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有哪些搞笑的(原来古人也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外号)
古人的名字有哪些搞笑的(原来古人也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外号)这类外号十分常见,反映了人们对当事人的厌恶之情。唐代权相李林甫肚子里没多少墨水,闹了不少笑话。他小舅子生了个儿子,摆宴庆祝。李林甫将“弄璋之喜”写成了“弄獐之喜“,当众出丑,贻笑大方,落得“弄獐宰相”的外号。同为唐代宰相,苏味道在其位不谋其政,处世模棱两可,被人讥为“苏模棱”。嘲讽类相貌是天生了,以此为外号,能给当事人造成一万点伤害。在汉代,贾逵因身材高大,头型偏长,有“贾长头”的外号,到了唐代,温庭筠丑陋的容貌,唤作“温钟馗”。 诗人李绅因身材矮小,精明能干,有“短李”之称。这三个外号贴切刻薄,求三位兄台的心理阴影面积。举止谈吐类注意举止谈吐!注意举止谈吐!注意举止谈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然你就会像下面的古人一样,外号附体。重要东汉开国名将冯异文武全才,为人谦逊,每次将领们夸耀战功时,冯异总是退避大树之下,“大树将军”由此而来。两晋名士周顗(yǐ),贵为尚书左仆射,常醉酒失态,不问政事
文:计白当黑
很多人都有过外号。别小看外号,它有别于姓名,兼具代称的功能。古往今来,人们都有给人外号的习俗。有的人甚至有几个外号,在不同的群体中,就有不同的外号。外号叫的多了,就连本名都忽略了。
最早的外号出现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夏末暴君桀因力能移牛,有“移大牺”的外号。由此发端,很多历史名人都有外号,形象生动,饶有趣味。外号有好有坏,直接反映了当事人在人们心中的爱憎。外号的来源很多,有自提的,比如网名、昵称等,也有别人取的。把它们归一下类,无非以下几种:
相貌类
相貌是天生了,以此为外号,能给当事人造成一万点伤害。在汉代,贾逵因身材高大,头型偏长,有“贾长头”的外号,到了唐代,温庭筠丑陋的容貌,唤作“温钟馗”。 诗人李绅因身材矮小,精明能干,有“短李”之称。这三个外号贴切刻薄,求三位兄台的心理阴影面积。
举止谈吐类
注意举止谈吐!注意举止谈吐!注意举止谈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然你就会像下面的古人一样,外号附体。重要东汉开国名将冯异文武全才,为人谦逊,每次将领们夸耀战功时,冯异总是退避大树之下,“大树将军”由此而来。两晋名士周顗(yǐ),贵为尚书左仆射,常醉酒失态,不问政事,留下了“三日仆射”的外号。唐代窦巩说话迟钝,不善言辞,人们用“嗫嚅嗡”,形容窦巩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
嘲讽类
这类外号十分常见,反映了人们对当事人的厌恶之情。唐代权相李林甫肚子里没多少墨水,闹了不少笑话。他小舅子生了个儿子,摆宴庆祝。李林甫将“弄璋之喜”写成了“弄獐之喜“,当众出丑,贻笑大方,落得“弄獐宰相”的外号。同为唐代宰相,苏味道在其位不谋其政,处世模棱两可,被人讥为“苏模棱”。
南宋时,权臣韩侂胄专权。有一年,他过生日,群臣纷纷前去祝贺。吏部尚书许及之此时居然迟到了。仆人正要把闸门放下时,许尚书顾不得身份,从闸门下狼狈地钻了进去,总算补票拜寿。更可笑的是“戏精”许及之在一次会面中,当着韩侂胄的面,双膝跪倒,声泪俱下,以此感激韩侂胄对他的提携之恩。韩侂胄深为感动,提拔他为同知枢密院事。人们给许及之取了“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两个外号,窦就是洞的意思,意思就是钻洞尚书。贱人就是娇情!
