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态度(肉体饥寒交迫心理反复纠结)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态度(肉体饥寒交迫心理反复纠结)41岁最终决定归隐之后,贫困、饥寒交迫,就始终伴随着他。于是不得不再次出仕。饥寒交迫,几乎相伴陶渊明的始终:28岁初次出仕的原因就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十三年仕途,在家丁忧的三年间,脑洞大开,学着当个自耕农,春天还很高兴,到了冬天,就傻眼了:“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陶渊明41岁作《归去来兮辞》,多么的潇洒。

可是归隐之后,却还是有两个问题,在后半生一直折磨着他,一个是肉体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

(1)肉体上的饥寒交迫、贫病交加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选择,并不存在只有好没有坏的道路。

陶渊明循其本性,选择了归农,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诗意盎然,他需要经受农夫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各种自然灾害,收成不足,饥寒交迫,以及晚年的贫病交加。

饥寒交迫,几乎相伴陶渊明的始终:

28岁初次出仕的原因就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

十三年仕途,在家丁忧的三年间,脑洞大开,学着当个自耕农,春天还很高兴,到了冬天,就傻眼了:“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于是不得不再次出仕。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态度(肉体饥寒交迫心理反复纠结)(1)

41岁最终决定归隐之后,贫困、饥寒交迫,就始终伴随着他。

50岁的时候,身体衰老,进一步变成了贫病交加,“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此后,陶渊明,关于饥寒交迫、关于贫病交加的悲苦之描写,在诗文中越来越多。

如54岁时,作《饮酒》十六,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经;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同年所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又向朋友尽道一生贫苦。

临死前一年,遭遇饥荒,不得已跑到人家去蹭饭,尴尬的情绪,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更让他感到惭愧的是,在晚年给子女的遗书《与子俨等书》中提到的,因为他自己的守志固穷节,却让这些给他带来“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的孩子们,跟着受苦,要一辈子当农夫。

文中还提到了东汉隐士王霸的故事。

王霸有个世交好友,官拜楚国宰相,有一次派遣自己的儿子给王霸送信。

而王霸的儿子听说家里来客人了,扔掉锄头,从地里跑回家里看热闹。光着脚、满身泥巴,看到客人鲜衣怒马、举止优雅、落落大方的样子,不禁自惭形秽,……

这一幕被王霸看在眼里,难受得几天都不想说话。想想陶渊明,也是类似的心情吧。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态度(肉体饥寒交迫心理反复纠结)(2)

对此,陶渊明是如何在内心排遣的呢?

第一,给自己讲道理,贫苦是自己归农选择的“逻辑自洽”的应有之义。

既然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而放弃了仕途,又没有别的营生,那就只能务农。

务农就得忍受这些辛苦,这些饥寒交迫。

第二,就是用孔子的“忧道不忧贫”,和“君子固穷”,然后抬出一大堆归隐的寒士,给自己做榜样。

实际上,孔子的“道”和陶渊明的道,从具体内容上来说,是不一样的。

孔子归根结底追求的是社会责任感,这在孔子路遇鸣蓧丈人、长沮、桀溺等归农隐士,与他们的间接对话中,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而陶渊明的榜样,却恰恰是鸣蓧丈人和长沮、桀溺。

在陶渊明看来,他心中的道,就是他的个性,自然纯真的个性,没法与官场环境相融。

但不管怎么说,他承受住了饥寒交迫的切肤之痛,守住了自己的一片纯真“冰心”,实现了个人的“逻辑自洽”。

这也是陶诗之美的底气之所在。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态度(肉体饥寒交迫心理反复纠结)(3)

(2)功名心

陶渊明决绝地离开了现实的职场,但他心中却还有个职场,也就是他的功名心,长期化不去。

这个问题,比饥寒交迫抽象,却也更揪心,因为这实际上涉及到他隐居选择的社会价值问题。

身为士人,他人生的社会价值本身就是入仕,现在他非要保住自己的质性纯真。

那么:在保天下与保一身之间,谁的意义更大呢?

