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成个人信息(这十年要好好活着)
张虎成个人信息(这十年要好好活着)美国和英国的性质很相似,美国的互助组织叫兄弟会,发挥的作用也类似。1919年,美国大约有900万人是兄弟会会员,20岁以上的成年人占30%。兄弟会分为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保险性质的互助会,主要在工薪阶层之间流行;一种是秘密组织,专注于社交和非正式的互助,广为人知的就是共济会、奥德费勒兄弟会等。1911年,英国政府推出了《国家保险法案》,强制对全国1200万公民推行社会保险,互助组织开始衰落。因为流离失所的农民众多、竞争激烈,从事家庭纺织业的利润微薄,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差,一旦家里的工人生病或去世,经济困难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面对这种情况,工人之间的互助组织(Mutual Aid)就应运而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组织成员平时缴纳一定的费用,当自己的会员因为疾病、家庭变故难以应对时,互助组织就会为他提供医疗服务,或者为家人提供丧葬费、抚恤金。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社会的瓦解,互助组织在英国迅速增
虎哥在《虎成论金》前面的节目中多次提到一个观点——中国接下来要建设福利社会。这不是瞎猜,而是观察所有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总结后得出。
在《虎成论金》296期中,虎哥总结了整个全球的三种福利模式:英国政府的工人团结模式、美国政府的施舍模式、德国和日本政府的主导模式。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会走一条不同的福利之路。本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福利的起源与周期当经济的模式变化,组织模式也会改变,福利制度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我们先说英国,这是资本主义的诞生地,他的很多社会制度都具有原创性。
当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贵族将农民从土地中赶了出来,他们开始从事以家庭为中心的毛纺织业,这些纺织品被中间商收购后装船卖到殖民地销售。
因为流离失所的农民众多、竞争激烈,从事家庭纺织业的利润微薄,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差,一旦家里的工人生病或去世,经济困难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面对这种情况,工人之间的互助组织(Mutual Aid)就应运而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组织成员平时缴纳一定的费用,当自己的会员因为疾病、家庭变故难以应对时,互助组织就会为他提供医疗服务,或者为家人提供丧葬费、抚恤金。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社会的瓦解,互助组织在英国迅速增长。
1801年,费德里科伊顿调查表明,当时英国存在着7200个互助组织,有64.8万成年男性会员。1877年注册会员数达到275万、1887年人数达到360万、1897年人数达到480万、1910年人数达到660万。
1911年,英国政府推出了《国家保险法案》,强制对全国1200万公民推行社会保险,互助组织开始衰落。
美国和英国的性质很相似,美国的互助组织叫兄弟会,发挥的作用也类似。1919年,美国大约有900万人是兄弟会会员,20岁以上的成年人占30%。兄弟会分为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保险性质的互助会,主要在工薪阶层之间流行;一种是秘密组织,专注于社交和非正式的互助,广为人知的就是共济会、奥德费勒兄弟会等。
在当时的美国,共济会并不神秘。1930年,共济会成员占美国成年白人男性的13%。这些互助组织办敬老院、孤儿院、医疗保险、为会员家属提供死亡抚恤金等等。
美国在上世纪大萧条前,美国的社会基本福利网络已经组建成,包括黑人在内的每个人都属于一个或多个互助组织。
1919年,据伊利诺斯州健康保险委员会统计,几乎所有家庭至少有一名成员接受兄弟会等互助组织提供的人寿保险,非洲裔占93.5%,波西米亚人占88.9%,波兰人占88.4%,爱尔兰人占88.5%,本土白人占85.2%。
在大萧条之后,罗斯福的新政下,联邦政府开始介入社会福利事业,随着政府福利的扩张,互助组织逐步走向衰落。
英国、美国的社会福利都是应需产生,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政府介入。从经济角度上看,政府统一提供全面的社会保护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强制保护所有弱势民众。否则民众也不会迅速从民间互助转移到国家互助体系中去。
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国家提供社保和工人之间的互助对比,最大的问题就是道德风险。政府提供福利时,更容易滋生问题。不拿白不拿,拿了还想拿的心态。
互助组织提供福利时,他们会直接把这些道德品质低下的工人排除在外,因为他们共处在一个小环境里,非常了解彼此。
比如最古老的非裔组织“普林斯·霍尔共济会”乔治亚分会宪章规定:“任何脏话连篇、放荡、酗酒或者道德上有罪的人都会被剥夺会籍”。“西部矿工联合会”规定:“若是由缺乏节制、轻率或不道德行径导致遭受事故或疾病”,该联合会拒绝提供帮助。
客观上说,互助组织有助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但是当经济大潮挟裹着社会前进时,在效率优先和选票至上的情况下,由国家提供福利的趋势不可避免。
二、福利的弊端1、福利只能给,不能收!
