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不要去追求完美到最后一场空(别追求完美结果了)

人不要去追求完美到最后一场空(别追求完美结果了)其实在看到作文要求时就想到了一个题目,总觉得还差点意思,那就先等等吧。而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或许是:我想取个更优质的题目。前几天发生了一件让我觉得有些羞于启齿的事情:考事业单位时,大作文忘记写题目。对于这种作文都能忘记写题目的行为,我一直无法理解,并且认为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然后,我就干了。

人不要去追求完美到最后一场空(别追求完美结果了)(1)

[比心]

和朋友聊天时,我问她有没有这种感觉:

“特别用力的想做好一件事,努力追求一个“完美成就”时,等到结果出来却发现,好像还不如那么随意一做来的优秀。”

她秒回,“我也是这样,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吧,越是想追求完美的往往结果越是不太好”。

人不要去追求完美到最后一场空(别追求完美结果了)(2)

前几天发生了一件让我觉得有些羞于启齿的事情:考事业单位时,大作文忘记写题目。

对于这种作文都能忘记写题目的行为,我一直无法理解,并且认为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然后,我就干了。

而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或许是:我想取个更优质的题目。

其实在看到作文要求时就想到了一个题目,总觉得还差点意思,那就先等等吧。

然后,直接完全忘记这回事。

晚上睡觉之前突然想到没写上题目,那一刻的悔恨令我窒息,这比用了一个不好的标题更让我难以接受。

我和朋友吐槽说,这题目是真的“完美”了,完美留白,极具包容性。

明明是想做到更好一点,结果却朝着未预料到的情况发展了。

想追求完美时,不由自主的想等等,等一个更好的存在。不料等了太久,结果与预期背道而驰,不仅没等到“完美标题”,与“完成标题”都失之交臂了。

人不要去追求完美到最后一场空(别追求完美结果了)(3)

我还想到了我大学舍友做毕设时发生的一件事。

我们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本身应该是完成一个完整的片子,但由于疫情的原因,片子拍不成了,考查的重点就自然而然放在了剧本上。

当她得知重点放在剧本上后,整天攒足了劲儿,想寻找灵感写一个有深度有意义的故事。

我们开始时写故事时,她在想;

我们完成初稿故事时,她还在想;

我们和老师沟通故事时,她仍然在想;

我们故事都基本完成时,她终于着急的整理了灵感,上交了自己的初稿给老师。

可想而知,匆忙上交的故事结果并不好。其他同学已经通过和老师的多次沟通和修改,故事已然慢慢完善成熟,而她深挖的灵感主题也没能得到老师的青睐。

她说通过和老师的沟通才知道,自己认为“好的作品”老师说并不成熟,而认为“简单的故事”却被老师点评说“很有人情味,带有一定的社会性意义”。

仔细想来,这就是由于学识、认知、经验、审美之类的导致的。

我们将自己困在了较为单一的环境下,只研究自己喜欢的,认为有意义的,便觉得这是最好的,也就是新闻学中所说的“信息茧房”

换言之,努力的方向完全是“自嗨式”的,是自己“一厢情愿”的选择。

由于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只注重自我的满足感,从而忽视了目标对象的认同,努力的方向出现了偏差,那么即使再多的努力,也相当于无用功。

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又怎么能看到世界的广阔多样。

从一开始所努力和付出的方向就出现了偏航,结果不尽人意也就不意外了。

我记得她曾经说后悔一直拖延。归根结底,是前期浪费了太长时间,不然方向问题、故事选题都是可以在和老师的沟通中解决的。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打乱了正确的节奏。

人不要去追求完美到最后一场空(别追求完美结果了)(4)

我们追求完美,希望每一处都精致妥帖,所以我们开始漫长的准备和甄选,而我们也迎来了一个不好的习惯——拖延

人们总觉得等一等会有更完美的存在,然而这样的等待却在降低我们的完成度。

当我们没能得到心中的完美预期时,就总想着等等,因为我们认为等等会有更好的结果。

上台分享的PPT工作汇报,必然要花费大量时间找一个最好的模板,但是最终时间不够内容质量大打折扣;

期末实践大作业,必要找到最丰富的资料来完成,但最终因为材料冗长,缺乏逻辑,显得混乱,被老师点评:网上资料的堆砌。

明明想尽可能做到最好,又常常事与愿违。

因为我们在准备、等待的过程中已经错失了很多机会,比如我,比如我的室友,或者还有大家。

居里夫人说:“完美催人奋进,但苛求反而成为科学的大敌。”追求完美让我们更加努力,而过于追求完美也可能让我们本末倒置。

很多人在开始写文章的时候,都希望下笔就是一篇打动人心的温暖文章,但实际开始才知道多难。

在没有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就想着要去创造一篇完美的文章,很可能第一步就卡在了“完美标题”上,那何时才能完成一篇文章呢?

我最开始写文章时候,期待自己每篇文章的每个字句都能有韵味。

然后——

我发现我三天也写不出来一篇文章。

所以现在写文章都是尽可能一气呵成,之后在初稿上反复修改。

甚至有的文章可能前一晚刚写完,第二天全部推翻。

即使当时比较满意的文章,隔段时间再看,也可能只觉得用四个字来形容“啥也不是”。

我并不认为世间有完美的存在,但我们可以在完成的基础上努力趋向完美。

所以也有人说先完成,再完美,我深以为然。

完成是基础,完美是基础上的建筑。

永远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心]

感谢遇见。

谢谢你能来,

可以的话,更想你留下来。


往期推荐

30岁前要完成的100件愿望清单

作者简介:

桑杏儿,95后撰稿人,余生没那么长,忠于自己,尽情热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