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三藩之战(沐王爷的巅峰之战)
真实的三藩之战(沐王爷的巅峰之战)而沐英只有3万人,大部分还是步兵,显然应该尽量避免正面对决。哪知沐英给思伦发下了战书,约他明日大战一场。思伦发笑了,此举正中他下怀,十比一的兵力优势,谁怕谁。麓川这一次是倾国而出,有30万人马,其中战兵达到8-10万,精锐战兵都披有铜甲或铁甲,擅长投掷标枪,而且还有数百头战象。麓川士兵纪律严明不亚于明军,绝非乌合之众。麓川政权的创始人是思汗法,父亲是元朝设置的麓川路总管。思汗法一家是当地傣族的首领,被迫向元朝臣服。眼看元朝衰微,思汗法率兵建立麓川政权,屡败驻云南的元军,疆域最大时包括今缅甸、泰国、印度阿萨姆邦的各一部分地区,以及大半个云南。明军平定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后,大军北归,只留下沐英率少数兵力镇守。思汗法的儿子思伦发不甘心失去往日的权势,纠集当地土司叛乱,攻陷数城。洪武十年,朱元璋准备发兵21万解决麓川叛乱。思伦发在明军主力集结完毕之前,抢先攻打定边府。沐英决心不等主力到达,出兵解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沐家,为大明世镇云南的异姓藩王,沐家最后一位王爷以身殉国,做到了与大明共始终。但是说起沐家最初的功绩,恐怕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第一代沐王爷叫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关系极好,这也是他能异姓封王的重要原因。不过,这个“王”是沐英死后追封的,他在世时的爵位是西平侯,后人承袭的是黔国公。
如果认为沐家的显赫地位来自与皇室的关系,那就小看沐英了,由于很早便被安排到偏远的云南,沐英没有机会在波澜壮阔的北方草原上施展军事才华,但他对国家的贡献绝不亚于明初的其他名将。
麓川之战是沐英征战生涯的巅峰,以3万人马大破30万麓川军,使云南成为明朝的实控疆域。这个麓川军并非只有原始武器的蛮夷,而是当时称霸东南亚的强权。
麓川政权的创始人是思汗法,父亲是元朝设置的麓川路总管。思汗法一家是当地傣族的首领,被迫向元朝臣服。眼看元朝衰微,思汗法率兵建立麓川政权,屡败驻云南的元军,疆域最大时包括今缅甸、泰国、印度阿萨姆邦的各一部分地区,以及大半个云南。
明军平定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后,大军北归,只留下沐英率少数兵力镇守。思汗法的儿子思伦发不甘心失去往日的权势,纠集当地土司叛乱,攻陷数城。
洪武十年,朱元璋准备发兵21万解决麓川叛乱。思伦发在明军主力集结完毕之前,抢先攻打定边府。沐英决心不等主力到达,出兵解救定边府,同时会会这个思伦发。
麓川这一次是倾国而出,有30万人马,其中战兵达到8-10万,精锐战兵都披有铜甲或铁甲,擅长投掷标枪,而且还有数百头战象。麓川士兵纪律严明不亚于明军,绝非乌合之众。
而沐英只有3万人,大部分还是步兵,显然应该尽量避免正面对决。哪知沐英给思伦发下了战书,约他明日大战一场。思伦发笑了,此举正中他下怀,十比一的兵力优势,谁怕谁。
次日,麓川军以战象首先破阵,直冲明军而来,战象披有厚甲,可以防御历代中原军队皆擅长的强弩。只可惜这一次明军不用弩,改用了火器。只见明军步兵手持火枪,分作三排轮流发射,保证火力不中断。沐英创造的“三段击”被认为是火器史上最早的轮射战术。
另一方面,麓川马体形小,骑兵不能披甲,完全不是明军铁甲骑兵的对手。凭借火器和骑兵,以及本身就是百战之师的明军,沐英以3万破麓川军30万,斩首3万余级,俘虏1万余人和37头战象。麓川军的战象损失殆尽,死于逃亡路上的士兵更是多得难以计数。
此役之后,原先被麓川政权控制的大半个云南,终于真正纳入了明朝版图。为了确保南疆的安宁,朱元璋命沐英永镇云南,开启了沐王府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