哪个政府要是收走已经给予民众的福利,无论做法是否正确,不出意外它必然会被选民赶下台。相反,只要鼓吹给民众福利就能顺利当选。尤其是直接发钱的福利,更是给容易,减很难!
许多欧洲国家都深陷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希腊。1981年以前,虽然说希腊政治上动荡不断,但是在经济上保持了高增长。1919年到1980年,希腊平均GDP增幅是5.2%,超过当时的经济明星国家——日本,日本同期经济增幅额也不过是4.2%。
1980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值是28%,赤字低于GDP的3%,失业率2%到3%。1981年10月,泛希腊社会运动党通过向民众许诺福利赢得选举。
后来,败选的保守党也开始向民众许诺福利,1980到2009年,30年的时间内,两党靠借款给民众发放福利来赢得选举。
(泛希腊社会运动党:希腊政党。1974年9月3日成立。该党成立后力量发展较快,1977年7月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大会,通过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并确定奉行第三条道路的原则。)
1990年,希腊公共债务占GDP的比值提高到89%,2010年,比值提高到140%。人口只有1100万的希腊竟然有100万名公务员。2019年,希腊政府在社会福利上的投入金额达到人均10600欧元,而人均税收仅8300欧元。
高昂的福利导致53%的人不在工作状态,公共部门人员58岁时即可退休。最终,债务危机爆发,希腊不得不推出财务紧缩方案以换取援助。从2012年以来,希腊政府每次换届都有政党给选民承诺他们要去赖账,一度成为全世界最奇葩的政府。
毫无疑问,这就是选举制度和社会福利相结合后产生的弊端。只不过希腊玩到了极致,其它选举制国家也有类似问题,福利支出占GDP的比值持续上升,极难下降。但美国是唯一的例外。
福利开支易升难降
2、政府要持续被攻击。
国家介入福利之前,福利社会的本质是民间互助。我们前面用了英国、美国的历史讲过。国家介入社会福利后,福利的本质是让富人拿出一部分钱补贴给穷人——削峰补谷。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是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所以被各国广泛采纳。问题是,资本家被政府强行割去一块肥肉补贴给穷人,他甘心吗?
每个资本家作为个体,看到穷人吃不上饭、看不起病,虎哥认为他都会有一定的怜悯之心,这是人的道德感所驱动的。可是资本家作为一个整体,他要为股东服务,他要让资本增值,面对政府额外的税收,他本能就是排斥的。
尤其是政府在分配福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腐败、舞弊、低效等等现象,更容易让资本家群体反感,进而被作为攻击福利社会的把柄。
在资本的操弄之下,他们能把一切问题都归因到政府提供的福利太多、管的太多、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等等。以上图中福利开支垫底的美国为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竟然有很多人批评美国政府提供的福利太多了。实际上是颠倒是非。
2001年,小布什想要政绩,想提高美国民众的住房拥有率,但是又不想给民众花钱、也不愿意让富人承担这部分税收。所以他命令房利美、房地美大量购买次级贷款,从而刺激银行大量给穷人放房贷,房利美、房地美都是美国的国企,有政府担保,可以把垃圾债券顺利地卖出去。
(房利美:是最大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扩大资金在二级房屋消费市场上流动的资金的机构。房地美:是第二大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开拓美国第2抵押市场,增加家庭贷款所有权与房屋贷款租金收入的机构。)
次贷危机爆发后,全体美国人、以及全球购买这些债券的投资人一起承担了损失,美国金融机构巨头又获得了大量的救助,又赚了一笔。
所以,明明是美国政府不愿意花富人的钱给民众提供福利,最终竟然被怪罪于政府的福利提供的太多。虎哥讲过很多次,美国是资本集团掌权最彻底的国家,给民众的福利是所有的发达国家里最少的。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写了《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这本书系统地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共和党是如何反对向富人征税、反对给穷人福利。
《美国怎么了》 保罗·克鲁格曼
在富豪和保守派家族基金会的资助下,他们收买研究机构、宣传新自由主义、攻击工会、削减福利,造成了美国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由于作者的立场问题,书中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事实很清楚。那就是,今天的美国从富人身上抽税是一件很难的事!!!
