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样坦然面对亲人离世(看完人生大事面对亲人离世)

怎样坦然面对亲人离世(看完人生大事面对亲人离世)我们的殡葬习俗,在人去世后的三天里,会设灵堂,晚辈亲属会守夜,会有遗体告别仪式。这些风俗流程,其实就是给我们流淌悲伤的过程,让我们的悲痛以语言表达或者痛哭的方式宣泄出来。她接受了外婆永远离开了自己这件事,三妹把外婆跟小文之前通过电话手表说的话翻录出来,小文想念外婆的时候就一遍遍地听语音,小文深深的想念着外婆。1、哀伤是需要流淌的——不要刻意压抑我们的悲伤,难过的时候就哭出来《人生大事》电影里,小文的外婆走了,但是小文还不知道一个人去世意味着什么,因为看到三妹他们抬走了外婆,就跟在三妹屁股后面说“我的外婆呢,你还我外婆!”无论三妹在做什么,跟在后面就一直说这句话。她觉得外婆被他们弄走了,她要把外婆找回来。直到三妹因为工作上的差错气急了,站在殡仪馆门口跟小文狠狠地说了一个人离世是这个人再也回不来了,再也见不到了。小文懵了,结结实实地痛哭了一场,之后,小文不再跟三妹要外婆了。

“人生除了生死,都无大事”,这是电影《人生大事》里主人公三妹的父亲跟他说的一句话。当时的三妹没有心思继承父亲的殡葬事业,刚出狱为了生计勉强听父亲的话在店里干着,内心却是各种抵触。

经常面对去世的人的那些亲属,看着他们的悲痛,三妹内心都没有任何的情绪反应。女朋友跟了别的男人,他用发脾气打架暴躁的方式来发泄,面对父亲一直对他寄予的厚望,他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与父亲对抗。

直到遇到因为外婆去世成为孤儿的小文的生存问题,以及后来面对父亲的离去,三妹才真正地体会到了哀伤,心痛的感觉。

面对亲人的离世,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哀伤和痛苦呢?

1、哀伤是需要流淌的——不要刻意压抑我们的悲伤,难过的时候就哭出来

《人生大事》电影里,小文的外婆走了,但是小文还不知道一个人去世意味着什么,因为看到三妹他们抬走了外婆,就跟在三妹屁股后面说“我的外婆呢,你还我外婆!”无论三妹在做什么,跟在后面就一直说这句话。她觉得外婆被他们弄走了,她要把外婆找回来。

直到三妹因为工作上的差错气急了,站在殡仪馆门口跟小文狠狠地说了一个人离世是这个人再也回不来了,再也见不到了。小文懵了,结结实实地痛哭了一场,之后,小文不再跟三妹要外婆了。

她接受了外婆永远离开了自己这件事,三妹把外婆跟小文之前通过电话手表说的话翻录出来,小文想念外婆的时候就一遍遍地听语音,小文深深的想念着外婆。

我们的殡葬习俗,在人去世后的三天里,会设灵堂,晚辈亲属会守夜,会有遗体告别仪式。这些风俗流程,其实就是给我们流淌悲伤的过程,让我们的悲痛以语言表达或者痛哭的方式宣泄出来。

怎样坦然面对亲人离世(看完人生大事面对亲人离世)(1)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2、尽可能多的有效陪伴——平时多倾听,多聊天,才能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人生大事》电影里,小文留在了三妹的身边,因为小文,三妹接纳了自己目前的很多现状,包括跟父亲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聊天。

父亲告诉三妹,拿他一直跟哥哥相比,不是三妹真的多么不如哥哥,父亲如何看不上三妹的所作所为。哥哥的离世对父亲的事业是一次巨大的牺牲,因为哥哥的去世,父亲的愧疚和无力感,叠加在了对三妹继承自己事业的期待上。

当我们和家人亲人坐下来聊天,用心感受着当下的彼此的时候,是会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明白他内心的感受,这是最有效的陪伴,会滋养着彼此。

