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去了图书馆才明白的道理(阅读从来就不是寻常事)

去了图书馆才明白的道理(阅读从来就不是寻常事)这样的想法,最直接的体现是在金李璟书中第二篇小说——〈阴间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在这里人死后就是在阴间写自己的自传,写好后便得道升天,他的自传则被摆到架上,供那些还没写成自传,无法升天的人观看、学习。在此,书和写作成了一种超渡死者的方式,同时也供那些还没升天的人去参拜,并在参拜和追思亡魂的情感、阅读中,试着超渡自己。但我想,正如作者所说,人即是书的想法其实渊源流长。且这观点具有不同的面向可以去阐述。首先最基本的,就是人其实就是一个文本(text)的想法。其全身上下、行为举止无不充满明显或隐晦的特征、细节,可让人「阅读」,并解读此人的个性、心思、过往。再来,「人即是书」意味人常常是表达和理解书的媒介。因为以前印刷不发达,书的传播多半透过抄写,且也没多少人懂得文字。所以一般人获取知识、资讯的来源多半是听人讲述,所以四处周游的说书人在当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第三,人们常常认为阅读书籍,其实就像和作

《活着的图书馆》是一本令人赞叹的「小书」。说是「小书」,不是因为这本书薄薄的,而是比起书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这本书真的算「小」了。透过里面的十二篇作品,读者将会对书的历史,以及书所能承载的事物(不论是内容还是种类)有无比巨大的认识和想像。

《活着的图书馆》既可以被视为一部短篇小说集,也可以当作一本历史类的书籍来阅读。在其中的十篇小说里,金李璟在背后附上每篇小说写作时参考的历史背景,除了介绍于小说中登场的历史事物,如江户时代出租书籍的贷本屋流变,或是人皮书籍装帧的历史……等等外。作者也常常援引不同的作家(如葡萄牙的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或哲学思想,来谈谈他个人对书的想法。箇中描述、分析不但帮人们梳理过往的社会脉络,甚至让我们得以深入书在不同时代对人的不同意义。

去了图书馆才明白的道理(阅读从来就不是寻常事)(1)

可是好吧,如果真的是要介绍书籍的历史,何不干脆书写一本关于书籍的历史书就好了呢?

这是因为作者对「书」的想法和我们有极大的不同,而这极大的不同,反映在书的标题:活着的图书馆。

书并非死物,而是一本本血淋淋的肉。他记载着人的故事,也包覆著作者的心血。只要沉浸在阅读的体验里,冰冷的文字便会在心眼里开始长出血液跟肉体的幻影。也因此作者不想将之写成沉闷闷的历史。而是希望能够在穿插的历史描述间,以小说的方式,带领我们深入阅读的体验,进入不同时代的人物中。

人,即是会说话的书。

这句话出自第七篇小说——〈活着的图书馆〉。这篇作品的写作缘起,是来自丹麦的一个社会运动家罗尼•勃格(Ronni Abergel)所发起的社会运动,使2008年英国伦敦的一间饭店创立了「真人图书馆」,里面租借十五「本」真人「图书」 。引发后续各国的响应。

但我想,正如作者所说,人即是书的想法其实渊源流长。且这观点具有不同的面向可以去阐述。首先最基本的,就是人其实就是一个文本(text)的想法。其全身上下、行为举止无不充满明显或隐晦的特征、细节,可让人「阅读」,并解读此人的个性、心思、过往。再来,「人即是书」意味人常常是表达和理解书的媒介。因为以前印刷不发达,书的传播多半透过抄写,且也没多少人懂得文字。所以一般人获取知识、资讯的来源多半是听人讲述,所以四处周游的说书人在当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第三,人们常常认为阅读书籍,其实就像和作者对话、交流一样,所以才有人即是书的想法。最后,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人即是书,说的即是马库斯在他的自传里写的:「我们活着正是为了讲述自己的故事。」

去了图书馆才明白的道理(阅读从来就不是寻常事)(2)

这样的想法,最直接的体现是在金李璟书中第二篇小说——〈阴间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在这里人死后就是在阴间写自己的自传,写好后便得道升天,他的自传则被摆到架上,供那些还没写成自传,无法升天的人观看、学习。在此,书和写作成了一种超渡死者的方式,同时也供那些还没升天的人去参拜,并在参拜和追思亡魂的情感、阅读中,试着超渡自己。

