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至春暖花开(春分陌上花开)
春分已至春暖花开(春分陌上花开)立新蛋,祈福人丁旺。春分立蛋,指在每年春分这天,北半球昼夜等长,地球地轴呈66.5°倾斜,与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恰好平衡。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到来。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据说,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大地苏醒,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鸡蛋在这天竖直,仿佛是一种温柔的提醒:一颗不安的心终会平衡。尤其是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危机四伏,但却是远离战火的和平环境中,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感恩祖国,愿国泰民安,社稷安康!那么远,又是那么近。“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分日》五代
#春日生活打卡季#
文/王民官
日为朝,月为暮。春分日,均分朝暮。至此,人间春色已绚烂到了极致。
“春分”的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据元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农历书:“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两极除外),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阴阳相半,昼夜均,寒暑平”,讲的正是生命的“平衡之道”。今年的春分恰逢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似乎也在告诉我们,所谓幸福,不过是生命里无数关系的“平衡与和谐”,幸福,则是一种内心的富足。
而在中国古代,也有个美丽的词,名叫“春和”。《汉书·文帝纪》记载道,“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意思是说,春日和,草木与万物自得其乐。可见,“春和”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地和谐,万物共生。且待春和款款行。诗人元稹说:“二气莫交争,春分两处行。”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分。此后,白昼慢慢长过夜晚。春分日之后,白天越来越长。大自然所赐予得更多光亮,就显得越加弥足珍贵。春分这天,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大多的时候,我们都会走出户外,看春风杨柳垂岸,听飞燕林间呢喃,迈着轻快的步伐去踏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期盼着想遇见的人。
赏春花,浅浅踏春去。杏花初初,玉兰孤芳,春已半。在春天的时光里,最为惬意和开心的事情,就是赏花了。东风一吹,大半个中国都将浸润在次第绽放的花海当中。桃花、杏花、梨花、樱花,玉兰、海棠、蔷薇、丁香、李花、迎春花、油菜花,还有那些个不知名的花儿,都会在这个时节里争先恐后、粉墨登场了,行走在大自然的田野里,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总有看不完的花,嗅不尽的香,逛不够的景。“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喜鹊在树梢间欢跳,燕子在杨柳中穿梭,野鸭在河里游玩,白天鹅在温地里交颈嬉戏,蜜蜂在百花间停憩,麻雀在屋梁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个时候的春天,才算是真正的热闹起来。“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虽然说时令还有点儿乍暖还寒,但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那些姹紫嫣红、黄肥绿瘦,蜂戏蝶舞,无需刻意寻觅春的芳踪,大地蒸腾着的春天气息,实在是声势浩荡,满园的春色早己是关不住了。
那么远,又是那么近。“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分日》五代·徐铉)已是壬寅二月中,春已过半。花朝节方过,百花盛宴,人间却萧瑟。青梅如豆,细柳如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未归去,已如归去了。人被困在疫情里,困在时间里,居家隔离,盛筵难赴,佳期如梦。即便春分时节,心中虽说生起了一片繁盛花园,面对严峻的现实,却也只能是一片繁盛又孤独的荒漠。唯有在心底默默地祈愿,春天啊,过得再久一点,再长远一些,待到山花烂漫时,恶魔般的疫情也终将会烟消云散,如轻烟般离我们远去。
立新蛋,祈福人丁旺。春分立蛋,指在每年春分这天,北半球昼夜等长,地球地轴呈66.5°倾斜,与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恰好平衡。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到来。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据说,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大地苏醒,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鸡蛋在这天竖直,仿佛是一种温柔的提醒:一颗不安的心终会平衡。尤其是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危机四伏,但却是远离战火的和平环境中,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感恩祖国,愿国泰民安,社稷安康!
过春天,乘风放纸鸢。山岚起雾的清早,重楼之外,千山尚浸润在昨夜的云气水雾当中。青绿之间,雾白蒙蒙,天地苍茫;朗月清辉的春夜,独自斜倚在晚风中,看天上遥远的一轮明月,在一树树的繁华似锦之中,将这好得恰如其分的春夕便坐了过去。或是在白日清欢无别事,闲立农家小院之中,远眺春山,看天边的浮云游动,听眼前的布谷啼鸣。将春日里酣睡的身体彻底打捞起来,甩打甩打,晾挂在清透的春光里,让其慢慢地凉干。在藤椅上小坐片刻,看远处的山影徐徐变得清明,看经历了一冬的树木慢慢地长出嫩绿的叶子和柔软的枝杈来。清朝文人高鼎有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这一天,也正是孩童们放风筝的好时候,甚至大人们也都要参与其中。在温柔的春风里,人们在空地上肆意奔跑,争相比着谁的风筝放得更高飞得更远。有的时候,人们还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期许,趁着和煦的春风飞上青天,希望天上的神灵也能够看到虔诚的心愿。
酒一杯,春眠不觉晓。“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唐·崔融)暖春三月,偷闲把酒,簪花赏春。这是古人的春分之乐。今人虽遇疫情暂时不可去远游,却亦可做室内散仙。满月清辉,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在暖日春风里,邀三两好友,侍弄几碟下酒小菜,当窗插三两枝桃花,清浅一杯薄酒,为此春酿,吟诗作对,书写文章,以介长安,愿世间山河皆无恙,祝人人皆开心,家家皆安康。
茶一盏,诗酒趁年华。“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熏。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少年游·小楼归燕又黄昏》宋·杜安世)天地回暖,春意浓重,人身惫懒,睡眼惺忪,此刻,可饮一杯清茶。一杯入喉,千古情愁都被熨帖得平平整整,舒舒展展,熨熨帖帖。春天的和气柔顺,万般情愫,也漾开在这一盏清茶里,柔情地唤醒那春天的梦来。恰如苏轼所言,“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度春分,咬一口春天。“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春日田家》清·宋琬)才过了植树节,此时,不仅是种树的好时节,也是去山野挖野菜的好时光。春日如诗,春日的菜蔬也浸润在这一汪诗情画意里,最是鲜嫩,最是可口,也最能败火。咬下一口,就咬下了一口春天。民间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所谓春菜,原是野苋菜,后来越发宽泛,凡是当季的新鲜菜蔬均可入馔,如香椿、蒜苗、豆苗、枸杞苗、春笋、豆芽、菠菜等。食野菜春蔬,春分是春菜生长成熟的季节。北京香椿嫩芽正当时,但别看它较弱,汪曾祺说:“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品。”在青岛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节,我们都要去乡下采摘野荠菜,采摘回来,洗净剁碎,包饺子或包子,吃一口,满口清香,真的回味无穷。现住在太原,除受疫情影响外,正遭遇上“倒春寒”,天气忽冷忽热,也难得去野外挖点儿野菜,只能是看着生长在朝阳的墙角旮旯、路边荒草中零星的野菜感叹。实际上,“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适逢春分那日,人们便都会去田野里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被人们与鱼片一起做成汤菜,称为“春汤”。有道是:“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春天的野菜,真的是一种盛宴佳肴,比起那山珍海味,其美味亦不过如此。
春在天涯,人在花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抛却红尘,赶赴这场春日的邀约。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春分节庆里,期待那春暖花开,万紫千红,暗香自来!愿疫情早日退散,愿你不负春光不负己,每一分辛劳都有收获!
2022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