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可以被预测么(地震能预测吗)
地震可以被预测么(地震能预测吗)2017年7月28日,长春出现了地震云,但这段时间全国都安好。2016年2月17日,婺源出现地震云,但这段时间全国都安好。不过日本气象厅并不认同有地震云这种说法,认为缺乏科学依据。到现在也是如此,气象学家们一致认为地震云的形成与空气对流有关,与地震无关。即便是专家辟谣,许多人还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地震云是地震的前兆,比如有人说汶川地震的前三天,合肥和临沂出现了地震云;九寨沟地震的当天白天,郑州出现了地震云。这种现象其实是自我暗示,打个比方,大家都说萧敬腾是雨神,他来到的城市都会下雨。一下雨就说萧敬腾是雨神,如果不下雨大家就闭口不谈,地震云也是这样。这种条状云在全国经常会出现,出现地震云但没发生地震大家就闭口不谈,一发生地震大家就认为地震云能预测,而且还是地震位置和地震云出现城市相距很远的情况,就是这种自欺欺人的套路。2014年6月9日,烟台出现地震云,但这段时间全国都安好。
地震作为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在全球每年都会发生500多万次,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震感或是发生在无人地带,真正能威胁到人类的大地震全球每年有15次左右。
为了预防地震,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一种感知地震的仪器,当地面发生震动,钢珠就会从相应的方位吐出来,起到探测的作用,比人类自己的感觉更灵敏。但地动仪只能感应到已经发生的地震,并不能防范于未然。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地动仪作用就不明显了。
地震预测一直是大难题,若能破解就可以挽救成百上千万人的性命。因此,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对大地震发生近几天的状况进行研究,其中地震云在民间的“声望”应该是最高的。
所谓的地震云就是上图中这种长条状或点状以一定规律排列的云,民间认为每当这种云出现,就意味着大地震即将发生。这种说法在近代由日本人提出,日本奈良市的前市长键田中三郎在1948年6月26号看到了这种条状的云,两天后相距100多公里的福井就发生了7.1级大地震。键田中三郎宣称这种条状云是地震的征兆,这种说法一时间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不仅如此,他还曾与中科院物理所的教授一起出版了《震兆云霞》一书,地震云的说法才在中国流传开来。
不过日本气象厅并不认同有地震云这种说法,认为缺乏科学依据。到现在也是如此,气象学家们一致认为地震云的形成与空气对流有关,与地震无关。
即便是专家辟谣,许多人还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地震云是地震的前兆,比如有人说汶川地震的前三天,合肥和临沂出现了地震云;九寨沟地震的当天白天,郑州出现了地震云。这种现象其实是自我暗示,打个比方,大家都说萧敬腾是雨神,他来到的城市都会下雨。一下雨就说萧敬腾是雨神,如果不下雨大家就闭口不谈,地震云也是这样。这种条状云在全国经常会出现,出现地震云但没发生地震大家就闭口不谈,一发生地震大家就认为地震云能预测,而且还是地震位置和地震云出现城市相距很远的情况,就是这种自欺欺人的套路。
2014年6月9日,烟台出现地震云,但这段时间全国都安好。
2016年2月17日,婺源出现地震云,但这段时间全国都安好。
2017年7月28日,长春出现了地震云,但这段时间全国都安好。
除了地震云,许多人认为动物能预测地震,这里面有一些科学道理。
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大地震的前夕,距离震源25公里的岛屿上渔民养殖的鲱鱼全部死亡;1967年8月30日,四川甘孜发生6.8级大地震,在地震前夕大量的家禽和狗狂叫不止。
科学家发现,人能够感知的声音频率在20赫兹~20000赫兹之间,许多动物能感觉到1赫兹~10赫兹之间的次声波。地震发生过程中,岩石层的挤压和断裂能够产生人听不到的次声波,这种声波可能与家禽和狗体内的器官发生共振,使动物出现眩晕和不舒适的症状,这才有了动物预测地震的说法。
但实际上,动物感知只在极少的情况下发生,很多时候是地震发生了才出现,起不到提前预测的效果。而且动物的行为受到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主流科学认为很难根据动物行为预判地震。
现代地震预测机制也只能通过纵波做出预警,地震产生的纵波速度最快,最先到达地面,能使地面上下晃动但威力小,这给人们10秒左右的时间逃生。之后,速度更慢,威力更大的横波和面波会到达地面,使大楼上下左右晃动,很多时候地震本身对人们没有什么伤害,能伤害到人的是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倒塌。
对目前科学来说,地震预测是做不到的,因为大型地震的周期和发生机制尚未弄清,人们对于地底的探索也太浅薄了,想要精确到天来预测,根本不可能。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容易发生地震的板块,上图中红点和条状地震带越少的地区,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