福利社会还有什么弊端呢?那就是政府的行政能力,以及税收的用途必须高度透明。否则资本家会盯死政府,随时会挑起社会矛盾。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资本家,政府和工人都是弱势群体。操纵选举、操纵议题对于有组织的资本家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有本书叫《堪萨斯州怎么了?》,这本书里托马斯·弗兰克说:“诡计一成不变……为了制止堕胎而投票,得到的是资本增值税的逆转;为使国家再度强盛而投票,得到的是去工业化;为反对那些“政治正确”的大学教授而投票,得到的是供电业管制的解除;为摆脱骑在背上的政府而投票,得到的是从媒体到肉类加工所有行业的集中与垄断;为挺身迎战恐怖分子而投票,得到的将是社会保障私有化的企图;为打击精英主义而投票,得到的是财富集中度达到我们有生以来的最高点,工人无权无势,CEO 的薪水升上了天。”作者用非常深度的文字,精准地描述了资本是如何拿情绪化议题做文章的高超本领。
《堪萨斯州怎么了?》 纪录片 (2009)
当政府的税收使用直接关系到富人利益的时候,他们会时刻盯紧你的钱袋子。这既是经济规律决定的,也是资本增值的需求决定的。
三、福利的目的虎哥看到绝大部分资料都是从道德的角度讲述福利的重要性,或者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角度否定福利存在的必要性。其实从英国、美国的互助组织诞生可以看出,福利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在今天更是如此!
1、从功利的角度讲,福利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础保障!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让老百姓吃饱饭是没办法教化的。2000多年前的封建王朝更替史告诉我们,每当“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农民起义就会此起彼伏,政府离被推翻的日子就不远了。
这也是政府必须提供基本福利的原因。所以自隋朝以后,中国所有封建政府都在州县设义仓,以备灾年,这也是一种福利,目的是尽可能地延长统治时间。
2、从经济原因方面说,福利是驱动社会建设的深层动力!
虎哥认为,福利社会的目的是让公民不因为出身而影响自身能力的发挥。父母的财富可以顺利地传承给子女,但才能无法传递。因为生育就像基因的随机漫步,谁也不能保证优秀的父母就一定能带来优秀的子女。
现代福利制度的存在是尽可能把社会的优秀人才筛选出来。不因为家庭贫穷而无法读书,不因疾病来袭而遭遇无法承受的负担。让国家范围内的每个公民尽可能享受起点的平等,不浪费本国的人才。这是建设福利社会的最大意义!
以中国为例,我们现在实现了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下一步应该是尽可能让城乡教育差距缩小。不能因为一个人生在农村而承受劣质教育的资源,承受起点的不平等。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就非常好,他们根据学校人数,配置标准化的硬件,让城乡教师持续轮岗。
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所谓的名校,基本做到了软硬件均等化。当然,他们考大学和我们一样,也是要用分数竞争。国家用福利保证起点的平等,但是能跳多高、能走多远,完全看个人能力。
3、从政治原因方面看,福利让民众和国家产生深刻的关系!
谁提供福利,民众就忠心于谁!英美自然而然产生的“互助模式”,它大大增强了基层社会的凝聚力。民众只忠于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工会,而不会忠实于自己的国家。当政府发现组织起来的工人、民众可以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政府才想把他们为自己所用。
早在英国、美国政府接管民众的互助模式之前,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就于188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建立《工人赔偿法》,1889年建立《伤残和养老保险法》。
这三部法律构成了现代世界第一个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俾斯麦承认,他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是要制造一个强大的德国。
他很清楚,谁把工人组织起来,工人就忠于谁。当时的德国四分五裂,日尔曼人常年在欧洲各国当雇佣军,俾斯麦用社会福利的方式把日尔曼人统一聚在一起,在普鲁士的基础上创造了强大凝聚力的德国。
正是因为这种凝聚力,德国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而不崩塌,因为每个人都通过福利制度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历史学家哥茨·阿里在《希特勒的受益者:掠夺、种族战争、和纳粹福利国家》一书中分析了这种现象。
四、中国的选择又有哪些?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的工人和国家公务员依附于国家享受终身福利,而农民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被固定在土地上没有迁徙自由。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游荡于城乡之间,本质上他们是国家组织体系之外的人。
建设福利社会是给原来的制度打补丁,本质是把所有公民都纳入国家的温暖怀抱。提升国家的民族的凝聚力。
虎哥认为不能因噎废食,反对建设福利国家的学者谬论很多,我们要坚守人间正道,毛主席说过人间正道是沧桑,建设能给民众兜底的基本福利社会。这是虎哥非常清晰的观点。
福利社会不是发钱,而是解决社会问题。就像今天的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普遍是60后,最后他们回到农村,第二代农民工是80后、90后,但已经回不去了,如果城市不给他们建立基本的保障,那么他们就是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解决他们的问题不是发钱,而是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技能培训等服务。给他们提供在这个社会赚钱的能力,让他们的下一代享受起点的公平。
和欧美相比,中国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们的国有企业已经基本建立了现代管理体系,整体效率和国外同行相比也很有竞争力。最关键的是,他们完全被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相关收入定向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建设福利社会所导致的税收压力。
免责声明:本节目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优选控股创始人;财经视频节目《虎成论金》主讲人;新华社2014中国经济人物 。欢迎搜索关注我的主页【虎成论金】,如果觉得看文章太花时间的话,还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找到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