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围城》创作于1944年的小说《围城》,比《叶甫盖尼·奥涅金》晚一个世纪问世,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故事里的方鸿渐虽然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但又意外有了西方游学的机会,为了保全面子,他向爱尔人手中购买了一张伪造的博士证书。回国归来后,他辗转于女性们的情感之中,被识破后却错失了真正的爱情,导致他在接下来的工作选择中也屡屡受挫,一蹶不振。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猛然对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感到厌倦,转而投身到乡村建设改革当中,却以失败告终。他虚伪地拒绝了地主女儿达吉亚娜真挚的告白,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当他从各地漫游回来后,邂逅了已是社交界贵妇人的达吉亚娜,奥涅金对她重燃爱火,最后却因为对方已经结婚无疾而终。《叶甫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一词来源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这类人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与社会结合,渐渐他们就成为了社会上的“多余”的人。

俄国文学大师普希金的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被誉为“多余人”形象的鼻祖。

他虚荣心极重,又特别自负,因此无论在谈到自己好的或坏的行为时都抱着同样冷漠的态度——这也许是他自以为比别人优越所遣成的。--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作品主角奥涅金是生活在十九世纪20年代的贵族青年,从小对奢靡的贵族生活方式耳濡目染,青年时期的奥涅金每日流连于上流社会的各种宴饮和舞会,他风度潇洒、衣着考究、机制健谈,流连于上流社会女性们的情感中。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猛然对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感到厌倦,转而投身到乡村建设改革当中,却以失败告终。

他虚伪地拒绝了地主女儿达吉亚娜真挚的告白,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当他从各地漫游回来后,邂逅了已是社交界贵妇人的达吉亚娜,奥涅金对她重燃爱火,最后却因为对方已经结婚无疾而终。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1)

《叶甫盖尼·奥涅金》

创作于1944年的小说《围城》,比《叶甫盖尼·奥涅金》晚一个世纪问世,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故事里的方鸿渐虽然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但又意外有了西方游学的机会,为了保全面子,他向爱尔人手中购买了一张伪造的博士证书。回国归来后,他辗转于女性们的情感之中,被识破后却错失了真正的爱情,导致他在接下来的工作选择中也屡屡受挫,一蹶不振。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2)

《围城》

可以说,奥涅金和方鸿渐都是较为典型的“多余人”代表,他们身上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有着十分相似的人物背景和生活轨迹,导致他们最终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情感方面都有着相似的结局。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3)

西方文化思想另他们既矛盾又自负

奥涅金从小接受的是典型的上流阶级贵族教育,因此更有机会受到较为进步的西欧思想,这些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对他有着极大的冲击,令他逐渐对周围的空洞无聊的贵族圈子感到厌倦,他渴望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可是这些纸面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改变渗透到他骨子里的贵族习性,那些从书本里令他学到的博学多才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这是造成他彷徨苦闷的重要原因。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4)

《叶甫盖尼·奥涅金》连环画

方鸿渐和奥涅金一样,也生活在新旧文化大震荡的时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冲击,这使他既看不惯过去旧封建主义思想的那一套,又没勇气开辟出一条新的康庄大道。他一方面鄙视“虚伪”的博士文凭,一方面又为了讨家人欢心购买了假的博士文凭。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围城》

文凭在围城中代表着方鸿渐真实与虚伪的身份矛盾,成也“文凭”败也“文凭”。当他唯一心爱的女子唐小姐戳穿了他的虚假学历后,也是对他双重矛盾的一种撕裂和打击,令他丧失了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也丧失了求职道路上的自信和尊严,最终在彷徨无措的环境中进入了错误的婚姻。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5)

《围城》剧照

“多余人”的典型特征,便是他们普遍接受了西方思想与文明的洗礼 获得了关于新的人的价值观念 希望改造社会、富强国家 但终因个人力量薄弱、传统势力的强大而无所作为 成为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的思想像没有根的浮萍,左右摇摆,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最终只能选择逃避现实、自暴自弃。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6)

面对感情他们总是既轻浮又草率

在《围城》一开始,方鸿渐在回国的轮船上,就和衣着前卫的鲍小姐展开了一段快速却又不愉快的“露水情缘”,方鸿渐明明知道自己不爱鲍小姐,却抱着自己“并不吃亏的”的心态与鲍小姐发展了关系。