这是当年刘表追问隐士庞公的问题。

陶渊明的回答是,给“保一身”加以理论的拔高,无非是说,上古尧时代的壤父一样的人性质朴、人性的傲娇,与他眼中的官场对人性的压抑禁锢相比,还是要人性的纯真和傲娇。

但问题显然没那么简单。

从诗文中可以看到,直到50岁,他还在为一辈子白首无成而感叹不已。

但是,大概在陶渊明54-58岁期间(418-421年),政局发生了变动,刘裕禅代东晋前前后后的一系列操作,陶渊明的一些士人契友纷纷投奔新政权,他自己也被征聘为著作郎,但他没去。

这些都给他一些新的刺激,新的思考。

首先是看破事功。

他终于看破,职场就是一个牢笼、罗网,是对上古人性真善美的禁锢。

这在前面已经大量引用过的《感贫士不遇赋》里面已经说得很明白。

而刘宋禅代,让他感到其中的是是非非根本就说不清楚,归根结底,这不过就是另一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好多朋友却还是看不清楚这一点,又满腔热情地自投罗网去了。

在陶渊明看来,这是多么的不明智啊。

于是他写了下面这首诗,意境非常的高古、沉寂:

《拟古九首》其四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态度(肉体饥寒交迫心理反复纠结)(4)

苍茫的山川原野,是怀着功名心的人们角逐的战场。但是他们壮怀激烈地拼杀一番,最终的归宿是什么?不过是:明月夜,乱坟岗。

如此画面下,凸显出了事功的虚无。有功名心的人,也因此而沉静、沉寂。

事功看来是看破了,但是问题却又进一步转化为“身后名”了。也就是如何看待他隐居的价值,尤其是他所坚守的“道”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他早在刘裕禅代之前,已经在江湖上混出了“浔阳三隐士”的名声。而在刘裕禅代之际,相善朋友们的纷纷离去,只有他坚守住了,这给他一种超越感,高迈感。

其心境如这首诗所示:

《饮酒》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he)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以失群鸟和孤松,隐喻自己的独立人格。虽然超迈、高洁,卓尔不群,却也有点落落寡欢,于是再补上下面这一首: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我已经融入这田园生活了。

菊花代表自己高洁的内心;而南山,大概又高又远,比喻自己人格的高远;飞鸟相与还,暗示自己有一种吸引力,或者收心,且已经融入其中。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态度(肉体饥寒交迫心理反复纠结)(5)

但另一方面,朋友纷纷离去,又给他一种莫名的落寞感。

《咏贫士七首》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he),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拒绝刘裕新政府的征召,守住自己的“穷节”是够敞亮的。

但是,人前敞亮的背后,是无尽的贫病交加的痛苦,必须自己默默承受,而且这回,连个说话的知音都没有了。

于是,陶渊明这段时间写了大量的诗歌,到古人中寻找知音,寻找寄托,寻找自己坚守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而所有支撑他的古人,实际上都是在用他们的“身后名”做他陶渊明的精神支柱,于是这里面就隐含着一个二律背反,他的个人价值寄托于那些留得身后名的古人的社会价值,于是,“身后名”就又变成了陶渊明的社会价值。

感觉到了晚年,陶渊明最在乎并死死抓住不放的,就是这个“身后名”。

按说,早在49岁作《形影神》三首“释神”中,他就已经在智识上看破了身后名。

但是智识上看破,不等于内心真的看破。我们看看他63岁临死以前给自己写的:

《挽歌三首》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是陶渊明以死人的身份叙述自己被送葬的过程和心境,可以看到其中的纠结:

文字上,口口声声说的全是看破:送葬的人,完事以后,都各回各家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说不定回家后还有余悲,而一般的亲友,说不定都已经饮酒作乐去了。

那么,你还想什么“身后名”?当年的人都很快把你忘了!

看看,说得多么的通透啊,令人“不禁莞尔”,又是多么的有幻灭感啊。

可是文字背后的意境,却明明给人一种无尽的凄凉与落寞。

你说他看破没看破呢?

作者:专栏《探寻魏晋风度的心迹》主讲人——徐华

更多精彩讲解,进入专栏观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