把书写、阅读视为一种超渡,意味着人常常想从有限的生命中去活出一种不朽的精神。这些被视为不朽的事物,常常被以「意义」、「真理」等词汇给替代。为了赋予其形体,人为自己的话语制作自己的书籍,就像古代埃及的法老为自己打造的金字塔一样。接续在〈阴间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之后的第三篇作品——〈爱书狂的红色图书馆〉中,主角的叔叔在死后把自己做成一部人皮书籍,便有这样的意味。

叔叔的面容看起来很安详。剩下的是封面。褪下皮之后,用浮石搓揉,再以木板包覆,最后用象牙版装饰的漫长工程,穆尔会亲自处理……取出的纸张上写着「书本将赋予你无尽的荣光」。

真是令人战憟呀。在金李璟的《活着的图书馆》里,「书」脱离了我们日常的印象,从知识教育的媒介转变成宛如人们心中潜藏的魔物一样。或者有些时候,他们像一座座的墓,或是祠堂一样,让人在「参拜」(阅读或逛书店)时给予安定心灵的作用,并在死后,安顿人想像自己死后无处可归的「幽魂」。

与其说作者想谈「书」,不如说作者更想谈的,其实是「人」。特别指的是「书」被发明以后所深深影响的「人」。「书」并不只是知识库,更多的时候,他们就像一个勾引和产生欲望的装置,去填补了内心中的某种空缺,并从这些空缺中激发强烈的情绪。表现出各种渴望崇高或是见不得人的欲望。

从第四篇作品〈尚洞夜话〉开始,「书」的主题转向欲望的探索。且是从各种「见不得人」的欲望谈起。这些欲望主要包含:暴力、虐待等等。我们可以发现,人其实有共通的本性,不论是现今还是遥远的过去,小黄书的存在总是不停被政治打压,但也总是不停绕过检禁,私底下不停流传。〈尚洞夜话〉的故事相当精彩,这不只是因为他的故事极其离奇、惊异,更是因为它让人明白越是离奇、诡异、异类的书写,背后往往越有一种巨大的挣扎力量,在对抗主宰社会的品味。而被视为禁忌的事物,乍看好像很肮脏、窝囊,其实反映的是政治当权对底层的迫害。

被视为禁忌的事物,除了是这些「见不得人」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包含不为政权所认可的思想。除了〈尚洞夜话〉,金李璟也写下〈焚书〉和〈一名抄写修道士的告白〉。后一篇小说其实比前一篇还复杂,在这里面作者提到标点符号等各种标记方式的革新,如何刺激抄写经书的思维造就默读的风气。进而让默读的风气带来了比起公众朗读的方式,更多自我解读的自由,因此动摇宗教的权威。

去了图书馆才明白的道理(阅读从来就不是寻常事)(3)

焚书的历史,展现出想独占书本的欲望如何毁损、控制书籍。为了合理化自己的欲望,有时焚烧书本的人会将假想的威胁加以渲染,并将他人的欲望加以扭曲,为的就是守护自己的书,压制他人的书。书的历史,便展现了书在欲望的两个极端来回的过程。——〈焚书〉

书的历史是思想和欲望的历史,也是思想和欲望被压抑的历史。但在强调「书」具备颠覆政权力量的同时,作者却又同时提醒我们这不代表「书」是智慧、正义、真理的象征,事实上这只能代表「书——原本就是不安分而危险的东西」。

〈纪录片——寻找书之敌人〉是让人印象很深的作品。作者想告诉我们书的敌人虽然常常是焚书的人,但焚书的人其实常常正是热爱藏书的人。焚烧与收藏书籍,两者看似相反的心态,就像恨与爱一样,其实是同根生。因为热爱书籍,焚书的人才打从心底明白书的魅力,下令焚烧不投靠自己的书籍。

书,之所以是不安分甚至危险的事物,正是因为人渴望在阅读或写作的虚构中,找到迷失中的自己。如果无法找到,那就想办法创造。创造完以后便想办法巩固。而为了避免再次迷失,很多人可能会做出疯狂的举止。

书,常常被人视为指引。然而,它也常常是迷失。阅读——作为一种体验,从来就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它不但私人,甚至极为神秘。我们以为看书是在和作者对谈,孰不知那个「作者」常常就是自己的幻影。而「幻影重重,无穷无尽。」(引自法国诗人韩波〈地狱之夜〉)。在阅读里所看见的「人」与「人们」,或许并非单纯的想像,而更像本来就躲藏在自己心中的「幽魂」、「鬼魅」。书,帮我们引出这些「事物」,并让我们能够「看见」,但不代表就能好好省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