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是怎么来的(人鱼简史从食物到伴侣)
人鱼是怎么来的(人鱼简史从食物到伴侣)东汉的杨孚在他的《异物志》为《史记》的记载提供了佐证:“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由此可见,人鱼本身就是无价之宝。这个时期的人鱼,逐渐具有了传奇色彩。到了西汉,我们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了关于人鱼更为详尽的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根据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秦始皇在建造皇陵的时候,以人鱼膏作为长明灯的燃料。
人鱼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物种,从古至今,关于人鱼的传说更是版本繁多。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鱼形象可不是如今的美人鱼模样,它的形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不断演变的。据现今的资料来看,人鱼形象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中。
作为食物及药物的人鱼《山海经·南山经》中,有一种名叫赤鱬的物种,“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它鱼身人面,叫声如同鸳鸯一般,食用它的肉可以防治疥疮。《山海经》中的人鱼可不只这一种,还有《北山经》的人鱼、《中山经》的䱱鱼、《海外西经》的龙鱼、《海内北经》的陵鱼等。《山海经》中关于人鱼只是单纯的记录,并未表现出任何文学色彩。
赤鱬 明·蒋应镐《山海经(图绘全像)》
作为燃料的人鱼到了西汉,我们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了关于人鱼更为详尽的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根据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秦始皇在建造皇陵的时候,以人鱼膏作为长明灯的燃料。
东汉的杨孚在他的《异物志》为《史记》的记载提供了佐证:“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由此可见,人鱼本身就是无价之宝。这个时期的人鱼,逐渐具有了传奇色彩。
汉画像石上的氐人
具有财富价值的人鱼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鱼形象的塑造开始丰富起来,那就是“鲛人”形象的出现。
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博物志》
这两则关于鲛人的故事,连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完整故事:南海外有鲛人,如鱼一般在水中居住,善于纺织,哭泣时眼中能流出珍珠。一天,鲛人从水中出来,寄住在一户人家中。离开寄居的主人家中时,鲛人泣珠以赠作为报答。
从这一传说中可以看出,鲛人可以生产两种很珍贵的东西:鲛绡纱和珍珠。这两种东西,在古代传说中被视为宝物。珍珠我们都很熟悉了,可鲛绡纱是什么呢?祖冲之的《述异记》中这样说:“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鲛绡纱价值百金,入水不湿,可见确为宝物。
鲛人俑
到了这一时期,人鱼最重要的眼泪化珠的叙事模式出现了。“珍珠”意象的出现,反映出时人已经意识到海洋的巨大财富价值。此后人鱼“泣珠报恩”的故事基本定型,且多次出现于后世文人的作品中。
作为人类伴侣的人鱼到了唐宋时期,关于人鱼的记载更进了一步,因为此时的人鱼有了性别:
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
——《太平广记》
这一段描述中的人鱼已经和我们现代人意识中的美人鱼很接近了,上身是长发的美丽女子,下身为鱼尾,更重要的是,这种美丽的人鱼可与人交合,跟性事发生了关联。
明清时期对人鱼曾有这样记录:“其长如人,有牝牡,毛发焦黄而短,眼睛亦贡,面黧黑,尾长寸许”,“与之婬,不能言语,惟笑而已”(《广东新语》)也都在性别尤其是性方面加以了进一步的描写。
此后,人鱼的形象基本定型,直至近代的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人鱼也大多是此种形象。
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到近代民间文学作品,人鱼由最初的多重身份、性别不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加工,到宋代以后基本定型。人鱼身份与性别的变化,推动着人鱼故事的演变。人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意象性符号,在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加工、创造中,最终成为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素材,为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