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西废弃的隧道(广西铁路沿线活跃着一帮)

广西废弃的隧道(广西铁路沿线活跃着一帮)11月9日上午8时,周朗召集了危石班的 8 名工友,交代每人负责的任务。大家领取工具后乘坐一辆工程车向目的地出发。约一小时后,车停在黔桂线六甲大桥下方,准备对大桥侧方的一座无名山进行危石检查。镰刀开路上山,记录裂缝变化“迎面是陡峭的山体,背面是悬崖,人一不小心就会失足坠落。”曹冲说,危石一般会出现在坡度陡、离地高的位置。危石检查班的职工要背负10多公斤重的工具,安全、快速地爬到危石点,把松动的、可能坠落的石头用水泥、钢丝网固定好,或用铁锤一点一点敲碎,难度大的就用炸药炸掉,以免石头滚落到轨道上威胁行车安全。3年前,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周朗进入危石检查班,在老工长韦权的培养下很快成长为骨干。今年7月,韦权退休后,他接任了工长。“别看他稚气未脱,却已是危石排查处理方面的高手了。”曹冲说,年轻的周朗喜欢接触新事物,善于借助雷达探测、无人机巡查等新技术来协助配合危石排查。

清晨,背上工具、带上水和干粮,在铁路边的山上飞“岩”走壁,检查和处理可能坠落到铁道上的石头——25岁的周朗干这样的工作已有3年了。在南宁铁路局处理危石的班组里,周朗和工友的工作虽然“小众”,但却不可或缺。11月9日,南国早报记者跟随这群“蜘蛛侠”上山排危,体验他们工作中的艰辛与危险。

用铁锤一点一点敲碎危石

据南宁铁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宁铁辖内 5750 公里铁路线,80%要穿山越岭。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在黔桂、衡柳等几条老铁路线两侧山体多、断层多、岩石风化严重,山上的岩石随时有可能滚下,对行车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柳州工务段路桥车间主任曹冲说,金城江危石检查班是南宁铁路局唯一一个处理危石的班组,成立于1977年,主要负责黔桂、金红、洛茂等多条线路(长300多公里)两侧191座山体的危石排查处理工作。为了保障将到来的春运行车安全,避免寒冻雨霜恶劣天气时有危石坠落,从11月起,危石检查班开始对黔桂线上的重点危石进行标测、加固、清除等。

“迎面是陡峭的山体,背面是悬崖,人一不小心就会失足坠落。”曹冲说,危石一般会出现在坡度陡、离地高的位置。危石检查班的职工要背负10多公斤重的工具,安全、快速地爬到危石点,把松动的、可能坠落的石头用水泥、钢丝网固定好,或用铁锤一点一点敲碎,难度大的就用炸药炸掉,以免石头滚落到轨道上威胁行车安全。

3年前,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周朗进入危石检查班,在老工长韦权的培养下很快成长为骨干。今年7月,韦权退休后,他接任了工长。

“别看他稚气未脱,却已是危石排查处理方面的高手了。”曹冲说,年轻的周朗喜欢接触新事物,善于借助雷达探测、无人机巡查等新技术来协助配合危石排查。

镰刀开路上山,记录裂缝变化

11月9日上午8时,周朗召集了危石班的 8 名工友,交代每人负责的任务。大家领取工具后乘坐一辆工程车向目的地出发。约一小时后,车停在黔桂线六甲大桥下方,准备对大桥侧方的一座无名山进行危石检查。

“大家检查一下工具包,看看工具都带齐了没有,把安全带拴好,我们要上山了。”在山脚下,周朗再次叮嘱工友。

“最白的那片石头就是今天检查的对象。”周朗指着正上方的山体说。

茂密的树丛和漫山的杂草,哪里有路上去?记者正在心里嘀咕时,跟危石打了33年交道的关善富已挥舞着镰刀向前开路。因受到惊扰,草丛里的蚊虫四处乱窜。几分钟后,记者的手、脖子等部位就被蚊子咬起了十多个包。

广西废弃的隧道(广西铁路沿线活跃着一帮)(1)

上山的路需要手脚并用。

约半小时后,关善富爬上一个二三十米高的小山坡,把安全绳的一端绑在一棵树上,甩下来让工友拉着绳子向上爬。记者将绳子挽在手上,拉着树枝,踩着石头,手脚并用艰难地往上爬,中途滑倒了好几次。到达目的地时,记者看到周朗和工友贾真已站在峭壁上,用卷尺观察测量危石的变化,并用一支红笔在石头上将记录写下。

“这条裂缝又增加了两厘米,再扩大就要进行处置了。”周朗说,他们每次来都要对危石的大小、裂纹、底部泥土等各类数据进行更新,与原有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危石坠落的概率,一旦发现潜在的危险,就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

广西废弃的隧道(广西铁路沿线活跃着一帮)(2)

危石检查班在测量、记录裂缝变化数据。

危险时刻相伴,不敢告诉家人

危石检查班攀爬的山体多数较高,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施工作业时,大家除了背负安全绳、安全带、镰刀等工具外,水和干粮也是必备的物资。“一口馒头一口水,山上干活山上睡。”关善富说,过去,老工长韦权常会编一些顺口溜和山歌,跟大家苦中作乐。

危石检查班出工时常会遇到不少风险:山上掉下的危石、草丛里的蛇和蜈蚣、有毒的树,都可能让人送命。

“我就遇到过一次,差点掉下山去。”关善富回忆说,2013年秋的一天,他与韦权等6人,在黔桂线麻尾至泗亭区间的一座山体上进行危石排查。意外在下山时发生了。关善富踩到了一块松动的危石,整个人瞬间失去了重心,“幸好抓住悬崖边上的一棵小树,不然就没命了。”

关善富说,滚落下山的危石引起了连锁反应,几块大石头滚滚而下,其中一块几乎是擦着韦权的头皮而过,幸亏大家走路时都按照“八字形”,才没有被砸到。善富最终被工友拉回获救。

由于害怕家人担心,关善富从不提起工作中经历的危险。然而,再危险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如今,韦权退休了,关善富还有3年也要退休。所幸周朗、贾真等几名“90后”都在成长,还不断有新人被调来危石检查班接受培训。关善富相信小伙子们能干好这份工作,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赵劲松 通讯员 黄有贤

点赞(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