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北的美食美景:大河之北 河北人文地理解读 饮食篇

河北的美食美景:大河之北 河北人文地理解读 饮食篇“过去,到县城办事或外出当兵、上学,当地人都会特意吃一顿香河肉饼。”张井林介绍,如今,香河肉饼更是成了香河县的一张美食招牌。因为香河在北京的东面,香河肉饼还被称之为京东肉饼。2021年11月19日,香河大张肉饼店。香河肉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井林,把调好的肉馅抹到面饼上,俩手托着面饼飞速旋转,几乎没看清他是怎么操作的,远超过面饼尺寸的肉馅就已经被包裹进去。张井林娴熟地在“胖”了一圈的面团上摁摁,抻抻,又抽出擀面杖,左一下右一下,面团受压不断变薄变圆,直径达到50厘米时,张井林用擀面杖挑着一甩,面饼准确无误落到一旁的电饼铛里。行云流水的动作,非常考验功夫。仅仅那张被抛入电饼铛的带馅面饼就有4斤之重,对力度和角度有很高要求。

石饮红星包子制作现场。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石饮红星包子有个特点,蒸熟后看起来特别像菊花,面白褶绽不漏油,就得益于包的工艺。但石饮红星包子好吃的秘诀在发制面粉。“我们采用半发面工艺,这样做出来的包子皮筋道松软得刚刚好。”刘庆海说。

当包馅遇到饼——这两种河北人最喜欢也最擅长的面食形式时,则又碰撞出另外一种美食。

廊坊香河,当地人用面粉和馅料,烹制出另一种带馅美食——香河肉饼。和包子松软不同,香河肉饼面皮薄如纸,颜色焦黄,外酥里嫩,纸样的面皮甚至能看清肉馅。

2021年11月19日,香河大张肉饼店。

香河肉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井林,把调好的肉馅抹到面饼上,俩手托着面饼飞速旋转,几乎没看清他是怎么操作的,远超过面饼尺寸的肉馅就已经被包裹进去。张井林娴熟地在“胖”了一圈的面团上摁摁,抻抻,又抽出擀面杖,左一下右一下,面团受压不断变薄变圆,直径达到50厘米时,张井林用擀面杖挑着一甩,面饼准确无误落到一旁的电饼铛里。

行云流水的动作,非常考验功夫。仅仅那张被抛入电饼铛的带馅面饼就有4斤之重,对力度和角度有很高要求。

因为香河在北京的东面,香河肉饼还被称之为京东肉饼。

“过去,到县城办事或外出当兵、上学,当地人都会特意吃一顿香河肉饼。”张井林介绍,如今,香河肉饼更是成了香河县的一张美食招牌。

香河肉饼好吃,在于考究的制作工艺。

“就拿和面来说,四季和面的水温都不相同。和面粉打了多年交道,每次和面前,我都用手在面粉里试一下温度,再调水温。面硬馅软,会漏。面软馅硬,会洇边。”张井林说,“馅料上,过去只有牛羊肉馅,现在根据食客的需求,扩大到十几种馅料,以牛羊肉为例,我们一般只选用后腿肉,这是保证口感的根源。”

第一次吃香河肉饼的人都会感慨——这肉饼怎么这么瓷实?饼皮薄,肉馅大。

这也正是香河肉饼的特色之一,一斤面、二斤肉、一斤葱,经过特别调制的馅料,要在烙制过程中,把馅料中的油脂通过薄饼渗透出一部分,促使饼皮酥脆。“香河肉饼油而不腻的关键就在于不靠油煎,只刷薄薄一层油,这样才会形成三层的饼,上下都是酥脆皮,中间是一大张肉坯子。”张井林说,香河肉饼食用前必须要切一下,一般切成三角形,这样就能看到绵密的三大层,让食客看一眼就食欲满满。

·冀菜珍馐

河北的美食美景:大河之北 河北人文地理解读 饮食篇(1)

金毛狮子鱼。 耿威摄

>>寻味冀中南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美食艺术节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博览会上,中国烹饪协会公布了34个地域菜,其中冀菜系下,白玉鸡脯、白洋淀炖杂鱼、金毛狮子鱼、皇家御品锅、脆皮虾等10道菜位列其中。

