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忆秦娥和梧桐影的不同(同是灞桥送别有啥不一样)

忆秦娥和梧桐影的不同(同是灞桥送别有啥不一样)可以说,马致远所描写的这一场灞桥离别和《忆秦娥》中所反映的思想,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他们都没有停留在个人的儿女私情之上,而是将这种深邃的情感,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上升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上。在灞桥饯别王昭君的时候,汉元帝有大段的唱词,马致远用重叠交错的词句,典雅清丽的语汇,反映了深秋萧瑟、深宫冷落的环境,衬托出汉元帝对昭君的深深依恋。 《汉宫秋》和《忆秦娥》一样,从灞桥入手,从一位女子入手,反映出来的,却是厚重而深沉的历史感怀。

从《忆秦娥》开始,便有无数的作品开始描写灞桥的送别,而这些作品中,无独有偶,都会出现这样一位女子的形象。可以这么说,“女子”、“灞桥”、“柳”,已经成了此类作品的固定模式。而且,这类作品的文学体裁相当多样,不仅局限于词,在诗中也屡屡有呈现,甚至是在元杂剧中,也有这样的艺术形象。

比如,在马致远的《汉宫秋》中,作者就塑造了这样一位在灞桥送别的女子形象,但是和其他作品不一样的是,一般的作品,或者言明,或者暗示,都是说女子送自己的心上人离开,而在《汉宫秋》中则不一样,离乡背井的人,是那个女子自己。这位伟大的女性,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昭君。

忆秦娥和梧桐影的不同(同是灞桥送别有啥不一样)(1)

王昭君的灞桥送别与众不同,她是在和某一个人依依惜别吗,她告别的是谁,是汉元帝吗?不,王昭君告别的是自己的祖国,是美好的家乡,是千万里的河山。

在灞桥边,她留下了汉衣,然后,便毅然决然地奔赴边疆。这一次的灞桥离别,是灞桥之上最与众不同的一次离别,它反映了一个红颜女子,为了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的场景,这里面所透露出来的悲壮和凄凉,远胜于任何一次的灞桥离别。

可以说,马致远所描写的这一场灞桥离别和《忆秦娥》中所反映的思想,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他们都没有停留在个人的儿女私情之上,而是将这种深邃的情感,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上升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上。

在灞桥饯别王昭君的时候,汉元帝有大段的唱词,马致远用重叠交错的词句,典雅清丽的语汇,反映了深秋萧瑟、深宫冷落的环境,衬托出汉元帝对昭君的深深依恋。

忆秦娥和梧桐影的不同(同是灞桥送别有啥不一样)(2)

《汉宫秋》和《忆秦娥》一样,从灞桥入手,从一位女子入手,反映出来的,却是厚重而深沉的历史感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