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而是独自一人走到了太平湖。这一天,他没有去上班,“和爷爷说再——见——!”再见,一字一顿,深情地向他所爱的人告别。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

1966年8月24日的清晨,

67岁的他像平日上班一样出了门。

出大门之前,走到三岁的孙女前,

俯下身,拉着她的小手,对她说:

“和爷爷说再——见——!”

再见,一字一顿,

深情地向他所爱的人告别。

这一天,他没有去上班,

而是独自一人走到了太平湖。

湖边有母亲的坟茔,他坐了下来,

静静地待上一整天,

而后,他一头栽进湖里,

被发现的时候,

脚上穿的千层底还是洁白的......

而他,就是人民的作家

老舍

1966年的今天,老舍先生去世。

士不可辱,宁折不弯,

他用自己的死亡,

警示着一个民族的自省。

用自己的文字,

彰显着身为小人物,

也有自己的可从与不可从。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2)

学过初中语文的应该都记得,

老舍笔下

“比天堂还要繁荣一点的”《北平的秋天》

美醉了的《济南的冬天》

《骆驼祥子》里,最终堕落下去的可怜的祥子。

更了解他的或许记得,

《茶馆》里的三教九流的人物,

以及他因被批斗,不堪受辱而投湖自杀。

他被公认为是写北京写得最好的作家,

而且他的语言非常好,

与沈从文并称为

近现代史上语言最好的两位作家。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

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

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直到今天,

老舍的作品依然有生命力,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

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人艺版《茶馆》,

成为中国有史以来

演出时间最久最经典的话剧,

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3)

《茶馆》

民国时期,

因为刚开放,那些留学回来的人都牛的不得了。

开派对时都说英文,

谈文学时要说法语,

谈哲学的时候还得蹦出两句德语出来,

以至于冰心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太太的客厅》

来讽刺以林徽因为中心的这一大批人。

在林徽因的家里,这些人还建议改革中文,

因为中文相比外文不好记,难以普及。

应该放弃中文,改用拼音文字。

在这些牛气的海归中,

老舍可以说是一位大海归,

当时很多海归在外留了个学就回来了,

但老舍还在英国教了五年书,

并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著作。

然而,回国后,

他的作品中并没有任何中西合璧的语言,

比如说“费厄泼赖”(fair play,公平竞赛的音译)

怎么怎么样

远处传来了“梵婀玲”(Violin,小提琴的音译)

的声音......

这些矫情的海归用着土不土,

洋不洋的语言来写作,说话。

在这些人中,

老舍是最朴实,最坦诚的一个人,

最不矫情,最纯良。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师,

老舍始终保持着自己纯良的本色。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4)

1926年,老舍在伦敦寓所。1926~1928年老舍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中文教师

老舍喜欢写北京胡同里的

膀爷、小商贩、巡警、妓女、

拳师、剃头匠、小公务员......

这些很多人看不起或不屑于写的人物形象。

老舍满怀着爱和“怒其不争”

写出他们的梦想,

他们的怯懦,挣扎和无奈,

看后觉得那仿佛就是你,

就是你的爸爸妈妈、

兄弟姐妹和深夜地铁上昏昏睡去的中年男人......

他爱着小人物,写着小人物,也当自己是小人物。

比如,有着健康身体、体面外表的车夫祥子,

渴望靠自己的努力拥有一辆车,娶妻生子,

过上体面日子,却在命运的捉弄下,

三次得到又三次失去他的车。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5)

最后,

他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可是,这能怪谁呢?

他努力过,不平过,抗争过,

仍然摆脱不了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再比如,

《四世同堂》里的钱老爷子,

不求大福大贵,不求锦衣玉食,不趋炎附势,

但求静室一间,自诗自画,品味生活乐趣。

而之所以对小人物写得这么贴切传神,

是因老舍自己就是贫苦出身,

他了解这种人,心疼这种人。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6)

黄磊、蒋勤勤等主演电视剧《四世同堂》剧照

老舍是旗人,属于“正红旗下”,

他的父亲是一名护军,

在老舍出生的第二年,

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殉国而死。

八国联军在北京屠杀时,

老舍只有一岁半,

他自己因为八国联军翻箱倒柜的时候,

被扣在了一个大箱子底下,

才活了下来。

后来,母亲靠帮人洗衣服养活一大家子人。

日子有多苦呢?