“这10道菜,包含了冀菜的四个流派。”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俞静说,这分别是以石家庄、邯郸、邢台等为代表的冀中南菜系,以唐山、秦皇岛为代表的冀东沿海菜系,以承德、张家口为代表的塞外宫廷菜系,以及保定直隶官府菜系。四大流派口感独特,各有所长。

“说到冀中南菜系,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代表名菜、有‘河北第一菜’之称的金毛狮子鱼。”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培训部长冯泽旺说,这道菜的创始人是他的师爷袁清芳。传到冯泽旺这里,已经是第三代。

“先把鱼肉片到40多片,再加工成200多根鱼丝。”冯泽旺介绍,金毛狮子鱼的做法关键在于三步,刀工、挂糊、油炸,“鱼丝极细,挂糊时易断,要尽量让每一根鱼丝都挂满。”冯泽旺说,炸制,要先用低温油把鱼丝冲开,形成炸毛,十几秒定型后翻面再炸,“整个过程不超过2分钟,考验厨师对炸制技术和火候的掌握,既要做到鱼熟,又要做到造型漂亮。”

最后用糖醋汁浇上去,色泽鲜亮,鱼丝蓬松、口感酸甜,“这道菜品相很惊艳,实际上原料就是我们常见的鲤鱼。”冯泽旺说。

金毛狮子鱼赫赫有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道菜从保定名菜抓炒鱼演变而来。

保定,是直隶官府菜的发源地。

清代,直隶总督名列全国八督之首,共设直隶总督74人、99任次。康熙八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直到1912年才告废止。在保定有一句老话:“一座总督衙门,半部清史写照。”

“几乎每一任总督到任,都会带来家乡的厨师,本地厨师在研究总督口味的同时,会加入保定当地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这些烹饪技法也向民间流传,渐渐形成了兼具各地风味又有保定特色的直隶官府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传承人梁连起说。

河北的美食美景:大河之北 河北人文地理解读 饮食篇(2)

梁连起收藏的餐饮图书中,关于李鸿章烩菜最早的记载。 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1854年,保定张家作坊开办,这是清代最大的膳业经营与厨师培训合一的饮食作坊。张家作坊网罗宫廷和直隶总督署的退任官厨,以经营直隶官府菜和保定民间菜为主,很快名声鹊起,并成为向皇宫选派御厨的指定作坊,同时还为直隶各官衙派出官厨,对直隶官府菜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末民初直隶官府菜继续得到发展,保定府名店遍布城内,尤以十园、十庄、十馆、五楼、五春、五轩著称,这些餐馆以能烹制直隶官府菜的一些代表菜而闻名,也出现了一大批直隶官府菜名厨。如董茂山、王锡瑞等,使直隶官府菜得以传承。”保定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孟兰英介绍。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保定厨师界相继推出了《菜谱手册》《保定菜肴讲义》,对直隶官府菜中的鸡里蹦、芙蓉鸡片等菜品进行了记载整理,20世纪80年代起,梁连起着手搜集、整理直隶官府菜菜单。

2021年11月26日,梁连起的办公室。这里存放着他收藏的近万本老菜谱。

梁连起戴上手套从保险箱里拿出一本《烹饪千种》,他小心翼翼翻开泛黄的书页,其中一页记载着“李鸿章杂碎”这道菜的来源和制作工艺。“近几十年,我们通过查阅老菜谱、找老厨师回忆以及饮食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挖掘整理出一百多道直隶官府菜的典故和制作资料,其中就包括锅包肘子、李鸿章烩菜(李鸿章杂碎今称)等。”

2021年11月27日中午,保定市莲小玖餐厅。

河北的美食美景:大河之北 河北人文地理解读 饮食篇(3)

经典直隶官府名菜:李鸿章烩菜。 保定会馆供图

送餐的机器人来来回回,精准地把菜品送到客人餐桌前,客人把一盅李鸿章烩菜从机器人餐盘上取下后打开,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你现在闻到的味道就是直隶官府菜的特点之一,酱香。直隶官府菜烹制特点有三:擅长用酱、用汤,以及发制干货。”梁连起介绍,其中的酱,就是保定三宝之一的槐茂面酱,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面酱添加其中,使得直隶官府菜兼具酱香之味,李鸿章烩菜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这道菜,梁连起结合收集的资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担任直隶总督时的李鸿章,1896年曾出使欧美各国,在外数月,不习惯西餐,很想念家乡饮食。李鸿章回到直隶总督署后,膳食总管董茂山等人根据保定府自古擅做烩菜的传统,精选上等的海参、鱼翅、鹿筋、牛鞭等配以保定安肃的贡白菜、豆腐、宽粉等,加入槐茂甜面酱烩制而成,这道菜得到李鸿章好评。