他也并不爱苏小姐,却因为苏小姐良好的家世背景,以及同样有着海外留学博士的经历,认为她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伴侣对象,为了打发生活的无聊和空虚,与苏小姐暧昧不明。

当他无意间认识了苏小姐的表妹唐小姐,这个“摩登社会里真正的女孩子”打动了他的心,可他并没有当机立断的斩断与苏小姐的暧昧,反而他继续在二人之间挑逗情感,想做到圆滑。当事情败露后,他不得不放弃现有的工作,离开了上海。

之后他又遇到了孙小姐,他对孙小姐谈不上爱或不爱,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催生出的一种被动的情感关系,令他不想主动,又无法拒绝,最终进入了一场无望的婚姻关系里。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7)

《围城》剧照

在方鸿渐对待女性的情感态度中,可以看到他不断通过与女性周旋,从而激活空虚的人性本能。这一点在奥涅金身上也有很明确的体现。

奥涅金深受上流贵族思想的陋习和偏见,对真实爱情的存在产生怀疑,他一度沉浸在各种舞会和宴请当中,辗转于各式各样的女性情感当中,装模作样地与对方虚情假意。

他对达吉亚娜一见钟情,却因为自己对真实感情的不信任,拒绝了达吉亚娜的表白。兜兜转转一圈后,又重新点燃了对达吉亚娜的爱火,彼时对方已嫁作人妇,另奥涅金对错失的真爱抱憾终生。

他无意追求达吉亚娜的妹妹,也是自己挚友未婚妻的奥尔珈,却出于自私心理,因为自己的轻浮和暧昧举动,引起了与挚友间反目成仇的决斗,最终引发了悲剧。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8)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达吉亚娜与熊共舞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9)

面对事业他们总是既彷徨又无力

方鸿渐对于事业和学业的态度与他对待感情的态度如出一辙,十分散漫没有坚定的信念,大学期间一再转系,海外留学期间又换了几所大学,毕业回到上海,在岳丈的小银行工作,干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通过赵辛楣的关系,被介绍到三闾大学任教,最终又因为学历问题被辞退。

可以说,方鸿渐从学业到事业的每一步路都是被动的,他空有一脑子的先进思想,对周围的环境以及虚伪地知识分子姿态感到厌恶,却又一次又一次通过外力的作用,寻找求生的技能。

赵辛楣评价他:“你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

这也显示出方鸿渐最大的性格弱点,在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时,缺乏勇敢对抗的力量,不由自主的留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

奥涅金与方鸿渐一样,自认为自己深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便高人一等,对周围环境嗤之以鼻。“可是艰难的工作使他厌烦,他的笔下什么也写不出来。”他渴望在书本中获得灵光,可是“带着值得赞美的目的坐下来,讨学别人的智慧,他把书成排地摆上书架,读来读去,可是全无道理。”

他空有崇高的思想,却缺乏坚韧的毅力、切合实际的能力、与世俗对抗的勇气。

俄国社会主义之父赫尔岑说,多余人只是自己愤世嫉俗,却拿不出实际行动,他们不愿同政府站到一边,也不甘心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也许在他们心中对西方的自由国度很是向往,也很不满国家的现状,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改变这些。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10)

“多余人”时代背景的相似性

普希金在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时,生活在在一个世纪交替的转型时期,当时的知识分子出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可以说,不满现实又忧虑前途,寻求出路又找不到出路,是这一时期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11)

《叶甫盖尼·奥涅金》作者普希金的肖像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形象出现在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旧社会背景,与俄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家暗无天日,民族日趋衰亡,异常尖锐的阶级矛盾,促使人们急切的渴望变革。因此催生了许多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形象,较为典型的人物除了本文提到的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之外,还有鲁迅笔下的涓生、巴金笔下的觉新、柔石笔下的肖涧秋、曹禺笔下的周萍等。

揭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性(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围城)(12)

《围城》作者钱钟书及其夫人杨绛

结语

奥涅金和方鸿渐,作为俄罗斯文学和中国文学里两个“多余人”的形象,虽然都走向了悲剧的结尾,但也从侧面反应出了一种时代背景、民族特征、社会矛盾,他们凸显了一种变革时期的“社会和民族之痛”

总之,“多余人”的出现,是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另类反抗,是一种在新旧势力中不断抗衡的“中间人物”,他们的出现,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启迪,以及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