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交所的诞生(深交所成立30年起了个大早)
关于深交所的诞生(深交所成立30年起了个大早)深圳当时请香港新鸿基负责人作为金融顾问,协助深圳制定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有关证券交易的法规文件,并帮助培训人员。由于具有毗邻香港的优势,深圳筹备组可以直接去香港学习香港联交所的规章制度。老股民都知道,深交所的股票代码最开始是4位数字的,就是来自香港。这几个月的时间,专家成员不分昼夜地翻译境外公司法、证券法、投资者保护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交易所章程等,到1989年中整理出200多万字的证券资料。深圳发展银行的股票1988年4月首次实行柜台交易之后,深圳市领导感觉到要创办一个股票集中交易的市场,但是当时又不能直接说要搞股市,只能说特区要建立资本市场。当时市领导访问欧洲时,感觉到建立证券市场迫不容缓,开始组件专家组进行研究,专家组成员之一禹国刚就曾在日本留学学习过日本证券市场。到底谁才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国证券史上一段有趣的公案,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当时的战略转向,还可以了解
今天是深交所成立30周年的日子,具体来说,深交所在30年前的12月1日开始营业。
在此前几天的11月26日,上交所也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日子,不过开业要等到二十多天之后。
很多熟悉中国证券史、中国股市的朋友都知道,上交所是中国1949年成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但是,深圳人不服:哪有交易所成立了不营业的?深交所更是理直气壮认为:我们才是1949年后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深交所大楼
到底谁才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国证券史上一段有趣的公案,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当时的战略转向,还可以了解到深圳特区当年史如何改革,如何突破的。
八十年代上海、深圳已经有不少股份公司,比如上海的申华电工、飞乐股份等“老八股”,深圳以万科为首的“老五股”,这些股票虽有交易,但都是很原始的柜台交易。比如在上海,交易价格是买卖双方口头谈妥后,由工作人员手工填写到公告板上的。在深圳,在1987年前后就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柜台交易市场,还有不少场外交易。
早年深交所
深圳发展银行的股票1988年4月首次实行柜台交易之后,深圳市领导感觉到要创办一个股票集中交易的市场,但是当时又不能直接说要搞股市,只能说特区要建立资本市场。当时市领导访问欧洲时,感觉到建立证券市场迫不容缓,开始组件专家组进行研究,专家组成员之一禹国刚就曾在日本留学学习过日本证券市场。
深圳当时请香港新鸿基负责人作为金融顾问,协助深圳制定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有关证券交易的法规文件,并帮助培训人员。由于具有毗邻香港的优势,深圳筹备组可以直接去香港学习香港联交所的规章制度。老股民都知道,深交所的股票代码最开始是4位数字的,就是来自香港。这几个月的时间,专家成员不分昼夜地翻译境外公司法、证券法、投资者保护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交易所章程等,到1989年中整理出200多万字的证券资料。
1989年9月8日,禹国刚等人执笔起草了《关于筹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请示》。1989年11月15日,深圳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同意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批复,随后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组成立,禹国刚和王健成为筹备组负责人。
这时的上海也感到,改革开放的部署要从金融改革抓起。1989年12月2日,身兼上海市委书记和市长两职的朱镕基在会议上提出,要建立证券交易所和引进外资银行。上海建立证券交易所的想法得到中央层面的肯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筹备。
中国要搞证券交易所的消息开始在市场上流传,市场对股市非常期待,1990年以来那几只“老五股”、“老八股”都开始疯狂上涨。股票供不应求,交易异常活跃,但是整个证券交易柜台的秩序却非常混乱,场外交易也很猖獗。对于深圳来说,推出集中的证券交易所已箭在弦上。当时深圳专门开发了证券交易电脑辅助系统,以实现集中交易、自动撮合,这样既规范,又没有人工竞价中人为作鬼的弊端。
深交所奋斗牛雕塑
在深圳筹备工作如火如荼之际,上海那边也是快马加鞭。1990春朱镕基访问美国、新加坡等地后,在最后一站香港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年内成立。这个消息让西方世界倍感兴奋,当时他们已经认识到上海正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心,上海推出证券交易所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一步。
不过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上交所筹备人员却高兴不起来:这么短的时间怎么能弄出来。好在深圳这边起步早,进行得七七八八了,于是上海直接从深圳取经,上交所筹备进度大步加快。
尽管深圳这边准备充分,但是却一直没等到国务院批准开业的文件。在当时上海成为中国第二波改革开放的中心,各项政策力度都向上海倾斜。1990年11月,国务院批准上交所成立,并定于12月19日正式营业。看来深圳起了个大早,要赶个晚集。深圳方面急了。
11月22日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赶往筹备办公室开现场会议。他后来回忆说:
“一进门,我就向筹备小组负责人王建、禹国光询问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他们说一切就绪,马上就能开业。我又问为什么不开业,他们说尚未接到主管机关的批文。我告诉他们,既然股票黑市盛行,急待实行集中规范交易,而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明天就开始试营业,手续由市里申请补办。后来大家商议选择合适的时间,再好好准备一下,就这样,交易所试营业 的日子又往后推迟了几天。”
李灏与市长郑良玉看了电脑辅助系统演示之后,在屏前题字,当日拍板定下开业时间。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始了1949年后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第一次集中交易。对外声称“试营业”,但实际上一切准备就绪,与正式营业没有区别。这一天也就成为深交所的成立日期。
没有准生证,深圳也敢生。这就是当时的深圳改革者。深交所直到第二年才获得国务院的批文。深交所创始人禹国刚后来说:
“在中国,想生小孩是要有出生证的,如果拿这个做比喻,那就是上交所先拿到出生证。1990年,中央也同意批给深圳,只是深圳比上海晚拿了几天。但是要讲小孩谁先呱呱坠地,那是深交所。深交所是1990年12月1日开始试营业,上交所是1990年12月19日,深圳比上海早18天。要给深交所补这个户口,也只能从1990年12月1日算起,不能是其他的日子。”
深交所与上交所的竞争从成立之日开始,一直延续十年而僵持不下,但最终与两个城市的地位、战略发展相关,因此在2000年中国金融战略大调整中,深交所暂停IPO,从而与上交所不再有实质性的竞争,二者也再难以相提并论。不过,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深交所的成立及其后的创新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上不可回避的一页。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本文为“世范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