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对牛弹琴(石涛对牛弹琴)
石涛对牛弹琴(石涛对牛弹琴)典故:牛叫知音切莫弹,此调一曲琴先烂。这幅作品极有趣,图中一古高士模样的人,手抚古琴、正襟危坐。琴前一硕壮玄牛,匍伏于前,其肥大屁股直直地着对我们这些看客。最有趣的还是,图中有题诗共四通,近九百字。其中一段为: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听真听假聚复散,琴声如暮牛如旦。
石涛 | 对牛弹琴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在艺术上,石涛是一位画家,同时又是甚有品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造园家。石涛又是在中国绘画史上罕见的思想者,一篇《画语录》,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
石涛(1630—1707),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
清 石涛《对牛弹琴图》
《对牛弹琴图》是石涛晚年的重要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此图构思精妙,是研究石涛晚年思想不可多得的材料,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号为京1-4742。
这幅作品极有趣,图中一古高士模样的人,手抚古琴、正襟危坐。琴前一硕壮玄牛,匍伏于前,其肥大屁股直直地着对我们这些看客。最有趣的还是,图中有题诗共四通,近九百字。其中一段为:
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
听真听假聚复散,琴声如暮牛如旦。
牛叫知音切莫弹,此调一曲琴先烂。
典故: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牟子》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对牛弹琴图》具备典型的文人精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来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忽然冷水浇背当头棒喝,战战于蕴含其中的大智慧与大批判。对牛弹琴,众人皆知其意,晚年的石涛却数次反其意而用之,多次画此画,其中一定大有深意。中国哲学的高妙之处在于“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反映在中国画上,主张画外意境的传达。
“对牛弹琴”一词本是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但原济的《对牛弹琴图》通过作者自题中“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
清 石涛《对牛弹琴图》局部
画面以浓墨绘一高士,一古琴,一玄牛。除此之外,画面别无他物。画中高士,神情静穆,目视前方,手挥五弦。玄牛静卧,相对高士,只留背影,侧耳倾听。淡墨有无,缭绕其间。空阔的背景,洗练的笔墨,超拔的诗意,不尽的语言……
清 石涛《对牛弹琴图》局部
此图右上以隶书写“对牛弹琴图”五字,向左录曹子清盐使、杨耑木太史的原韵,其下录顾维桢(幼铁)和曹、和杨诗。接其后石涛录自己所作古体诗两首。
石涛和曹子清盐史对牛弹琴诗云:
古人一事真豪爽,未对琴牛先绝赏。七弦未变共者谁,能使玄牛听鼓掌。一弦一弄非丝竹,柳枝竹枝欸乃曲。阳春白雪世所希,旧牯新犊羞称俗。耸背藏头似不通,徵招角招非正宫。有声欲说心中事,到底不爨此焦桐。牛声一呼真妙解,牛角岂无书卷在。世言不可污牛口,琴声如何动牛慨。此时一扫不复弹,玄牛大笑有谁尔。牛也不屑学人语,默默无闻大涤子。
和杨耑木太史对牛弹琴诗云:
非此非彼到池头,数尽知音何独牛。此琴不对彼牛弹,地哑天聋无所由。此琴一弹轰入世,笑绝千群百群里。朝耕暮犊不知音,一弹弹入墨牛耳。牛便倾心寐破云,琴无声兮犹有闻。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听真听假聚复散,琴声如暮牛如旦。牛叫知音切莫弹,此弹一出琴先烂。
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清 石涛《对牛弹琴图》局部
千年以来,一代代中国文人,精神澡雪,率先垂范,用高洁的人文追求树立起了自身人格,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才树立起了自己的堂堂尊严。这“行动”的前提是“精神”——文人精神。纵观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散文、辞赋、音乐、书法、绘画,凡能流传于世且能称其为经典者,他们的背后,都立着一个完美的人格,那是铮铮文人精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