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救助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预案(跟着救助站人员送温暖)

救助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预案(跟着救助站人员送温暖)晚上第一站,樊齐选择去西大街鼓楼旁边,果然,在鼓楼西侧的一栋楼的一楼楼梯间,找到了一个流浪的老年男子。樊齐上前询问老人家在哪里,是否需要去救助站?老人回答,他是四川人,60多岁了,在附近乞讨,“我不愿意去救助站,之前去过一次,不自由,外面空气好。”老人说道。“我们每天上街的路线不统一,但是要确保几天之内,把西安市容易出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地方全部覆盖,不能有疏漏。”樊齐说,经常上街,他们也有了经验,一般流浪乞讨人员喜欢在什么地方,他们心里都有数,“夏天他们一般就在户外,特别是一些小广场有长凳的,就在凳子上过夜。冬天太冷了,他们会找一些建筑物的角落,能避风避雨。”为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遇困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服务,西安市救助管理站从11月6日起,全面启动2021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夜间街面救助,及时把防寒衣物、食品送到流浪乞讨人员和受困群众手中。12月13

冬夜的西安街头,路上的人都行色匆匆,加快步伐希望早点回家。但也有那么一部分人,停留在寒冷的街头,他们有的无家可归,有的不想回家,也不愿意去救助站。

12月13日夜晚,华商报记者跟随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给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棉被、食品等过冬物品,再和他们聊聊,为什么不愿意回家。

救助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预案(跟着救助站人员送温暖)(1)

满载救助物品深夜上街送温暖

进入冬季,不时有寒潮来袭,西安市夜间最低温已跌破零度,户外寒意凛冽。

为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遇困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服务,西安市救助管理站从11月6日起,全面启动2021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夜间街面救助,及时把防寒衣物、食品送到流浪乞讨人员和受困群众手中。

12月13日晚上8点,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跟随当晚值班人员樊齐、郭盼盼一起,开展街面救助。记者赶到时,工作人员已经将22套棉被、棉衣裤以及22袋装有方便面、饼干、麻花、矿泉水的袋子装车,检查好物品后,立即出发。

救助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预案(跟着救助站人员送温暖)(2)

露宿街头 为自由不想去救助站

“我们每天上街的路线不统一,但是要确保几天之内,把西安市容易出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地方全部覆盖,不能有疏漏。”樊齐说,经常上街,他们也有了经验,一般流浪乞讨人员喜欢在什么地方,他们心里都有数,“夏天他们一般就在户外,特别是一些小广场有长凳的,就在凳子上过夜。冬天太冷了,他们会找一些建筑物的角落,能避风避雨。”

晚上第一站,樊齐选择去西大街鼓楼旁边,果然,在鼓楼西侧的一栋楼的一楼楼梯间,找到了一个流浪的老年男子。樊齐上前询问老人家在哪里,是否需要去救助站?老人回答,他是四川人,60多岁了,在附近乞讨,“我不愿意去救助站,之前去过一次,不自由,外面空气好。”老人说道。

见老人执意不去救助站,郭盼盼拿来了棉被和食物,发放给老人,并告诉他,袋子上印有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的地址和电话,如果他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老人收下救助物品,连连感谢。

救助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预案(跟着救助站人员送温暖)(3)

离家三十多年 不知道家里还有没有亲人

救助人员第二站来到西大街城隍庙,樊齐说,城隍庙的街道往里走,道路两边有两个流浪人员,长期在此睡着,他们多次上街都看见过,“有几天没看他们,有点牵挂。”

果然如樊齐所说,在街道西侧一个公厕门口,睡着一个人,用被子把头蒙着,只能隐约看见一个人影躺在屋檐下。樊齐喊了一声:“睡着了吗?你家是哪的?”被子一侧,一个老人掀开被角,问“有什么事?”这个老人看上去70多岁,略显瘦弱,能正常交流。

樊齐说是救助站来送温暖的,问老人去不去救助站?求助站有暖气。老人摇摇手说:“不去。在这边习惯了,不想去陌生地方。”记者问老人家在哪里,为何不回家?老人说:“我老家是山西的,今年70了,我离开家都30多年了,没回去过。老家只有一个兄弟,几十年没联系了。不想回去,回去也没人了。”

问及“住”在对面的人去了哪里?老人说:“他捡破烂去了,还没回来。说不好几点回。”

又是一位执意不愿去救助站的老人,樊齐和郭盼盼给老人送上棉被食品等物资,叮咛老人注意安全,随后离开。

救助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预案(跟着救助站人员送温暖)(4)

打工受伤 养好了再找个活干

随后,一行人来到北大街地铁口旁边的巷子,樊齐说,有一次到这里救助,这条巷子躺了十几个人,今天再去看看。

救助人员带着三套救助物资走到巷子,在巷子口,看到有个人正在铺被子。这名男子看上去40多岁,头发很长,但衣着干净,记者留意到,他铺床的垫子都装在袋子里,很干净。

“我们是救助站的,你别睡在这里,去救助站吧。”樊齐邀请他。男子笑着说:“不去了不去了,在这里挺方便的,也不冷。”樊齐给他被子,男子也不要,他说:“我现在用的就是救助站上次发的,还是送给更需要的人吧。”

交谈中男子说,自己是甘肃人,在建筑工地打工,不慎受了腰伤,现在正在养伤,快好了。樊齐询问他是否需要送回甘肃老家?男子说:“不用了,等养好伤我还要去继续打工呢。”

男子说,之前一起在这边的人,有一个还没回来,剩下的都找到工作了,不用在这里睡了。说到“伙伴们”找到工作,男子显得很高兴。

看到男子的铺盖比较单薄,救助人员劝他留下被子,夜里铺厚一点,免得受凉生病。寒夜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的对话分外温暖。

救助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预案(跟着救助站人员送温暖)(5)

救助人员:曾遇到过有攻击性的人

“目前咱们遇到的都还是能够沟通、比较友好的人,我们街面救助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不讲理的,甚至很不友好的,一开始心里还是比较难接受,时间长了,什么情况都能淡定对待了。”

樊齐说,有一次去北大街附近救助,遇到一个老人,询问老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老人不但不配合,还把他们送的物资扔到一边,还想动手。旁边店铺的人说“快跑,他打人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救助人员也挺无奈,“救助的原则是自愿救助,咱也不能强迫人家。”

樊齐说,每个街头流浪的人员背后,应该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多说。而且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去救助站,他们在外面行动自由,而且他们基本都有营生的渠道,或者乞讨,或者卖废品,在救助站就没有收入了。

“救助也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之上,所以我们尊重被救助者,如果他们不愿意到救助站,就多关心,多看望,确保他们的安全即可。”

希望街头的人越来越少

12月13日晚上,排查完几个重点区域,给近10位流浪人员送去了棉被、棉衣、食品,已经是晚上11点了。“今天总体来说,街面上的人不太多,重点区域的几个也都很安全,我们也安心了。”樊齐和郭盼盼松了一口气。

从入夜就开始准备物资,再从救助站出发,沿途排查重点区域,和每个流浪人员沟通,送物资……这一趟下来,记者感觉到又冷又疲惫,这仅仅是救助站工作人员最平凡普通的一天。

“其实也没啥辛苦的,让受困群众能及时得到救助,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心愿,是街头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有家可回,那时才是彻底放心了。”樊齐笑着说道。

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当您路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请驻足留意,拨打110或24小时救助热线029-85648239进行求助或将其引导至西安市救助管理站(长安区长兴北路94号)。遇到危重病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等疑似流浪乞讨人员,可直接拨打120或110。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摄影 邓小卫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救助站西安街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