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一台火锅解决不了的:火锅征服史 世上的人 都是我的锅边之臣
没有什么是一台火锅解决不了的:火锅征服史 世上的人 都是我的锅边之臣到了慈禧太后的时代,宫中盛行“菊花火锅”。每当深秋菊花盛开,慈禧太后就喜欢采摘菊花瓣制菜食用。御膳房将火锅内兑人鸡汤,煮沸,再取白葱花瓣净洗,撕成丝撒人锅中,待菊花清香渗人汤内,将生肉片、生鸡片等入锅烫熟,蘸汁食用。鲜鱼和鲜肉片本来已够鲜美,再加上菊花所透出的那股清香,便分外可口。清宫中的火锅常常以场面盛大、风味独特著称。乾隆四十八年,也就是1783年的正月初十,乾隆帝在乾清宫筵宴宗室,就办了530桌火锅宴,其盛况可谓壮观。1796年,嘉庆帝登基时,也曾大摆火锅宴,号为“千叟宴”,所用火锅达1550个,比乾隆当时的1300多个还要多。
壁画中三个契丹人于穹庐之中,围着火锅,席地而坐,有的用筷子在锅中涮食羊肉。火锅的前面放着一张方桌,上面陈放着盛配料的两个簋(盘子),还有两盏酒杯,桌的右侧备有大酒瓶,左侧用特制的铁筒,盛着满满的羊肉块。这幅壁画中的火锅场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极为珍贵的历史佐证。它为火锅的起源提供了最形象的依据。它说明在一千多年以前的辽代民间,已有吃火锅的饮食习俗了。
到了元代,火锅更是在北方流行,经常用来煮牛羊肉火锅。
4.清
到了清朝,火锅在民间更为盛行,如涮羊肉火锅在当时就大行其道。当然,清朝时吃火锅最为豪华气派的还要数帝王家,而且火锅成了一道著名的“官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特意做了很详细的记载。
清宫中的火锅常常以场面盛大、风味独特著称。乾隆四十八年,也就是1783年的正月初十,乾隆帝在乾清宫筵宴宗室,就办了530桌火锅宴,其盛况可谓壮观。
1796年,嘉庆帝登基时,也曾大摆火锅宴,号为“千叟宴”,所用火锅达1550个,比乾隆当时的1300多个还要多。
到了慈禧太后的时代,宫中盛行“菊花火锅”。每当深秋菊花盛开,慈禧太后就喜欢采摘菊花瓣制菜食用。御膳房将火锅内兑人鸡汤,煮沸,再取白葱花瓣净洗,撕成丝撒人锅中,待菊花清香渗人汤内,将生肉片、生鸡片等入锅烫熟,蘸汁食用。鲜鱼和鲜肉片本来已够鲜美,再加上菊花所透出的那股清香,便分外可口。
在今天,火锅更是风行各地,各地都依照本地的食材和口味,对火锅进行了改造。
作为火锅“重灾区”的重庆,更是从2006年起每年都会举办火锅节,曾创下了10万人同吃火锅的盛大场面。
火锅节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吃的民族了。而从古至今,国人对于火锅的喜爱都毫无保留,一口火锅,就煮出了几千年的历史,更煮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生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