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港铁路几个站点(南沙港铁路预计年底开通)
南沙港铁路几个站点(南沙港铁路预计年底开通)争取南沙港铁路2021年建成通车未来5年,广州港将深化与53个国际友好港的交流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在全球航运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到2025年,广州港将努力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准箱;集装箱班轮航线达260条,其中国际航线达到150条,进一步巩固广州港作为世界大港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2020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51万TEU,分别位居全球第四、第五位。截至2020年底,广州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26条,其中外贸航线120条,比“十二五”末增加53条;内贸航线106条,较“十二五”末增加23条。航运服务业持续发展,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全球第2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3位。广州港的
南沙港铁路预计年底开通,到2025年,广州港将努力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准箱;集装箱班轮航线达260条,其中国际航线达到150条,进一步巩固广州港作为世界大港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8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港口与航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鲍伦军和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党组成员袁越,分别在各自工作领域介绍“十四五”期间广州城市管理和港口航运规划。
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港口
“十三五”期间,广州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工程、南沙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汽车滚装码头工程,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新沙港区11-12号通用泊位工程等项目施工建设。
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2020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51万TEU,分别位居全球第四、第五位。截至2020年底,广州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26条,其中外贸航线120条,比“十二五”末增加53条;内贸航线106条,较“十二五”末增加23条。
航运服务业持续发展,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全球第2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3位。广州港的友好港数量达53个,“朋友圈”覆盖全球六大洲。2019年成功举办世界港口大会。
袁越介绍,“十四五”时期广州将锚定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的总目标,转变港航发展理念和模式,聚焦优化港区功能布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促进多式联运高效便捷、港口休闲产业蓬勃发展,构建绿色、智慧港航引领发展机制。
未来5年,广州港将深化与53个国际友好港的交流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在全球航运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到2025年,广州港将努力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准箱;集装箱班轮航线达260条,其中国际航线达到150条,进一步巩固广州港作为世界大港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争取南沙港铁路2021年建成通车
广州港将完善世界一流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构建以南沙港区为核心,黄埔新港和新沙港区为重点,内港港区与各内河港区为补充,分工合理、功能分明的港口发展格局,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粮食、能源、滚装汽车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提高公共航道锚地适应能力。开工建设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和桂山锚地扩建工程,重点推进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开展广州港小船航道工程和南沙港区公共锚地前期研究。加快专业化货运码头建设。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新沙港区11-12号通用泊位工程等项目施工,加快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广州LNG应急调峰站配套码头工程、南沙港区五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
未来,广州港将大力发展高效多式联运。提质增效江海联运。以广州港为枢纽港,加强与珠江三角洲、西江、北江内河集装箱驳船运输,促进干支联动、江海互动。实现内河集装箱航线常态化运行,推动支线驳船网络航线共享、舱位互换。加大拓展以北部湾、海南等为重点的沿海集装箱驳船运输。大力推广“湾区一港通”,将覆盖范围拓展至广东省其他港口。
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加快南沙港铁路与配套站场建设,争取南沙港铁路2021年建成通车。加快推进粮食及通用码头铁路支线前期工作,推进研究南沙港区码头与南沙港铁路南沙港站的设施衔接、信息共享、协同运营问题。推进南沙港铁路及配套站场与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协调发展。开通至珠三角各城市间的海铁联运班列运输。巩固发展新沙港区“散改集”、商品汽车海铁联运运输。完善内陆无水港布局和功能,促进广州港海铁联运货源聚集。
优化公路集疏运网络。加快建设南沙港区连接周边地区的快速通道 推进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狮子洋通道、南沙港快速东延广深沿江高速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统筹规划进港货运车辆停放区域,提升港口公路集疏运能力;加强港区与临港商务区的有效衔接,形成便捷、高效的陆海联运集疏运体系。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柳时强
【作者】 柳时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