无独有偶,明代嘉靖皇帝喜好道教,顾可学投其所好,用童子尿炼成丹药,投其所好。嘉靖皇帝服用丹药之后,自我感觉很好。不久,顾可学竟官至礼部尚书。用童子尿换尚书,世人深以为耻,嘲讽顾可学为“炼尿尚书”。
赞誉型
这类外号有很多,不一而足。东汉建武年间,年底祭祀之后,光武帝刘秀按惯例要分给每个博士一头羊。可羊有大小,博士们建议杀羊分肉或者拈阄的方法,遭到博士甄宇的反对,他率先挑了一头最瘦的羊,其他人见此情景,不好意思计较羊的大小了。刘秀闻讯,十分高兴,在一次朝会上,戏称甄宇为“瘦羊博士”。皇帝亲自取外号,666,很快传遍帝都。
北宋词人贺铸有一首《青玉案》,其中有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三种意境,反映出愁思的广度、深度和密度,化无形为有形,留下了“贺梅子”的外号。在安史之乱中,唐将来瑱勇猛精进,势不可挡,叛军胆寒,无心恋战,送其外号“来嚼铁”。唐代名相宋璟关心底层百姓疾苦,百姓赞誉他犹如有脚的春天,因此“有脚阳春”的外号不胫而走。
性格类
用简洁活泼的外号,概括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再合适不过了。冢虎,顾名思义,是指出没在坟冢中的猛虎。这个外号符合司马懿稳重隐忍,狠辣可畏的性格特点。冢虎司马懿,霸气侧漏,不服不行。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有一个“拗相公”的外号。这与包拯的一次饭局有关。至和元年(1054年)三月,群牧司判官王安石参加顶头上司包拯举办的宴会。席间,包大人给同事一一敬酒,就连平时不喝酒的司马光也连喝数杯。包拯走到王安石面前,要给他倒满酒,王安石以手掩杯,坚持滴酒不沾。包大人十分尴尬,下不了台。事后,有人说起这事,包拯无奈地说:“这人真是拗得可爱。”“拗相公“的外号也逐渐在北宋官场传开了。
食物类
以食物作为外号,十分流行。晚唐有个叫崔远的人,典型的高富帅,很有才华,机智幽默,经常有人请他下馆子,久而久之便有了“钉座梨”的外号,意为崔远就是席前必备的一道果盘,逢宴必到。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记载了一个外号的笑话。非主流诗人蔡芷衫诗多而不精,为人自负,自号“蔡子”。一日,他将诗稿送给好友汪用敷评价,汪用敷不屑地说:“这些都是打油诗罢了。”蔡芷衫怒怼说:“我可是按《昭明文选》标准写的。怎么能是打油诗呢。”汪用敷轻蔑地说:“蔡子也好,菜籽也罢,菜籽不打油,用什么打油呢!”蔡子变菜籽,蔡芷衫彻底凌乱了。
动物类
很多外号是用动物代称的。唐代贞观年间,李义府出身低微,以荐举入仕,因为率先提出拥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建议,受到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官拜宰相。李义府表面上和颜悦色,随和有礼,背地里狭隘嫉妒,阴险毒辣。此人结党营私,卖官鬻爵,陷害忠良,多行不义,人们十分讨厌他,给他取了“李猫”的外号。
北宋文豪苏东坡有个手下,名叫毛滂。老苏看不上他,宰相曾布却很器重他。曾布被贬后,毛滂投靠了当权派蔡京、蔡卞兄弟。一次,蔡家兄弟宴请毛滂。期间,蔡卞和毛滂以池中鸳鸯为题,即兴赋诗。蔡卞的诗中有一句“莫学饥鹰饱便飞”,挖苦毛滂钻营投机。毛滂一听,自然心知肚明,急忙以“贪恋恩波不肯飞”应对。不曾想蔡卞的老婆在一旁,笑着说:“你不是刚从曾相的池子飞过来吗?”众人大笑,毛滂满面羞愧,从此多了个“毛鸳鸯”的外号。
兴趣爱好类
兴趣爱好也是外号的来源之一。南宋宰相贾似道精于斗蟋蟀,还编了一本《促织经》,介绍养蟋蟀的心得体会,“蟋蟀宰相“名副其实。而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好用蛤蟆,用来制作春药,“蛤蟆天子”的外号流传至今。朱由崧手下的宰相马士英,玩物丧志,不问政事,整天斗蟋蟀,人送外号“蟋蟀相公”。这三根废柴,痛并快乐着,把大好河山彻底断送了。
群体类
个人有外号,群体同样也有。南宋时期,谏官有监督进谏,针砭时弊的责任。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三人同为谏官,却明哲保身,无所作为,被形象地讽刺为“三不吠犬”。明代成化年间,同样有类似的外号,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刘吉、万安、刘珝为首的内阁,三人尸餐素位,碌碌无为,有“纸糊三阁老”之称。上梁不正下梁歪,吏部尚书尹旻、户部尚书殷谦、礼部尚书周洪谟、兵部尚书张鹏、刑部尚书张蓥和工部尚书刘昭,六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泥塑六尚书”再贴切不过了。
纵观千古风流,多少英雄人物,在史书中不过只言片语,能留下外号,实属不易。古人的外号,含蓄文雅,生动有趣。外号叫得响亮,人们心中雪亮。有作为,才有地位,从外号就能看出端倪。外号就是一杆秤,是轻是重,古人自有评价。
作者:计白当黑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