“这道菜,可根据季节和人数、经费不同,灵活调整原料,上得了官席,也入得了百姓餐桌,官府菜不是贵的代名词,我们想通过菜品,让食客吃到冀菜的文化和历史。”梁连起说,直隶官府菜来自民间,形成于官府,升华在宫廷,如今,又重返百姓餐桌。

河北的美食美景:大河之北 河北人文地理解读 饮食篇(4)

鸿宴肘子。 唐山鸿宴饭庄供图

>>独特的冀东

2019年8月29日,历时一年多的“崇礼菜单”评选工作结束,360道省内外美食入围。

2020年5月,经河北省餐饮业冀字号品牌创建办公室评审,从河北省入选“崇礼菜单”的300道菜点中,又认定了“崇礼菜单”核心菜品69道。

其中,煨肘子与白玉鸡脯、熘腰花一同作为冀东沿海菜系的代表,入选了上述两个菜单。

138吨是个什么概念?

这是冀东沿海菜系代表唐山鸿宴饭庄制作煨肘子这道菜一年的用料量。

几乎每到饭点,食客们就会到这家饭庄排队,他们等的是这家店1937年推出的招牌菜之一——煨肘子。

唐山作为沿海城市,一道煨肘子为什么会成为冀东沿海菜系的特色菜之一呢?

这与唐山近现代工业进程有关。

“矿业和铁路的发展,为唐山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外国技师、来自全国各地的煤矿工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餐饮需求。”河北省烹饪协会副会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鸿宴饭庄代表性传承人何宝良介绍,冀东沿海菜,是唐山基本口味和移民外来口味的结合。同时,煤矿工人危险系数高、重体力劳动等因素导致他们上井后的消费欲望大、对肉食需求大,客观上也促进这道菜的发展。

煨肘子口感软糯,色泽红亮,肥而不腻,老少皆宜。

何宝良介绍,这道菜选用去骨猪肘子,先煮,煮至断生,捞出趁热抹糖色,晾到常温后油炸,为的是着色、增香,破坏猪皮胶原蛋白的黏性,避免粘牙。之后用开水煮掉多余油脂,炒糖色、葱姜大料炝锅、加老汤炖煮一个半小时,捞出、装碗、整形后浇原汤再蒸90分钟。把蒸好的肘子趁热放入炒勺里,皮朝下,用中火,靠手劲转动炒勺,将肘子收汁,“这个环节非常考验功夫,转慢了容易粘锅掉皮,失去卖相。”何宝良说,这也是“煨肘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最大限度保持原汁、原味、原形,最后翻勺装盘,皮面朝上。观感鲜亮,口感汁浓味厚,软烂而不失其形。

口味与工艺方面多少带点“洋气”,也是冀东沿海菜的一个特征。

何宝良回忆起他的童年,那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山当地有一道菜叫铁扒鸡,“小时候一直不理解,是铁路上的扒鸡?”

从事厨师工作后,何宝良才知道,铁扒鸡说的是西餐的烹调方法。“这道菜应该是舶来品,大量外国技师的涌入,带来了菜品技术的交流,也丰富了当地的餐饮制作内涵。”

结合唐山本地特色,冀东沿海菜系越发注重刀工,精于火候。

2017年11月,辽宁盘锦。

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烹饪及餐厅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上,河北一支代表队开始比赛后,裁判们都围拢到选手面前,他们被选手精湛娴熟的刀法所吸引:平刀片、坡刀剞、直刀剁,热油烹制后的一朵朵麦穗形腰花,在炒勺内上下翻飞。

“那次比赛,鸿宴饭庄获得了团体和个人双冠军,其厨师刀法更得到了裁判的认同。”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耿威说。

而河北队在比赛现场引起裁判围观的,正是传统技艺与熟练的基本功,如熘腰花的烹制。

猪腰子细滑个小,熘炒是冀东沿海菜的功底,这道菜制作的难点之一在刀工。

河北的美食美景:大河之北 河北人文地理解读 饮食篇(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