我的同学白玉,父亲生病很多年,一直来来回回住院,远嫁的她也疲于两地奔波。后来她做了个大胆决定,辞职回家陪父亲。所幸,她的决定也得到了爱人的支持。

于是,她安安心心地在家陪着爸爸和妈妈,住院了就陪在父亲的病床前。出院了,就每天陪着爸爸妈妈一起买菜,吃饭,聊天。

父亲离开的时候,白玉跟我说,如果她当时没有那么做,真不知如今该如何面对离开的父亲,她为自己当时的决定感到很欣慰。

当然,这是个别的举动,无法复制和效仿。但是,无论我们做了什么样的陪伴,只要是发自内心,是真诚地去做的事情,我们的亲人都是能感受到的,这是能让自己心灵得到慰藉的。

3、尽可能地满足他的愿望——让我们少留下些遗憾

《人生大事》电影中,父亲在弥留之际,看着三妹踏踏实实的继承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的照顾好小文,父亲是满意的。最后交给三妹一个愿望:希望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束。三妹不按常理的在江边给了父亲一个绚烂的烟花绽放。

当然,这是电影艺术创作,现实中不会有人这样去做。但是,三妹看着是完成了父亲的愿望,其实是一次对自己的安慰,化悲伤为力量。告诉父亲和自己,他会尽全力去做好父亲希望他做的事情。

艾青的父亲退休后很想和老伴一起坐轮船游三峡,看看三峡的雄伟壮观。好几次家人聊天的时候都提起这个想法,但是,艾青的妈妈一直不愿意,说自己会晕船,坐船怪吓人的。艾青也就没把这个事情特别放心上。

她也询问过几次长江游轮旅游的事情,不是季节不合适就是感觉价格有点高,感觉也不是很着急,也就一直没想这个事情了。

后来,父亲生病了,刚开始几年忙于各种治疗,病情稳定后,父亲也一点点年纪上去了,加上有病在身,身体已经不能承受长途旅行的疲劳了。

直到过世,父亲这个愿望就一直没能实现。这成了艾青心中永远的一个遗憾和痛点……

当然,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满足父母和家人所有的愿望,我们可以在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最想被满足的那一个,然后去做这件事。

我们也无须给自己赋予很强的全能感,毕竟我们也是凡人,每天的时间也就那些,做了这件做不了那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意识,在什么时候去做什么事情。如果得知家人病重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时间就需要更多的对她(他)倾斜,去尽可能的满足愿望和陪伴。

4、尽可能地为他多做些事——减轻我们的愧疚感

电影里,只要父亲出现就会看到三妹的姐姐同时出现,父亲的身边一直有女儿在支持着。父亲要把房子过户给儿子,姐姐毫无怨言地陪着父亲一同去办理过户手续。最后在医院里,姐姐一边和爸爸弟弟聊天,一边帮父亲剪脚指甲。

她知道,自己不能继承祖业,但是陪伴和支持是她当下能为父亲做得最好的事情。

朋友小欧的爸爸肺癌晚期,住院已经半年了。每天没有办法好好睡觉,因为躺着全身疼,整夜整夜地只能坐着睡。爸爸每天情绪很不好,动不动就对着小欧的妈妈发脾气。小欧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一天一个同事告诉小欧,说乡下亲戚有个治疗肺癌的偏方,但是需要烤过的癞蛤蟆。小欧与弟弟商量就跑到同事亲戚乡下去,请他们帮忙捉癞蛤蟆,自己和弟弟周末到乡下自己去烤。

就这样连续几个周末,小欧和弟弟都泡在乡下烤癞蛤蟆,一去就是两天,每次烤那些癞蛤蟆都需要大半天的时间,烤干后再磨成粉。

后来小欧跟我说,其实她和弟弟当时的想法是,因为他们还有工作无法24小时陪伴在病弱的父亲身边,但无论是在医院接受治疗,还是民间偏方,她和弟弟能为爸爸哪怕多做一件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安慰。

为亲人做事,不分大小。带他们旅行,吃自助餐,或者帮他们去打一桶纯净水回来,下厨为他们做饭,陪跳广场舞……在我们回忆怀念的时候,这些都是能够给到我们安慰和温暖的事。

如果我们在亲人生前做了陪伴,尽可能地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了解并懂得他们内心的想法,那么,当我们面对去世这件事的时候,会少一些遗憾和内疚。

然后想想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格,我们身上有这些品格吗?他们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做,能让他们感到欣慰和骄傲呢?我们最后能做的是什么,想必大家慢慢会得到答案,从而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好好的生活!

最后说一句:如果我们沉浸在悲痛中的时间过于长,自己始终无法从悲伤中出来,请记得一定要寻求身边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找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聊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