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仪真的能测出你说谎了吗(测谎仪真的存在吗)
测谎仪真的能测出你说谎了吗(测谎仪真的存在吗)第一代科学测谎仪,发明者是西萨重·隆布索。1895年,他发明水力脉搏测谎仪,通过测试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判断嫌疑人是否与案件有关,破获了几起案件。 1945年,约翰·里德研发检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阻变化以及肌肉活动的多参量心理测谎仪,叫做“里德多谱描记仪”,是第二代测谎仪,也是现代测谎仪的基础。故事中说的是,袋子中有测谎的石头,摸一摸就知道是否说谎。其实袋中是以块黑碳,没说谎的人,自然不怕。说谎的人肯定心虚,不敢摸下去,而真假立马就分辨出来了。而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无论是“圣猴”还是“神驴”,都是以人的心理反应为基础,也是在心理学的范畴。用猴子和驴,摸着它的尾巴,说谎者,它们就会叫,而说实话就不会。这和中国古代的方法异曲同工。
是真是假?自从人类有了自己的想法,学会语言,就有了谎言的存在
古代测谎的方法
早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有辨别谎言的需要。当然当时的很多办法是很荒唐的,甚至残酷,不仅冤枉了很多人,还沾满了很多鲜血。
《周礼》中就有“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意思是,对犯人的表情、呼吸、视线变化、面部肌肉、说话语气和实际联合起来的判断方法。这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也是心理学的初步应用。
而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无论是“圣猴”还是“神驴”,都是以人的心理反应为基础,也是在心理学的范畴。
用猴子和驴,摸着它的尾巴,说谎者,它们就会叫,而说实话就不会。
这和中国古代的方法异曲同工。
故事中说的是,袋子中有测谎的石头,摸一摸就知道是否说谎。其实袋中是以块黑碳,没说谎的人,自然不怕。说谎的人肯定心虚,不敢摸下去,而真假立马就分辨出来了。
第一代科学测谎仪,发明者是西萨重·隆布索。1895年,他发明水力脉搏测谎仪,通过测试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判断嫌疑人是否与案件有关,破获了几起案件。 1945年,约翰·里德研发检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阻变化以及肌肉活动的多参量心理测谎仪,叫做“里德多谱描记仪”,是第二代测谎仪,也是现代测谎仪的基础。
60年代初,科技发展,用换能器、放大器、滤波器和电磁式灵敏记录笔构成抗干扰能力很强的电子多谱记录仪,是第三代测谎仪。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测谎准确率也大大增加。
70年代,美国德克特反计谋安全公司设计了一种能进行次声波分析的第四代测谎仪。但是存在很多争议和不同看法,所以用的较多的是多谱记录仪。
索德伯格在电影中用掐自己用疼痛来改变心跳,用身体反应骗过机器,也是说明测谎仪知识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证据。
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连环杀手,对于残忍杀害受害者已经是家常便饭,所以盘问不会是他的情绪发生太大变化,也不会使测谎仪发挥应有的作用。
那我们如何在现实中判断别人有没有对我们说谎呢?
1 面部表情
人在正常说话时,面部表情一定是协调的,笑得时候,眼角肌肉堆积。惊讶时候不会超过一秒。回忆时候眼睛向左看,撒谎时候不自觉向右看。改变自己原来行为习惯。多动的人变得安静,呆滞的人,手上小动作不断。眼睛眨动频率加快。说谎会使人变得不舒服,不自信。增加眼神交流,或者躲闪你的目光。不过撒谎时候脸红,耳朵红也是撒谎的表现。血液上流,使说谎者摸鼻子,摸下巴。
2 说话语气
除了面部表情,说话语气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说话结巴,断续,颤抖。都是说谎造成的心慌。 说话观点重复,对于说谎点反复强调。对有些回忆的事情记忆清晰,没有错误。而这恰恰反映是事先想好的,不需要回忆和修改。对于谎言中的人名会一句话带过,或者用你我他代替。语速忽快忽慢,声调不自觉地提高。
3 现实环境
所有的一切都要放在环境中去判断。比如胆小的人,你去怒气冲冲的质问,他肯定会出现脸红气喘说话抖的说谎反应。但其实只是被你吓到。所以一切的技巧,都要我们灵活的运用。
人平均十分钟要说三句谎话,谎言也有善意的。说谎是人类为了自保的生理反应。如果每个人都说真话,那这个世界也不会发展到现在。人类文明也不会多姿多彩。
最直观的,大家碰面都说一句你好,那它是不是一句谎言呢?
更多心理学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关注我@