勋富兰克林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我觉得王安石这句话和他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