每到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

他们一家人就要坐到天明,

以防房顶突然塌下来,同归于尽。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7)

9岁的时候,老舍还不识字,

得到一位善人刘寿绵的资助,

才上了学。

老舍一生对都想报答这位恩人,

此后在《四世同堂》以这位恩人为原型

创作了大善人的形象。

19岁示范毕业,

老舍就迫不及待出来工作挣钱,

而且此后他很想辞职当专职作家,

但都为了生计忍住了。

老舍写过一篇很好玩的散文《吴组缃先生的猪》,

写抗战时的重庆,

好友吴组缃先生家养了一口小花猪,

老舍特别关心它,

小猪病了,老舍建议吃药、发汗,

又专程探病,

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几斤腊肉,

因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字—— 饭”。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8)

1958年盛夏,老舍先生在北京一处荷花池边小憩

普通人的理想生活,与有情人、做快乐事

生活虽清苦,

但老舍并非一个苦大仇深的人,

相反,

他是一个极其可爱、有生活情趣的人。

老舍极爱养花,尤爱菊花,

一下子能养三四百棵,一百多个品种。

平日里写作累了,

就到院子里去看看,

浇浇水,挪挪盆,剪剪枝,

然后再回屋里继续写。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9)

老舍还很喜欢猫咪,

他的作品里到处都是猫的影子,

一次猫丢了,他写道:

舍猫小球昨与情郎同逃,

糊涂人有糊涂猫,合并声明。

老舍还很喜欢热闹和朋友,

儿子舒乙回忆说,

只要有朋友来,老舍马上就变得很活跃,

不惜典当衣服买点酒菜。

有一次他卖了一套旧西装买了饭,

碰巧遇上一个卖猫头鹰的,

就顺便把猫头鹰也买回来了,

一时传为笑谈。

想着这样的老舍,感到真是可爱至极,

难怪他下笔写北平的花花草草、夕阳晚霞,

能写得那么细致美好,

因为他自己就热烈地爱着这些东西。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0)

老舍

在《我的理想家庭》中,他用寥寥几百字勾勒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

这一家子人,因为吃的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

老舍先生完全说出了普通大众的心声,

不求富甲天下,声名显赫,

只求与有情人做快乐事,清淡度日。

北平的日落和晚霞:

天上有一块桃花色的明霞,把墙根上的几朵红鸡冠照的像发光的血块。一会儿,霞光上渐渐有了灰暗的地方:鸡冠花的红色变成深紫的。又隔了一会儿,霞散开,一块红色的,一块灰的,散成许多小块,给天上摆起几穗葡萄和一些苹果......瑞宣看看天,看看鸡冠花;天突然一黑,他觉得好像有块铅块落在他的心上。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1)

《茶馆》

《茶馆》被很多人评为老舍最好的作品。

到底好在哪里呢?

老舍自己谈为什么这么写作时说: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

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茶馆虽小,

却写尽了三个时代的社会变迁,

人物不多,

却反映了各个阶层人物的性格。

如常四爷这个人物,

是茶馆里一个生机勃勃的人物,

非常有个性,记仇却讲理,

身处困境但有着很大的格局,

其中的这句台词,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看的时候真是为他们不平。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2)

《正红旗下》剧照

《正红旗下》是老舍未完成的

自传体长篇小说遗作,

讲述了清末旗人的家族故事。

可惜这部老舍最想写的作品尚未完成,

就因大环境而不得不搁笔,

随后更投湖自尽,

只留下未完成的164页稿纸。

但仅就已经写出来的11章8万字,

其艺术成就也非常高。

王朔对其评价很高,

说因为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

老舍一下笔就是从心里往外淌。

如果假以时日,

让老舍把这个东西写出来,

那不得了, 现代文学史也不会这么寒碜了。

有人甚至认为,

《正红旗下》没有写完的遗憾,

是大于《红楼梦》未完的。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3)

《正红旗下》手稿总共164页,十分整洁漂亮,是手稿中的上品。“文革”期间,老舍珍藏的许多文物珍品都被抄了,唯独这部手稿,家人冒着风险偷偷转移,一路辗转才得以保存。

老舍生前最为珍视的就是《正红旗下》手稿,

据老舍的儿子舒乙回忆:

老舍先生的书桌是红木三屉桌,

他把《正红旗下》手稿放在书桌中间那个抽屉里,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拉开抽屉就是它。

足见老舍先生对它的重视,

虽然没写完,但就一直这么放着,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宛如随时都会返回到继续创作的样子。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4)

老舍一家人

1966年,是“十年浩劫”刚开始的一年,

面对被外面的人迫害,老舍回到家中,

家人都不敢跟他开口,要跟他划清界限,

让他去好好反省。

最后老舍先生是有家不能回,

纵然老舍先生是那种铁骨铮铮,

特别硬朗的知识分子,

但也没能躲过悲惨的结局,

只能投湖自尽。

最后,

给大家分享一篇老舍先生散文

《我的理想家庭》,

谨以此纪念老舍先生逝世51周年 :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5)

《我的理想家庭》(摘选)

老 舍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6)

两间卧室,我独居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咋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象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碰硬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7)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8)

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帼帼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19)

这一家子人,因为吃的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20)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的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鬈毛,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

史上最悲愤的临终遗言(出身贫苦一生奋进)(21)

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须在理想的国家内也。

京博国学原创,微信首发,关注获取更多相关文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