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利兮骓不逝楚汉骄雄(大风起兮云飞扬)
时不利兮骓不逝楚汉骄雄(大风起兮云飞扬)诸侯在商量过后决定兵分两路抗击秦兵。因为叔父项梁战死,项羽决心与秦军主力决一死战,向北攻打巨鹿,去解救赵王;而另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攻打关中,朝咸阳进攻。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带领诸侯义军全歼秦将王离率领的二十万秦军,迫使由秦将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这也让项羽一战成名。与此同时,刘邦也趁秦军主力在巨鹿与项羽开战,准备西征入关抄了秦王朝的老底,西进途中地势险要,关隘重重,刘邦最终在张良与郦食其二人的计谋帮助下,率先攻入咸阳,秦二世三年(前207),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帝国宣告灭亡。秦二世二年(前208)项梁率领的主力军引来了秦军精锐反击,项梁听不进宋义劝谏,骄傲轻敌,在定陶被秦将章邯率兵夜袭,此战项梁战死,秦军也乘胜追击,在巨鹿围困赵王,诸侯都不敢去救。二、命中注定的对手与秦的灭亡项羽,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勇猛好武,力大无穷,正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早年秦皇巡游天下之时,项羽就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刘邦在《大风歌》流露出磅礴的气势和胸怀大志的帝王之心。以布衣之身却能建大汉基业,这与他知人善用,心胸如海密不可分。
一、“无赖”刘邦的逆袭之路
燕孝王二年(前256),刘邦出生在楚国沛县丰邑,少年时不务正业不干庄稼活,整日游手好闲。虽然刘邦为人放荡不羁像个无赖,但却十分欣赏战国四公子中的信陵君魏无忌,因为他听说此人仁爱宽厚,忠心爱国,礼贤下士,在广招门客。刘邦就经常对朋友们说:“战国四公子中,最应受尊敬的还是信陵君。”内心渴望能追随一个像信陵君这样的人物,再后来甚至长途跋涉,到魏国大梁想投入魏无忌门下,可没曾想魏无忌此时已经去世了,无奈投到信陵君旧时门客张耳的门下。直到燕孝王三年(前225),魏国灭国。张耳成为秦朝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也只能回到家乡沛县。
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信陵君算得上是刘邦的启蒙老师。刘邦虽然是个无赖混混,但很讲义气,待人真诚,也从不攀高踩低,这点与信陵君极其相似。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很多朋友,比如狗贩子樊哙、车夫夏侯婴、鼓吹手周勃、官吏萧何、曹参也跟他来往密切,可谓是人脉广又是“地头蛇”一样的人物,刘邦在后来轻易的当了当地的亭长,在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对刘邦一生影响很大的事,一是迎娶了吕后,二是见到了秦始皇。泗水亭长刘邦虽然是低级官吏,却有出差的机会,一次出差咸阳望见了秦始皇出巡的排场,刘邦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不禁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是也!”心中或许也有了做一番大事业的念头。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全国各地都加入了反秦的浪潮,建立反秦的军队。刘邦尽管只是一个的小小亭长,无权无势,但因为待人真诚,有侠义之心,在早年结交的好友、英杰的拥立下,成为了沛县起义军的领袖,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
二、命中注定的对手与秦的灭亡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勇猛好武,力大无穷,正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早年秦皇巡游天下之时,项羽就放下豪言:“彼可取而代也。”反抗秦朝的浪潮中,项羽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与刘邦的起义军不同,项羽的起义军屡战屡胜,成为了当时抵抗秦军主力的先锋。
刘邦的打仗能力比不过项羽,刘邦势单力薄,他与秦军交战数次,有胜有败,却禁不起打仗的消耗,此时他急需一个靠山,不然他的军队随时都可能在混战之中消耗殆尽。刘邦抱的大腿不是别人,正是项羽的叔父项梁。项梁给刘邦拨了五千人马,刘邦就此成了项梁手下的一员将领。
秦二世二年(前208)项梁率领的主力军引来了秦军精锐反击,项梁听不进宋义劝谏,骄傲轻敌,在定陶被秦将章邯率兵夜袭,此战项梁战死,秦军也乘胜追击,在巨鹿围困赵王,诸侯都不敢去救。
诸侯在商量过后决定兵分两路抗击秦兵。因为叔父项梁战死,项羽决心与秦军主力决一死战,向北攻打巨鹿,去解救赵王;而另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攻打关中,朝咸阳进攻。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带领诸侯义军全歼秦将王离率领的二十万秦军,迫使由秦将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这也让项羽一战成名。与此同时,刘邦也趁秦军主力在巨鹿与项羽开战,准备西征入关抄了秦王朝的老底,西进途中地势险要,关隘重重,刘邦最终在张良与郦食其二人的计谋帮助下,率先攻入咸阳,秦二世三年(前207),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帝国宣告灭亡。
三、楚汉之争,良臣英才相助终成霸业
刘邦率先占领咸阳,做了名义上的“关中王”,在见到了秦宫的奢华富丽后,也不禁失了初心,想要享受一番。幸亏张良、樊哙急时劝阻刘邦莫要贪图一时之快。项羽巨鹿之战一战封神,号令天下,诸侯都不敢不从,已经率四十万军队向咸阳直奔而来,刘邦的十万兵力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根本守不住咸阳。于是刘邦只能率领军队退回灞上,并在张良的建议下,废黜了秦朝的严刑苛法,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这个举动也为刘邦赢得了民心,为日后稳定三秦关中地区打下了基础。
刘邦的野心被项羽窥见,他始终猜忌刘邦,便设下鸿门宴想试探刘邦。而刘邦在与项羽一番周旋,在张良的帮助下,度过了这次危机。经历了这么多事不难看出,刘邦慧眼识珠,张良当真是不可多得的良才。之后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明升暗贬,刘邦的军队也被削减至三万,如今项羽如日中天,刘邦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遵从,等待时机成熟。
当项羽忙着平叛齐地的时候,刘邦就知道他等的机会来了,此时刘邦手下已经有了韩信、彭越、英布等猛将,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平定了三秦关中地区。刘邦顺势东出与项羽一争天下,楚汉之争就此拉开序幕。在四年的楚汉之争中,刘邦手下的人才大都立下了汗马功劳,逼得不可一世的战神项羽最后乌江自刎,刘邦最终获得了胜利。
细数刘邦得到的人才,“汉初三杰”的萧何,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张良,忠言逆耳,懂得安邦治国之策;韩信,国士无双,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樊哙、夏侯婴、周勃、灌婴,英布陈平等等都在帐下各展所长。曾国藩有言:“利可共而不可独”,刘邦心胸宽广,懂得如何笼络人心,这些人才能出现在他身边并为他所用,反观项羽性格刚愎自用,不仅早先失了韩信,后面还不信任最得力的谋士范增,将权力和利益握在手里,身边渐渐没了人才,失败也在意料之中。
汉高祖刘邦海纳百川,宽厚仁爱,式微时懂得审时度势,避其锋芒;用人时以己度人,深谙用人之道,用人也不拘一格,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听进去人才的劝谏。在良臣英才的帮助下,从一个“无赖”成长为与项羽叫板的汉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成就了霸业,开创大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